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宇坤
科技发展不仅改变着宏观的传播环境,也冲击着传媒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机器的智能化给传媒从业者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人工智能主持人的出现,将对新闻传播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特别是新闻播音员亟需理性应对,积极转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是一种模拟人脑运转和人类智能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早期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机器人写稿,当前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都已广泛采用了这项技术。
由于有声语言一定程度上是文字的声音体现,当机器人可以智能化地处理文字,那么它离智能化的语音表达也就不远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主持人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虚拟形象和语音播报。例如新华社于2018年11月7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全球首个“AI 合成主播”,可模拟真人主播的声音、唇形、表情动作等特征,栩栩如生地播报现成稿件①。二是人机交互,即与真人交流互动。例如英国独立电视台《早安英国》节目中的人工智能主持人Sophia 能表现超过62 种面部表情,能识别人类面部,与人的眼神接触,理解语言,它甚至获得了“公民”身份②。不论虚拟形象、语音播报,还是人机交互,越接近真人主持人,其实现难度也越大。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和算法的成熟,可以想见,人工智能主持人将无限趋近于真人主持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后者。例如人工智能主持人与机器人写稿相结合,就能同步实现复杂数据新闻的统计、撰写与播报;人工智能主持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还将催生专家型主持人……AI 主播们的能力边界将随着人们的现实需求或想象无限拓展。
由于人脑的复杂程度,许多研究者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地模拟人脑。例如国内研究者蔡曙山、薛小迪指出,没有任何一部机器能真正理解人类语言或具有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在语言、思维、文化等人类特有的高阶认知层级上,机器永远不能达到人类水平,未来也不会出现超越或控制人类的机器③。但技术的局限并不能阻止人们对技术的探索,以及利用技术来代替人类劳动的追求,这其中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含脑力劳动。
当前,人工智能主持人还不够成熟,人们还是觉得虚拟主持人太“假”,不像真人,也不够智能,其营销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但是人工智能对主持人领域的冲击仍不可避免,首当其冲便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可以说,人工智能主持人在角色和功能上已经很接近传统的新闻播音员。
不同于娱乐节目或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新闻播音员主要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播报新闻稿件内容,通过广播、电视或互联网媒介向受众(用户)传播新闻信息。虽然新闻播音也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即对新闻稿件的二次创作,但其创造性往往体现在语音、语调、节奏等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如眼神、表情、体态、服饰等)的使用上,而不在播报的内容上。甚至在一些严肃新闻播报中,还会对主持人的语言使用和外在形象进行严格限制,以提高新闻的真实感,树立媒体的权威形象。新闻播音员通常不参与新闻稿件的创作,在一些关于国家政策、领导人活动、重大会议等时政类报道中,编辑记者都不需要进行稿件创作,往往只需播报新闻通稿,在此状态下,新闻播音员承担着媒体“传声筒”的角色。从这点来看,类似新华社的“AI 合成主播”已经完全可以替代新闻播音员,尤其是在无需出境的广播新闻节目中。在财经、体育等领域,机器人写稿和播报型的AI 主持人在技术上完全有条件合而为一,这更对一些只会口播、不擅写作的新闻播音员构成巨大冲击。
随着人脸模拟和声音合成技术的提高,AI 合成主播将更加“像人”,即便仍旧达不到“以假乱真”,人们也将越来越习惯和接受这样的虚拟主持人。如果传统新闻播音主持人仍停步不前,不积极转型,势必被机器所淘汰。
如同机器在很多劳动场景下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传统播音主持人也应承认机器的价值,并积极在机器无可替代的一些素质或特质方面进一步努力和转型,从容享受机器带来的便利,同时保持自身的传播地位。
机器人对语言文字的处理遵循一定的算法,需套用固定的文章模板。机器人语言的丰富性取决于人工导入模板的数量,但模板的输入永远滞后于人类的语言发展变化。有研究者对机器人和人类记者就同一新闻事件撰写的稿件进行过比较,发现人类记者的稿件具有更强的语言魅力,更打动人,而机器语言虽然精准,但相对生硬,缺少变化。因此,作为新闻播音员或主持人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语言驾驭能力,在保证语言表达精准性的同时,提高语言的丰富性,譬如就同一主题,能够运用不同的词汇、句式、叙述方式进行语言铺陈。要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一方面多读文字读物,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多观察新兴出现的语用习惯,如网络流行语,保持主持语境的“与时俱进”。另外,还要更加注重表情、动作、服饰等无声的副语言的运用,配合多变的有声语言,更好地“说新闻”。
当前的人工智能主持人虽已具备一定的人机交互功能,但其可交互的内容非常有限,对谈话者有声语言的识别精准度还有待提高,另外对外界环境也缺乏足够的适应性,譬如在有噪音干扰的环境下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大幅下滑,而人与人的交流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新闻节目主持人要进一步强化人际交流能力,尤其传统的新闻播音员要转变角色,从单向灌输的播报者转变为双向互动的沟通者,逐步积累采访经验。主持人要善于在倾听与表达的交替中推进话题,其提问要有理有据、有的放矢,从而“换取”应答者更有用的信息;其回应也要言之有物,有唱有和,才能将话题引向深入。要做到与不同的采访对象对上话,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和日常的知识积累。另外,主持还应善于通过副语言识别采访对象的情绪变化,捕捉话语中的“言外之意”。相较机器主持人,“察言观色”和“随机应变”正是人类主持人特有的优势。
是否具有情感,是人与机器最本质的区别之一。机器可以模拟人类的智力,具备极高的“智商”,但是难以模拟人类的情感,因为情感几乎不可能用数据和算法来实现。新闻节目主持人往往被要求刻意隐藏和抑制情感表达,以减低自身对受众判断事实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主持人从“播”新闻向“说”新闻转型,情感表达也应有所释放,因为有情感反而更真实。另外,媒体要发挥价值导向的作用,必须表明立场,而透露情感倾向是表达立场的有效方式。在新闻报道或新闻采访中,情感表达其实没有太多的技巧,乐人之所乐,悲人之所悲,真诚待人,用心交流,保持真实就好。节目进程充满未知,情感的产生不可能事先编排④,刻意“准备”和调动的情感总会露出马脚,让人们觉得“假”,无法激发共鸣,自然本真的状态反而更能打动人。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人手握麦克风,可以自由发声。虽然大部分的互联网新闻平台和数量庞大的自媒体都不具备新闻采访资质,但是它们可以占据新闻报道的第二落点——新闻评论。每逢争议性的新闻事件爆发,总会引来铺天盖地的言论交锋。在此背景下,主流新闻媒体更不能放弃新闻评论这一重要阵地。新闻评论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高阶”能力,这考验主持人的逻辑能力、思辨能力和话语尺度的把握能力,既要做到“能说”“巧说”,也要能够“敢说”“不乱说”。新闻评论能力的提升,不仅依靠主持人个人的知识积累和专门训练,还有赖于媒体对主持人管理机制的优化设计。例如可以根据主持人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特点,对主持人进行一定的“分工”,培育不同领域的专家型主持人,这样的制度安排或有助于加快提高主持人的新闻评论能力。
人工智能主持人的出现,既是一种替代性的冲击,也是一种激发转型的动力。随着人工智能主持人越来越多地承担一些基础性的新闻播报工作,人类主持人也将从机械的新闻播报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做更多更“高阶”的主持工作。
注释:
①资料来源:新华网
②童云.智媒时代主持传播变革——基于对虚拟/智能机器主持人功能的研究[J].中国广播,2018(12).
③黄永明.模拟人脑,迄今最大规模[N].南方周末,2012-11-29.
④符进叶.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情感表达[J].现代传播,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