王娟
内容摘要:《六祖坛经》是佛教中国化最高成就的集中体现,它的修行观对修行和个人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其“顿悟见性”的修行观对《六祖坛经》修行的目标、修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六祖惠能 六祖坛经 修养
作为禅宗的经典,《六祖坛经》(又称《坛经》)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因为根据佛教的传统,只有记叙佛祖释迦牟尼言教的著作才能被称为“经”,佛的弟子及后代佛徒的著作只能被称为“论”,以《坛经》冠名惠能的言教,足见“六祖革命”后,中国佛教的变革风习,也足见《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之高,惠能禅宗影响之大。《坛经》的核心思想是教人遵循一切法尽在自性的原理,去恶向善,除邪归正,达到见自性、识本心,也由于其“顿悟见性”的修行观为后人树立了大到修行、小到个人修养的典范。
一.众生佛性平等、慈悲爱人的修行观
《坛经》记载,惠能求道之初,到黄梅初拜五祖时,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回答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那时候的岭南被视为边远之地,而獦獠一词便是对当地人的贬称,意思是未化的人。惠能认为众生平等,佛性没有差别,他没有因为自己生长于边远之地而妄自菲薄,没有贬低自己,也没有轻视别人。他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坛经》强调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达到至善之境,但人人都有佛性并不代表人的佛性可以自然而然的发愿出来,而是需要通行和努力才能将遮蔽佛性的迷和烦恼去除,需要通过对自性的了悟来发扬慈悲本性,在生活中实践慈悲精神,爱护每一位众生。因为惠能“人人皆有佛性”的宗旨,受到众生的认同,惠能的禅宗也因此而传遍天下。而在此之中,惠能众生佛性平等、兹悲爱人的修行观也可见一斑。
二.修行的根本目标——了悟自性
众生为什么不识自性呢?惠能在《坛经》中提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众生不识自性的原因在于“迷”,由于自心中的本性不得彰显,因为云云众生都具有菩提自性,所以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迷悟之间,而如何通过修行使菩提自性得到彰显,则要有善知识的开导,在修行中,“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寻师访道也是寻求善知识的重要途径。
佛教认为,烦恼由无始无明而来,它的出现是对人自身的菩提自性的一种遮蔽,惠能将其比喻作“遮日大云”,“菩提”是指通过修行顿悟之后,将染污的意识转化为智,明心见性,证得无上光明的佛性而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因此修证菩提也成了佛教修行最高境界。在《坛经》中,惠能指出了“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当今社会,不少人执着于金钱、物质,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不注重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和自己本性的修养,使得人生被这些烦恼所遮蔽,充满了烦恼和痛苦,又不得解脱。惠能听祖讲《金刚经》大彻大悟后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五祖知惠能悟得本性,谓惠能曰:“不识自心,学法无益,若识自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佛”。在众生心中自有本性,此本性是众生本来就具足、清净、不生不灭的,依据惠能“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思想,每個人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坛经》的《般若品第二》中,六祖惠能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由此可见,修行修的便是菩提自性,而菩提自性就在众生的心中,不从外求,要向内明心见性。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从外部的妄想执着、迷惑颠倒的虚假境界中解脱出来,回到人内心的自性清净的真实境界中来。在明确这样的目标之后,再遵照无念、无相、无住的“三无”法门而行,一旦机缘成熟,人便可以籍由顿悟而豁然开朗,达到无上菩提的境界。
可见,《坛经》为人们指明了人生的目标是了悟自性。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认识自性呢?众生心中具足般若性,修行自然也要在自心中修行。惠能说:“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恼害。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自心不乱。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五、解脱知见者,自心既无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这为人们指示了进行戒定慧的修行,不要注重外在的形式和规范,而要归到心念的观照中。
三.修行的方式——持戒修善
《坛经》说明了悟自性以戒为先导,以清净的戒律为基石。“戒是三学之首,入道之基,功德之本”,持戒能去除贪欲,贪欲产生烦恼,烦离产生毒害及虚妄,欲去除贪欲必须常行十善,这十善也就是十戒。禅宗四祖道信曾创制“菩萨戒法”,倡导戒禅合一,进行了禅宗的戒律改革,使禅与菩萨戒行相结合,惠能在此基础上将戒律改革进行深入,提出了更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无相戒”——“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中,心平持戒、行直修禅的主要观点体现了反对持戒的形式主义。“心地无非自性戒”中,惠能把德行平正,心性明净视为持戒的基本要求,宣称“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一念恶报却千年善亡;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若解向心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等观点肯定了人性圆满自足、善性本自具有,显示了见性成佛与修善明心的统一、解脱与德性自觉的统一。
在《坛经》中,有多处道出了严持戒律的精神实质。如“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平何劳持戒”等等。这可以理解为:心地本来就是纯善、清净无染污的,没有贪、嗔、痴等烦恼及过失,就是自性戒了;如烦恼尘垢已除,菩提自性已显,心地平等,自然不执着于有相戒,修而无修,无修而修。佛说诸戒的旨意在于让我们依之修行,破除我执,从而获得清静自在之法门。有些人由于经历、见识,对戒律的精神实质不了解,只知道戒律是众恶莫做的条条框框,没有真正了解持戒的功德,犯戒的后果。因此,戒不是一成不变的枷锁,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德行平正,心性明净的法器。如要修行,必持戒修善。
四.个体的实践体悟是生活中修行的重要途径
《坛经》中提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透过自身实践,达到明心见性。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触动心机而觉悟,它的功夫是在文字外的,是要靠心去领悟,靠实践去体悟的。吃行住行都是禅,每一桩小事里都有禅,这就是充满着朝气和活力的生活禅,人人可以学、人人可以修,简单明了又奇妙无穷。
明心见性,是从无住、无念的修行中取得。在日常修行中,禅宗的修行也体现了无住的风格。对于坐禅,禅者都非常注重坐相,并对打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的规举。而《坛经》中却不执着于坐相。经中记载:有神秀弟子参访六祖。祖问:汝师何为开示?对曰:常教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祖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过“。从般若法门的无住前提看,禅者如执着于坐相的修行,本身就是住相。因为道是无相,自然应该从生活中各项小事中去体验。
五.修行还应该时常反思忏悔
惠能在《坛经》中告诉众生只要按照忏悔法去修行,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坛经》:“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遇迷染;从前所有恶业遇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矣诳嫉妒等罪,悉毕尽忏,高潮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起,是名为悔,故称忏悔”。“但向心中除恶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这就是说,所谓的忏,是忏除自己以前所犯的一切过失;所谓的悔是悔改自己以后再犯的过失。完全永远断除,不造新业,就是真正的忏悔。完全与自己内心相应,将邪念去除,正念显现,心心念念都是纯善。我们修行的同时,也要从心念中去反思自己的品行,时时保持正念。
《坛经》中“顿悟见性”的修行观的论述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领悟,并将了悟自性的修行转化到提升个人修养中,了悟自己的本性,严格要求自己,去除贪欲等烦恼,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修行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坛经》行由品第一、般若品第二、坐禅品第五、忏悔品第六、机缘品第七、顿渐品第八。
[2]对《六祖坛经》“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间过”的感悟,张春蕾。
[3]从“烦恼即菩提”看《坛经》的美学意蕴,李一鸣。
[4]论《六祖坛经》对个人修养的价值,温开照。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