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继贤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吉林 长春 130500)
农业经济发展时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全行业推广,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数据挖掘度与联系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大量人口从事农业工作,但其中大部分农民素质偏低、产业化水平低且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直接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体现为:
农业经济工作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要以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财务监督、土地管理、农业结构的完善等等。但是在相关管理工作中就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我们的领导干部,因为在农村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群众经济利益受到侵犯,这时就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管理工作中,很多工作是由农民自己进行管理,由于农民本身素质偏低,接受的文化程度少,对现代农业和新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程度接受能力较弱,另外在相关专业工作管理中,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比如财务管理要求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保障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亲和力,在和农民交流是需要和谐相处,虽然各项工作在具体实施中都有专人进行管理,但是受个人素质因素的影响整体工作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国家对农业问题的不断重视,在很多农村地区已经按照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比如;农产品补贴、土地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等,但是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缺乏指导性的东西,导致政策和应用措施出现脱节等现象,还有农村村级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不公开透明,农民对财政情况不了解,财务的使用和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有可能损伤农民的利益,也因此农民对村干部领导失去信任。农村在土地制度管理中依然存在问题,国家针对农业土地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确保了农民土地承包权限,加快土地的流转速度,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但是由于政策宣传存在滞后现象,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低,直接导致土地规模化生产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农村的经济也在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对农村财政的投入越来越大,但依然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性措施,比如发展农村合作社等组织,但由于补贴和发展速度限制,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土地流转费用过低,因而制约农村集约化生产的规模。
要不断化解农村债务,强化农业经济体制。近年来国家给农村很多支持政策,但是由于农村集体化收入入不敷出,村级负债情况比较严重,对村集体的正常运转造成困难,因此对村集体资产通过出租、简化重组、降息等方式降低农村负担,能促进组织健康运转。
在互联网时代,要全面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整合。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到底,并不断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必要时可将其作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此外,必须与当地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制订合适的发展方案。通过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从土壤、水文和肥力等方面对土地进行全面分析,为以后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可以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获取与农产品价格相关的有用信息,必要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对未来农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评估,以此为依据,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配套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相应法规。在村级管理中用法律法规来指导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业资源科学管理机制,包括要定期普查农业自然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机制、农业资源产权保护制度、农业资产管理制度和农业自然环境资源核算制度等;还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促进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
综上所述,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不断重视,加强农民意识的培养,合理优化农业结构,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提高农民意识,加快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