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人_周永俐 天津开发区教育促进中心
邀请熊芳芳老师,是我多年夙愿。原因有三:一、欣赏她流畅、清醇、灵动的教学风格;二、欣赏她多年不懈的突破自我与厚积薄发;三、欣赏她对生命的尊重,对语文教育的诚挚。特别让人欣慰的是,仅仅一次活动,我的这三点欣赏就轻易地被我们的团队——泰达的中学语文教师们感受到了。
语文课碎问多是一个痼弊,如何流畅?一要抓住文脉,二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心理节奏,三要教师了解自身的优长。如何清醇?清新而又醇厚,这是一个高标准,难以刻意为之。芳芳老师的路径是爱与美,立足学科的终极追求,四两拨千斤。如何灵动?固本才能延展,明确教学内容,紧抓“小语文”;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特点,有目的地给出相关链接和拓展空间,整合“大语文”。课堂的灵动如同放风筝,收放自如的秘诀在于对文本的把握。分享几个精彩的课堂提问:“狐狸是不小心被识破的,还是他根本就不想伪装?”“狐狸为什么用手搭窗,而不是用魔镜?”“为什么文中出现大片蓝色的桔梗花田,而不是森林?”“为什么狐狸不再出现?”
芳芳的课堂里,各种诗词、名著片段、自己的感悟甚至美图信手拈来,每节课背后呈现的教师的阅读量令人嗔目。不必强调学好语文要读书,教好语文要读书,听君一节课,便自然而然产生了这种意愿和向往。德谟克利特说:“从智慧中引申出这三种德性:很好地思想,很好地说话,很好地行动。”课堂中注重每个问题的思维含量和每节课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做到耐心等待和很好地示范,尝试微作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方式,这些都很好体现了其语文教学智慧。尽管积淀深厚,但课堂绝无炫耀,点到为止,杜绝喧宾夺主,每处引用绝不超过两分钟,恰到好处。分享几处亮点小拓展:《战马》中英德对垒的细节,对手在战马面前瞬间化为朋友;三岛由纪夫笔下永恒无望的爱;《小王子》的金色麦田;《相约星期二》中的教授与学生。
15年前,在组织一次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中我认识了熊芳芳,她面对赛事的淡定和带给学生的诚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赛前,我几乎目睹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准备工作,形形色色。其中一位男教师一直在预演课堂上预设的每一句话,可谓勤奋刻苦;熊芳芳放弃了赛前的师生会面,但是却像上好日常每一节课一样,做好各种可能性发生时最便于学生学习的选择。最后,芳芳执教的《爱莲说》力拔头筹,而男教师获得了二等奖。
她所创造的生命语文强调课堂不应是对课文的肢解与分析,而更强调生命性的感悟与表达,是为了丰富个体生命的内涵,为师生展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芳芳在课堂上很“忘我”,她把所有的力量和智慧付诸对作家和学生生命的尊重,付诸对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方面不断更好一点的诚挚推进。
如何让学生“听说读写变得比以前‘更好些’”?路径很多,各显其能。语文学科的“自媒体”特点似乎尤为强大。致力于研读范式和优化路径的探索必不可少,如芳芳这般,和学生一起在大量优质文本的浸泡中,用爱与美撬动对文学和生命的感受,虽然慢而稳,但也许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