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血液病移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20 22:18樊娟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腔导丝无菌

樊娟

(中科大一附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安徽 合肥 230001)

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Power PICC)最早在美国开始使用,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本次主要研究耐高压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效果。选取我院104例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患者为10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Power PICC置管)以及对照组(常规CVC置管)。观察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24岁-55岁,平均(35.28±3.39)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2岁-50岁,平均(34.24±3.41)岁。两组患者在上述基线资料比较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材料 观察组患者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双腔Power PICC管(5F双腔导管)。对照组患者使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抗感染型双腔CVC管。

1.3 治疗方法 (1)观察组:患者采取平卧位,用巴德公司专用血管超声仪来探查肘窝以上部位的静脉并作出标记。测量(用皮尺)并裁剪应置入导管,在穿刺点行消毒铺巾。置管穿刺采取B超引导下的改良赛丁格技术(MST)。在穿刺点放无菌纱布,按皮下注射利多卡因局麻、送入导丝、扩皮器、Power PICC导管的顺序置管。同时用超声仪对导管进行探查,结合抽回血确认已正确置管。穿刺点以纱布包扎,贴无菌透明敷料。(2)对照组:患者采用CVC置管。置管时患者双肩外展下压,头部略向置管对侧偏移,选右侧锁骨1/2处下方约1 cm的位置为穿刺点,在消毒铺巾后,使用1%的利多卡因3 mL-5 mL行局部麻醉。穿刺时,穿刺针与皮肤约成15°角。导管导入长度应符合(身高/10-2)cm的标准,按依次送入导丝、扩皮器、双腔CVC的顺序进行置管。撤出导丝后,用皮肤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穿刺点放无菌纱布敷料,贴无菌透明敷料。

1.4 观察指标 (1)导管置管成功率;(2)操作所需时间;(3)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置管成功率指一次穿刺成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患者资料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置管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54/54)、90%(45/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操作所需时间比较 两组置管操作所需时间无显著差异性,观察组为(23.30±1.24)min,对照组为(24.04±1.30)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导管置留时间比较 观察组导管置留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9.67±4.89)d和(42.95±2.35)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血液病移植患者而言,一条通畅性优良的静脉通道对患者的成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静脉通路是CVC,但是CVC置管成功率不够高且导管置留患者体内时间短,容易引发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1,2]。而引入耐高压PICC导管能够实现“一根导管贯穿整个移植过程”,置管成功率高、操作创伤小,能很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3]。

本次研究采取Power CICC置管与常规CVC置管对照,观察组置管成功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90%)(P<0.05),说明耐高压注射型PICC在置管上比CVC更容易操作;在操作时间上,两组完成时间基本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的导管置留时间(89.67±4.89)d显著高于对照组(42.95±2.35)d(P<0.05),说明Power PICC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耐高压注射型PICC相较CVC有明显优势,它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置留时间长,患者痛苦小,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以造福更多血液病移植患者。

猜你喜欢
双腔导丝无菌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管腔内介入导丝制作技术与临床现状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
耐高压双腔P1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