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当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开放,生活形态呈现多元、多样化格局,同时他们又受到国家所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小学教育改革、社会经济快速变革、生活形态格局巨大变化等的重大影响。在多元化、多样化生活形态格局中,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青少年成为家庭的独养宠孩的时代,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如何?道德生活现状如何?道德价值观具有什么特点?如何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进行建设?只有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才能使我们深入了解和正确评价当代青少年道德生活的现状。同时,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规律,对完善当代青少年的德育实效提供依据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和规律,我们采用问卷法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文拟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
1.问卷编制
通过文献查阅、青少年访谈和专家访谈,研究首先编制了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问卷,内容包括公共道德现状,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和金钱观及伦理价值观。
2.研究工具
根据文献查阅,结合当前我国的研究和当今现实,我们把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划分为:(1)公共道德生活现状,(2)家庭伦理生活观念,(3)伦理价值,(4)道德情感,共列举了29道项目[1]。
3.正试施测
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西省14个县市总计2 800名小学六年级至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 554份,其中,男生1 334名,女生1218名。
被试学生折基本情况如下:男生1334人(52.2%),女生1220人(47.8%);六年级238人(9.3%),初一975人(38.2%),初二1083人(42.4%),初三160人(6.3%),高一98人(3.8%);农村1395人(54.6%),城郊293人(11.5%),城市866人(33.9%)。
1. 青少年公共道德生活特征
从调查分析看,青少年具有较好的公共道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公共场所能做到自觉排队。高达39.55%的被调查青少年可以一直做到自觉排队,36.18%可以经常做到,偶尔做到的占21.57%,从不能做到的只占了总体的2.62%。
(2)大部分青少年可以在过马路时自觉走人行横道,经常做到的占68.91%,偶尔做到的占28.19%,不能做到的只占了2.90%。
(3)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小孩、孕妇或残疾人上车后,高达75.33%的青少年可以做到主动让座。但也有18.44%的同学表示,让座要看自己的心情,想让就让;另有6.11%的青少年表示不让座。
(4)当问到“平时是否会很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礼貌端正”时,有近一半的青少年回答会(53.29%);有44.91%的同学回答说有时会,有时不会;有1.76%的青少年说不会。
(5)当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道德行为时,大部分青少年(78.61%)会采取行为进行纠正,有19.82%的青少年则会视情况而定,有少量青少年(1.57%)不会采取行为加以纠正。
(6)对于他人破坏公物的行为,有近三成的青少年(31.13%)会主动去制止,26.08%的青少年则会理智地通知管理人员,35.28%的青少年表示会对当事人产生鄙视的情绪,7.36%的青少年则认为与己无关。
(7)对于身边张贴的道德文明标语,有近一半的青少年(56.23%)表示看到就会注意,40.13%的青少年表示经常注意这类标语,3.60%的青少年则对此不加以注意。
(8)当问到“看见身边的水龙头因为没有关紧而在不停滴水时,是否想过去把它关掉”,高达81.75%的青少年表示一直是这样做的,16.37%的青少年则表示视心情偶尔这样做,另有1.84%的青少年则表示因为不是自己开的,因此视而不见。
(9)平时交往时的语言文明情况,有近三成的青少年(31.61%)表示平时用语很文明,有近两成的青少年表示偶尔会说一些脏话,只有极少部分青少年(2%)会经常说脏话。
(10)对于同学或伙伴或周围的人在课桌上或墙壁上乱写乱画行为,绝大部分青少年(85.83%)认为是一种破坏公物且不美观的行为,有8.77%的青少年则觉得与己无关,2.47%的青少年则表示也会跟着一起乱写乱画。
(11)对于弱势群体,如乞丐,青少年具有一定的同情心,有41.03%的青少年表示会同情他、可怜他而给他钱,有近一半的青少年(50.39%)则表示要视他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给予帮助,还有6.97%的青少年认为乞丐乞讨行为是骗人的,不会给予同情,另有1.6%的青少年则觉得与己无关,没有给钱的义务。
(12)对于集体组织的捐款行为,如,问“每当学校和社会组织对灾区或困难群体进行捐款时”,有近两成的青少年(65.19%)表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帮助,24.04%的学生则表示“别人都捐,我也会捐”,9.04%的青少年则表示“老师要求要捐就会捐”,有1.68%的青少年表示“没必要主动去捐”。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得出,青少年具有较好的社会公德面貌,表现出良好的公德素质。青少年能较好地做到同情弱者并帮助弱者;对于社会不良现象,大部分青少年可以做到主动制止或想办法制止;大部分青少年能较好地遵守公共秩序,养成了较好的公共生活习惯;大部分青少年有较好的文明意识,能做到行为上文明,语言上文明,并能主动维持公共场所的文明。青少年能较好关注公共道德宣传,公共道德宣传效果较好。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公共道德宣传标语要做到醒目,才可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然而,虽然大多数青少年表现出对弱者的明显关怀,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把痰吐在纸巾上然后扔到垃圾箱的为数不足一半。在购物或放学过程中,相互推拉挤压的情况时有发生,同学之间用不文明语言相互讥讽天天上演。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公德实践能力明显落后于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道德知行差距之所以产生,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不良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2],另一方面,与德育教育过于理论化,德育情感体验不足,德育实践缺乏有关。
同时,从研究中我们发现学校德育教育特别是实践型的道德教育存在较大缺失。有近一半的同学(42.09%)表示在校参与文艺性活动,38.96%的同学表示参与娱乐性活动,只有18.91%的同学表示参与了爱心资助等道德活动。因此,总体而言,学校教育中实践性德育活动相对较少,而无法践行和体验的德育是无法真正培养良好的道德个体。
另外,青少年自我道德评价良好,尤其是评价自己具有较高的爱国主义观念,对祖国充满着热爱。但在道德生活的细节上,则表现出与自我评价的不一致性。如,绝大部分青少年指出,同龄人有随地吐痰、践踏草坪、不尊敬长辈、乱说脏话、不热爱祖国、随地扔垃圾的行为存在。其中,青少年认为同龄人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是不尊敬长辈、随地吐痰、乱踏草坪、随地扔垃圾、乱说脏话,选择的比例分别为88.76%、84.14%、79.69%、76.66%、61.12%。当问到身边的同龄人是否有不热爱祖国的行为时,大部分青少年(91.19%)认为同龄人是热爱祖国的,只有8.73%的被调查青少年选择了同龄人存在不热爱祖国的行为。因此,与以上青少年评价自我的公共道德生活现状相比,青少年对同龄人的公共道德生活的评价较低,大部分青少年敏锐地感觉到了同龄人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不尊敬长辈。
最后,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青少年是可以做到道德上言行一致,达到总数的近六成(可以说到做到占27.17%,常常可以做到占39.39%),有时可以做到有31.56%,而常常做不到(1.84%)则较少。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认为,一方面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另一方面学校道德生活相对缺乏。学校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公德意识和公德行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学校教育并没有发挥在道德养成上的应有作用。青少年公德意识强,然而公德实践弱在此得到了再次体现,青少年自我认为的不道德行为,却在同伴身上不断上演,往往自我评价较高,但另一方面却能发现同龄人的许多不良公德行为,如随地吐痰、践踏草坪、不尊敬长辈、乱说脏话、不热爱祖国、随地扔垃圾等。
2. 青少年家庭伦理生活观
虽然现今中国家庭独生子女多,但对孩子的教育仍是卓有成效的,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生活习惯。
(1)青少年对父母或长辈表达自我的诉求时,较为理性和得当。如当问到“当父母或爷爷、奶奶不同意你的请求时,你会怎么做?”时,大部分青少年表示会“跟他们讲道理”,占84.61%,只有少部分青少年会以不成熟、不理智的方式来对待家长的拒绝,“大吵大闹”的占3.92%,“很生气,以不吃饭或其他的方式赌气”的占11.44%。
(2)在家务劳动上,有40.25%的青少年经常做家务,55.68%的青少年偶尔做,4.03%的青少年完全不做。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和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许多家长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开始让孩子分担家务劳动,但也有部分家庭对孩子太过溺爱完全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3)在生活中青少年相互攀比的行为不明显。当问到“你身边的同学有好衣服或好的物品,你会怎么做?”时,大部分青少年不会在意,不急于攀比,只有极少部分青少年会有强烈的攀比心理,1.61%的青少年会“要求爸爸妈妈买更好的”。
(4)在家庭生活中青少年对父母的评价较好,20.01%的青少年认为父母是“良师益友”,62.69%的青少年评价父母“可亲可敬”,评价父母“无法忍受”的只占到了2.90%,反映出大部分家庭亲子关系状况较好。部分家庭亲子状况较为恶劣,虽然只占到了总数的2.90%,但如果考虑到中国青少年数据的庞大,这种虽小的比例却代表着大量的青少年数,那么这种小比例的稍微改善也必将造福大量的青少年。
家庭是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养成的最重要场所,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在社会中的行为。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家庭教养方式还是比较得当的,大部分青少年在家庭中承担了一定的家务劳动,这对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生活自理能力大有裨益。另外,大部分青少年在家庭中养成了以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这对青少年人格的养成影响重大。青少年虽然会有一定的攀比心理,但攀比行为表现并不明显。父母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地位,这也反映出绝大多数父母亲是相当称职的,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应看到存在比例虽小但数额却庞大的青少年对父母的整体评价相当低,因此改善这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仍大有可为,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对此加以关注。
3. 青少年社会伦理价值观
研究调查了青少年社会伦理价值观方面的情况,具体如下。
(1)大部分青少年对助人为乐评价较高,91.54%的青少年表示“帮助别人很快乐”。大部分青少年持有相当积极正向的社会伦理价值。
(2)对于考试作弊行为,67.02%的青少年认为“这是一种不诚实,是道德问题”,有10.89%的青少年认为“作弊是出于无奈,并不一定是道德问题”,有17.55%的青少年认为“最好不作弊,但偶尔有一、两次也无妨”,4.54%的青少年则认为“人人都可能作弊,没什么大错”。当前考试诚信问题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本调查发现青少年对考试诚信的看法亦是存在较大偏差。虽然有近三分之二的青少年认为考试诚信是道德问题,是需要遵守的,但高达三分之一的学生却并不把考试诚信看成是道德问题,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违反,并且即使违反了也是可以谅解的,这种对诚信的误解值得社会的关注。
(3)青少年对道德楷模的崇拜给课题组成员极大的欣慰,高达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崇拜雷锋,一直以来社会认为青少年存在盲目的追星现象,从本调查看,青少年对典型人物的崇拜是较为理性的,崇拜的偶像广泛存在于政治、科学、娱乐、道德等领域。
(4)当问到“长大后最想做哪一类人”时,青少年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选择成为企业家的最多,其次是教师、歌星、军人、科学家,选择成为农民和工人的比例非常低。
(5)当问到“你认为做人最重要的是”,青少年把诚信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是善良,最后是有钱。
从青少年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青少年的社会道德价值取向是积极正向的。然而其伦理价值观明显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有关考试作弊行为的观念,虽然有近三分之二的青少年认为其是道德问题,然而高达三分之一的学生却并不把考试诚信看成是道德问题,认为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违背的。由此,许多青少年并未将诚信与道德价值进行等同,认为诚信是可以违背的。从考试诚信到做人的诚信可能只有一纸之隔,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诚信价值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 青少年道德情感
通过对青少年道德情感的调查,发现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青少年的爱国情感是较为理性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都充满了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
(1)在有关中日关系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能较为理性地看待中日关系,牢记历史,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如当问到“日本接连遭受地震、海啸,你认为……”时,近一半的青少年(57.56%)认为“勿忘国耻,但应对他们进行救援与帮助”;21.77%的青少年认为“日本人活该”;16.33%的青少年表示“替他们惋惜,但不会伸出援助之手”;4.19%的青少年认为“与己无关”。从青少年层面上来看,中日关系还是存在较大隔阂的,这种隔阂可能受到了中国社会整体对日观念的影响。在日本遭遇灾难时,民间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对日本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和关怀,另一种是对日本遭受灾难表示高兴,认为是报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导我们的青少年一代要具有历史正义感,但这绝不是“反日教育”,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与反对日本人民是不同的,要教育青少年懂得将日本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严格的区分。
(2)当要求青少年对自我的首要特点进行评价时,33.02%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自信的”,18.14%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自尊的”;5.88%的青少年首选了自律,9.05%的青少年首选是自爱,16.41%的青少年首选自知,其他占17.51%。总体上看,青少年对自我的评价是较为多元的,这也表明了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青少年对自己具有较积极正向的情感,对自我的评价较好。
(3)青少年对他人的情感态度也是积极正向的,主要表现在关心和宽容上。33.33%的青少年认为能关心他人,40.97%的青少年认为能做到对他人宽容。这也体现了青少年对他人的情感态度上存在明显的自我中心偏向,主要从“我”出发,而较少从“他人”出发,感激之心明显偏弱。
(4)青少年对社会的情感态度好坏各异,有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对社会很满意,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对社会很失望,不关心的则占12.38%。青少年对社会的这种两极评价很值得重视。
(5)青少年对自然的情感态度是积极的,38.03%的青少年认为要“珍爱自然生命”,46.22%的青少年认为要“保护自然环境”。
1. 青少年的道德生活特征、行为与表现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具有较好的社会公德,公德素质和精神状态较好。大部分青少年能做到同情与关怀弱者并帮助弱者,对于社会不良现象,大部分青少年可以做到主动制止或想办法去制止。大部分青少年在公共场合能较好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养成了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青少年有较好的文明道德意识,能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并能主动维护公共场所的文明。
青少年在学校较少参与道德活动,参与的学校活动以文艺性和娱乐性活动为主,表现出实践型德育教育的缺失。青少年道德生活行为上的表现与道德意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意识上认为不良的行为,在实际行动中却大有发生,如认为语言文明很重要,但同学之间用不文明语言相互讥讽天天上演。对他人的道德行为的评价与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评价也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对同龄人的评价明显低于对自己的评价,即存在高估自己道德行为的倾向。
2. 青少年家庭生活伦理观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当前青少年的家庭生活伦理观较好,在表达自己的诉求时较为理性和得当,能适当参与家庭劳动,承担了一定的家庭义务,也培养了自理能力。青少年的攀比之风并不明显,家庭能够赋予青少年较好教养环境,青少年对父母的评价较好,亲子关系呈整体良性。
3. 青少年的社会伦理价值观
总体而言,青少年具有良好的社会伦理价值观,然而与之对应的是社会道德行为上的偏差与不足。具体表现为:助人为乐的意识良好但责任意识不足;社会公德价值取向较高,但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尚待提高;诚信价值认同良好但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却屡有发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社会公德较强,但损坏公物、浪费公共资源等现象屡见不鲜。
4. 青少年的道德情感
青少年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具有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有热烈的道德情怀,对祖国充满热爱之情,但表现出一定的狭隘性;对自我的评价具有多元化;对他人具有积极的道德情感,但表现出一定的自我中心性;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但对当前社会所持的情感态度好坏参半。
道德观念是人的道德品质的内在主观表现,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青少年道德认知良好,道德实践和行为却存在明显不足,这与内外兼修、知行统一的青少年道德培养目标尚存差异。以下将从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道德情感教育的体验性和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教育体系三个方面给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建议。
1. 道德教育的主体间性
德育教育应突破传统德育的框架走向主体间性教育[3]。德育的主体间性强调既要尊重、发挥和彰显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青少年作为具有自觉与理性的个体,只有充分激发与唤醒他们的道德主体意识,才能引导他们进行道德思想的内化与道德行动的外化。同时,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要构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的平等,德育教育是双主体平等交流沟通的过程,在共同探讨过程中深化道德认知,内化道德情感;在协同过程中,外化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能使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有机统一,均衡发展,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身份,以平等的方式指导帮助青少年思考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情感,自觉选择道德行为表达方式。
2. 道德情感教育的体验性
从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具有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他们道德情感体验热烈,但表现出一定的狭隘性,对社会所持的情感态度好坏参半。借助体验,道德认知不再是抽象的“意义世界”,而能够经由自己的感官转化为深层次的道德情感,到达“价值世界”,形成道德认同,最终促使道德知识的行为外化。外化的道德行为又可经由青少年的反思感悟,加深道德认知、表达道德情感和深化道德认同[4]。
德育教育应当创设体验情景,使青少年从抽象的道德世界中走出来,深入到社会实际中,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的感受或经验,将认知内化、情感深化、行为外化,实现知情行统一。
3. 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教育体系
道德教育既要充分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力量,同时又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力量,构建显性与隐性互补的德育教育体系[5]。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是相对的,是通过整体德育环境的设置,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操,塑造道德行为能力。隐性德育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样性的载体,以隐蔽的方式达到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升华的德育效果。由于隐性课程可以通过与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结,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来传递道德观念及道德价值,因此对学生道德成长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无痕教育。因此,为促进青少年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需将显性和隐性课程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完善的显性和隐性课程,道德教育将从传统的道德知识直接灌输的无人德育,转而成为具有生活性、行动性、间接性等强烈的以人为本的特质。同时,隐性德育教育本身即是生活德育,可以使青少年的实际生活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使德育具备整体性、真实性和生活性。为了更好地推进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有必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使青少年的生活本身就具有德育意义,实现道德教育与学生的道德生活世界有机融合,从而稳固而持久地培育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