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珈睿,王映粲
嘻哈文化包含四大内容:Rap、DJ、Street Dance和Graffiti,即说唱、打碟、街舞和涂鸦。这四种元素涉及了音乐、肢体、舞蹈和视觉等多种语言要素。20世纪90年代,由于世界新形势的改变,全球开始了“去工业化”的浪潮,伴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全世界都出现了失业率升高的情况,尤其是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更加剧烈。而此时的嘻哈文化由于其对主流社会抗议的文化精神,通过美国传播到了全世界,并深受年轻人喜爱,成为边缘群体表达观点、与主流社会沟通对话的形式。随着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嘻哈文化由美国边缘群体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流行文化。
街舞文化(Breaking Dance)属于街头文化的一种,从属于嘻哈文化,在20世纪70年代初纽约的布鲁克斯区(Brooks District)产生。这个区是纽约下层黑人和拉美移民聚居区,街区内部的帮派众多,毒品枪支交易众多,在街区生活的黑人和拉美裔居民失业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出生于布鲁克斯区的黑人Afrika Bambaataa是街头帮派黑桃帮的首领。为了结束当时街头青年帮派的暴力冲突,他与另一个DJ Kool Herk组织了大型的街区派对,并成立了DJ团体,其目的是通过音乐和舞蹈帮助青年人发泄情绪,疏解压力。[1]114-116
嘻哈文化由于其起源发展的边缘性,其表演者表现出强烈的叛逆性和对抗性。这些特性对于嘻哈的文化内核和文化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1.身份的认同
嘻哈文化源自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社区。他们大多没有固定的工作,在温饱与贫困中挣扎,饱受白人主流社会的歧视,受困于美国中心城市等社会问题,难以充分融入主流社会,难以接受正规的精英教育,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因此,居住于此的青年通过嘻哈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并以此作为自我身份认同的“标志”。
2.意识形态的改变
嘻哈文化最初是下层黑人群体用来吐露自身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待遇的不公,是一种对与主流社会关系的文化探索。黑人展现出一种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如剃光头、开飞车等。[2]152-158他们的行为表面上是在追求一种粗野剽悍的形象或风格,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企图。嘻哈的风格代表着一种通过狂放不羁的形象来重新塑造阶级社群传统的努力,用来弥补事实上的不平等。
3.嘻哈文化内涵的外延
嘻哈文化成为年轻人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工具。如在南非,嘻哈歌手诉说着种族隔离带来的问题;在拉美,各种风格的嘻哈乐队和各地的嘻哈团体,歌唱心中对于战争、贫富差距、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犀利批判。
在中国,嘻哈文化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从引入到在中国本土扎根、发展,并成为受众较多的流行时尚文化,历经30余年,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霹雳舞》等一系列电影在中国上映,其酷炫的舞蹈动作、时尚的音乐节奏在国内迅速吸引了很多人模仿。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外文化的传播无论是从传播渠道还是从文本的专业性上看,都极为有限。因此,“嘻哈热”准确地说是“霹雳舞热”并未持续太久,很快便重归于平静。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以“韩流”“日流”等嘻哈文化在国内青年中盛行为标志。伴随着中国对日本、韩国流行文化的吸纳和接受,嘻哈文化在中国青年中广受欢迎、蓬勃发展,培育出一批忠实的嘻哈文化爱好者。随着粉丝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本土嘻哈团体开始大规模出现并茁壮成长,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嘻哈团体有D.D.节奏、软硬天、LMF等。第三阶段开始于2000年前后,中国两岸歌手及嘻哈乐团成功实现嘻哈音乐本土化,并开始全面发展。
《这!就是街舞》是一个中国原创文化类选秀综艺节目。节目选用“导师+专业舞者”的真人秀全新赛制颠覆传统舞蹈节目模式,通过吸纳优秀舞者,采取选拔、battle、团队作战等方式,由四位队长分别镇守中国风老北京街道、广州骑楼街道、上海石库门街道和涂鸦街道,选手需选择其中一条街道进行街头表演,获得队长的认可并加入其战队。之后,在四位队长的带领下组成四支战队,进行团队间的群舞Battle,最终产生一位个人舞者,成为总冠军。[3]
《这!就是街舞》并未粗暴地将街舞这一“地下文化”进行高雅化改良,而是在节目中保持对嘻哈文化的尊重,坚持以高水平、专业化标准对节目进行制作,深入挖掘嘻哈文化精神——和平、尊重和爱(Peace Respect and Love)。节目使用激烈残酷的赛制激发选手的潜能和斗志,使节目的观赏性和精彩度大大增强,起到了普及、传播嘻哈文化的作用。
嘻哈文化作为流行文化和青年亚文化,自21世纪以来在我国广受青少年的喜爱。作为地下文化,嘻哈文化有着暴力、血腥低俗的一面,同时也蕴含着努力、拼搏、抗争的一面。《这!就是街舞》在去低俗、血腥化的同时保留了嘻哈文化的精神内核,呈现了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街舞舞种,并在细节上体现嘻哈文化的本元,如采用导师“发毛巾”的方式表示选手初选入围、“扔毛巾”的方式投票、“转酒瓶”的方式决定battle顺序、以街区为单位组成战队展开比赛等。此外,节目尊重了嘻哈文化追求自由的精神内核,没有固定人设和剧本,给予选手在镜头面前表现真实自我的机会。选手们本着对街舞的爱与真诚,在节目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街舞乃至嘻哈文化中炙热、年轻、真实的一面。
第一季正式内容共12期,第二季目前已经播出7期。其节目设置虽大体与第一季相仿,但在许多环节进行了创新,如在前两期的海选战中,除了导师根据选手的水平高低提供毛巾外,还在选拔中途增加了导师带领已获得毛巾的学员进行battle的桥段,battle的胜者可以获得额外的毛巾数额,这使得整个节目的激烈程度和视觉观赏度都有了巨大提升。在第6期的选手分队伍竞争中,节目组先让4位导师进行游戏,并告知胜者在之后的挑选队员环节有奖励,可真到了挑选队员的环节,这些胜利的优势反而成了导师的劣势,如:罗志祥导师的胜利奖励是不允许进入房间和选手交谈,而是需要扛一架梯子进行“高空”喊话;易烊千玺的胜利奖励是使用一个大喇叭对本轮最爱的选手隔空表白。虽然是第二季,但是其热议话题度超过了第一季,而能让观众始终保持着新鲜感的方式在于节目内容和形式上的小创新。
俄国评论家什克洛夫斯提出过“陌生化”理论,他认为,“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就是为了换回人对生活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事物,让石头能够充分展示其为石头时所具备的属性……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4]。“陌生化”的应用实质是艺术家通过不断的艺术化手法,让参与艺术的观众不断更新对一些熟悉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对事物原有概念的印象里。
在《这!就是街舞》节目中,众多舞者从原本从事的街舞教学、KOD比赛和相关街舞文化传播工作中脱离出来,完全浸入到真人秀的环境中。而真人秀舞台的呈现相比于舞者平常“熟悉”的职业环境,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所有舞者在这个“陌生化”环境中将面临崭新的挑战和体验。如选手余衍林(Franklin)本是一名著名的编舞师,但是在节目“100进50”和“抢7”比赛环节中,由于其败者组出身,所以必须与其他选手进行1V1或者车轮战battle。而街舞随机音乐battle不是编舞师的强项,故节目组在这一点上进行了很多悬念铺垫,使选手挑战自己不擅长的任务。
在《这!就是街舞II》中,导师由黄子韬更换为吴建豪,但是依然延续了第一季的导师人物形象设定,人设包括队长导师和选手两个身份。第二季中,由于四位队长的年龄跨度从70后到00后,所以节目组特意将导师年龄与人设进行“倒置”,如罗志祥和吴建豪的人设是“罗四岁”和“吴三岁”、韩庚的人设是“受气者”、易烊千玺的人设反而是“高冷理性”。在队员选手中也逐渐形成不同人设,如:阿K在台上舞风凶猛,而台下个性温柔,故被称“小公主”,形成了选手人设的反差萌;老挝的Dancer Gumball被节目组称为“大地板王”、最牛“B-boy”,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设,才能进一步增加节目吸引力,加深观众对节目的印象,增加观众对节目的持续关注度。
在节目中,特效字幕对街舞文化的宣传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恰到好处的字幕解说不仅有效地介绍了街舞的专业内容,同时也传达出强烈的小众文化情绪。在街舞技术动作字幕中,多以中英文对照出现,如“GroundMove地板动作”“Work Out走出去”“Miming哑剧表演”等,这样专业而耐心的解说对观众理解街舞动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专业舞者对于舞蹈的认同度得到了提升。另外,节目在字幕设计上更加注重与观众的弹幕互动,如《这!就是街舞II》第6期48入队选拔赛中,罗志祥队长给每个有可能成为自己的队员都发了一个苹果,他希望每一个优秀的舞者能加入自己的战队,所以发出了许多苹果,于是字幕文案写到“罗志祥已经盘活了附近三个农贸市场”。这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不经意触到笑点。应该说《这!就是街舞II》节目中这些精心设计而又不可或缺的字幕使节目达到了超出理想的最终呈现,对观众关注街舞、推广节目起到了良好效果。
《这!就是街舞》是中国内地一档原创节目,是继《中国有嘻哈》之后,第二次将hip-pop小众文化引爆,并成为了全民IP。节目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年轻人广为喜爱的嘻哈文化形式传递了正能量,不仅全面展示了街舞文化、舞者和明星组合起来产生的巨大魅力,同时也体现出当下年轻人崇尚自由、自我、张扬、时尚的主流精神。
节目导演陆伟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是街舞》这档节目目的就是要让观众看到、听到、感受到街舞的魅力,让观众体验到舞者内心特殊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同时将街舞乃至整个Hip-Pop这种“舶来品”文化从地下小众娱乐上升到广大观众对美学和美育的文化高度。在Hip-Pop中观众会感受到“Peace Respect and Love”。笔者认为,小众文化的传播并不是要“颠覆”主流文化,而是在主流文化中彰显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励志、挑战、超越”是最受年轻人关注的主题,能够激发观众内心的正能量。
中国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先生曾提倡,中国文艺的发展不应当盲目排外,对与中国民族精神所契合外来文化要积极引进并为我所用。嘻哈文化作为当代青年亚文化的重要分支,广受青年一代喜爱,因此挖掘其积极向上的核心精神,传递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是必要的。《这!就是街舞》较好地实现了将青年一代所喜好的文化与主流价值观结合传播,对普及流行文化和传递积极价值观起到了良好作用。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5]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其所喜爱的文化内容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在向其传递中国经典文化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其所喜爱的流行文化,而应当发掘其中的亮点及优秀精神内核,引导其与主流价值观合流。爱好可以是多样化的,但是精神应当是共同向前、向上的。笔者认为,中国综艺节目健康发展应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育精神的同时海纳百川,促进文化繁荣。《这!就是街舞》较好地实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与传播向上精神的结合,体现了年轻一代积极、拼搏、真诚、努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