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宝安区松岗第二小学
一堂新课,如何巧妙设计和运用导语引入新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一开始上课就能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设计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一下子把学生的心弦“抓住”,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即处于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课学习。这就有导语的作用。从教育心理学分析,课堂“导语”有以下几种功能。
一堂课的开头,学生精神还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进了课堂,但心思还在课间活动中。教师如能在新课开始前精心设计导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乐于求知的情境。那么,这节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5的倍数特征”时,老师亲切地说:“同学们,平时老师出题考你们,今天由你们出题来考考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整数,不论大小,老师不用做除法,马上就知道它是否是2或5因数,或者是否同时是2、5的倍数。”同学一听,兴趣来了,争先恐后说了很多数,有的还真想把老师难住。谁知老师说出的答案经他们验算全部都正确。于是他们把惊奇、敬佩的眼光都投向了老师。这样老师就在学生想得到知识奥妙的渴求目光中,开始了新授。由此可见导语具有激发兴趣、引起注意的强大力量,这种导语无疑起到了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的作用,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的讲授、点拨、引导,只有伴随着学生积极的思考,才能使学生有所得。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全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呢?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所以,教师巧设疑点导语,能起到启迪思维、诱发思考、唤起兴趣的作用。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一开始教师就设疑提问:“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直角(或钝角)三角形呢?”(学生回答。)老师接着问:“那么,在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又能不能有两个钝角?”(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再进行激趣式的提问:“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三角形呢?其中的道理是什么?”然后进入“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的学习。
任何一节课都有其重点、难点。而这重点、难点,恰好是授课的关键环节,如果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能从理解课题入手,设计好导语,这对帮助学生掌握所授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都是重要的。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时,可设计一道准备题:把10根小棒①平均分成2堆,每堆( )根。②平均分成3堆,每堆( )根,剩余的根数,够不够再平均分一次?为什么?(比3根少。)③每4根摆一个“□”,可以摆( )个“□”,还剩( )根,剩余的根数,够不够再摆一个正方形?为什么?(比4根少。)(每分完一次,板书出一个算式)当完成准备题后,教师随即说:“刚才我们在分小棒的过程中,发现有时按要求正好分完;有时不是正好分完,还有剩余的根数,这剩余的数,我们就叫它‘余数’。像后两种除法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这里就是采用画龙点睛、突出重点来设计导语的。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科学,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目的及其重、难点,精心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旧知识,提示新内容,采用承上启下的导语。就如同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学习新知识的迁移做好充分铺垫。比如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梯形的面积”时,在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梯形的认识”后,教师顺势说:“我们已经学过了用割补、拼合的方法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么怎样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怎样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这里通过新知识教学前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和技能。巧设导语,起到了搭桥引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导语在新课引入中确有精妙的多种功能,它能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设疑创景,画龙点睛,搭桥铺路。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知识间的联系、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设计和运用好导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学习,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