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人物中找寻大文化
——谈《巡航祖宗海》栏目如何传播海洋文化

2019-02-20 15:10薛伟
视听 2019年8期
关键词:惠东白海豚栏目组

□ 薛伟

三沙卫视《巡航祖宗海》栏目于2017年6月开启大型策划“中国海岸行”特别节目,从中国大陆的西南端广西北仑河入海口出发,沿着18000 多公里的海岸线行走、摄制。选择沿海城市进行拍摄,本身就是探寻海洋文化的一种表现,体现的是三沙卫视作为一个区域性电视卫星频道的担当。然而海洋文化是一个广泛、抽象的概念,怎么拍摄才算是传播海洋文化呢?栏目组策划伊始就在寻找海洋文化的载体,这个载体最生动、最鲜活的要素当然是生长、生活、工作在海边的人们。通过一个个人物或人物群体,我们发现了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海洋文化,例如海洋民俗、与海洋相关的美食、沿海居民不同的民间信仰等等,这些普通人的工作、生活内容,真实地反映了海洋文化的特质,使之具象、鲜活。这些小人物所承载的海洋文化内涵,甚至搭建起了沿海居民和东南亚华人华侨之间的血浓于水的不可分割的情谊。栏目组着重寻找了以下几类人群进行拍摄。

一、海洋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史记》中写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而在民间更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在中国18000 多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上,逐海而居的人们因为地域的差别,生产生活方式大不相同。虽然很多民间技艺、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独具特色甚至精彩绝伦充满着大智慧,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性,原本懂的人就不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技艺、艺术、风俗的实用性越来越低,会的人越来越少,还有一些已经濒临失传。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遇到过唯一的传承人,这个“唯一”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一根“独苗”。我们用镜头将其记录,将过程清晰呈现,就是希望对其进行保护。我们拍摄的内容,包括了技艺、艺术和风俗三个不同方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与海洋相关的民间技艺传承人

在广东珠海市,栏目组拍摄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装泥鱼”。“装泥鱼”这门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间(1765年)。泥鱼表皮十分光滑,经常在浅滩上爬行或跳跃,很难徒手捕捉。后来人们就琢磨出了用竹笼诱捕的办法捕捉泥鱼,而“装”字在广东方言里就是“诱捕”的意思。

这项技艺的传承人黄国富,今年63 岁,是珠海斗门乾务镇土生土长的居民,我们拍摄了他制作泥鱼笼的过程。制作的关键其实就在笼口,笼口要有一定的长度,并且必须是外宽内窄,泥鱼只要进了笼口便再难逃脱。泥鱼生活在咸淡水交界的河湖滩涂地带,以泥中的微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农历初一前和十五后的海水退潮期,是捕捉泥鱼的最佳时机,所以抓泥鱼要走进退潮后的泥滩中。如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泥滩,会惊扰泥鱼,所以必须使用类似滑雪板的“鞋子”,这样脚不会陷进泥里,行动起来也非常迅速。进入泥滩之后,要观察泥鱼在滩涂上爬行时留下的痕迹,这样便可找到泥鱼藏身的洞口。第二步是安放泥鱼笼,在洞口处用手挖出鱼笼大小的坑把泥鱼笼放入。第三步就是等,鱼笼放好后,等待泥鱼自投罗网,这一过程一般需要30 到40分钟的时间。

黄国富说现在很少有人来学“装泥鱼”了,一来鱼少不好捕,二来经济收益也不高。而他自己其实也是为了传承这门古老技艺在坚持着,他对“装泥鱼”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当农闲或是天气好的时候,他还会来到滩涂上捕捉泥鱼,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这门技艺。制笼、放笼、收笼,我们拍摄了黄国富“装泥鱼”的全过程,完整地保留下了这门古老技艺的影像资料。

(二)与海洋相关的民间艺术传承人

在广东惠东县,栏目组拍摄了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惠东渔歌”。据《惠东渔业志》记载,惠东渔民的先辈是宋朝时由福建沿海迁入的疍民,他们常常以歌自娱,以歌解忧,后来这一习俗在惠州滨海地区广泛传播。惠东渔歌使用闽南语演唱,歌词形式是七言四句或八句为一节,有时夹杂一些三字句和五字句。

组建了一支渔歌队的惠东渔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却妹,今年67 岁,5 岁就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唱渔歌。她告诉我们,“惠东渔歌”除了要懂得如何唱,还要懂得如何梳妆。在惠州,一般喜庆的日子都会唱渔歌,所以每位唱渔歌的女性都要精心打扮,不仅要穿上当地渔家的服装,结了婚的还要梳上发髻,并且要在头上佩戴饰品,年轻人主要佩戴金色,老年人则佩戴银色。李却妹老人带着她的渔歌队参加过多次省级、市级的歌唱比赛,拿到的奖杯证书不计其数,也登上过上海世博会这样的国际舞台。名气越来越大,受关注越来越多,想学习“惠东渔歌”的人也在增多,这是李却妹非常愿意看到的。她还说“惠东渔歌”的曲调是祖辈传下来的,从来没有改变过,不过歌词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创新,可以唱出海打鱼、男女对话,也可以唱新时代幸福的生活等等。

我们专门用了两分钟的时间,让李却妹介绍她带领的渔歌队获奖和登上大型舞台的经历,因为她用这样方式让渔歌队越来越有影响力,逐渐改变着“惠东渔歌”濒临失传的境地。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摄制播出,让其他的文化传承者借鉴她的经验而获得成功。

(三)与海洋相关的民间风俗传承人

在广西东兴市,栏目组拍摄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京族哈节”,京族是我国唯一以浅海捕捞为主业的少数民族。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是每年一度的哈节。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民众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农历六月初十,我们在万尾岛刚好赶上了“哈节”。苏秋萍今年44岁,从12 岁开始学习唱哈。她说,哈节是他们最重视的节日,能够为海神跳舞在她们看来是一件神圣而又庄严的事情,所以每次来到哈亭必须穿戴整齐。京族信奉海神,每年的哈节期间,京族群众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举行迎海神、祭海神、入席、送海神等传统民俗仪式,共持续 7 天 7 夜。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拥有海洋精神的国家,海洋精神源于海洋文化,这些海洋民俗其实传递的是中国渔民敬海、爱海的特质,这些特质从古流传至今,是海洋精神的组成部分。节目并没有评论,只是记录,让观众自己感受这样氛围,感受民俗的魅力。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基层建设者

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基层工作者。在栏目组拍摄过的广州港、防城港、八所港、洋浦港、马鞭洲岛原油码头等港口中,数以万计的基层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坚守着、奋斗着,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国海洋经济腾飞的力量。他们激情、勇敢的特质无疑是值得赞颂的海洋精神,是我们寻找的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

广东惠州的马鞭洲岛,20 多年前还是一座无人小岛,如今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原油码头。在这里,我们见到了马鞭洲岛第一代建设者彭锦强。彭锦强所在的华德石化马鞭洲库区,有12 座5 万立方米的原油罐和23 万立方米的燃料油保税库,原油接卸能力每年大约1260 万吨。举目望去,岛上到处是高耸的油罐和纵横交错的输油管道。在彭锦强的带领下,我们登上了一个原油罐顶,采访了正在准备对原油进行采样的曾文青。曾文青是化验班班长,主要负责原油质量的取样检测工作,她1994年便来到马鞭洲岛工作,是岛上为数不多的女员工。她告诉我们因为原油含有大量有毒气体,所以每次取样之前,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同时为最大程度地避免吸入有害气体,要站在上风口。采样过程中,原油刺鼻的气味让摄制组的每一个人都有些头晕,但这项工作曾大姐做了20年。

离开原油罐区,彭锦强带我们前往码头,因为那里有一艘外国油轮正在靠泊。在码头我们遇到了2004年来到马鞭洲岛工作的37 岁的何望。他告诉我们,一艘油轮靠泊后,需要码头代表、船方代理和边防等多个部门协调工作。码头代表主要负责定制装卸货计划、登轮的计量和验货等工作;船方代理负责船舶的报关、报检、代缴征税等,边防则负责上下船舶人员的校验等。三方配合,才能保证油轮安全装卸原油。

离开码头,已经到了晚饭时间,彭锦强邀请我们留下来吃顿晚饭,感受他们的驻岛生活。彭锦强说,虽然只有简单的饭菜,但是相比于20 多年前初期建设的岁月,这已经是幸福。

在节目当中,我们用了最平实的语言去描述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却呈现了20年前的一个荒芜小岛变成关系到亿万人的衣食住行的极其重要的码头的事实。镜头中的人们很平凡,但他们的事业是伟大的,他们的坚强和勇敢让一个地方“华丽转身”,这也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中国的海洋精神、海洋文化。

三、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这一指导思想,为保护海洋这一世界性的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而我们所遇到的海洋保护者也正在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在广西钦州市,栏目组采访了钦州学院中华白海豚保护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吴海萍。她2010年从中国科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鲸豚类水生生物研究,2012年开始了对中华白海豚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华白海豚是在1765年由瑞典的一个科学家在珠江口首次发现的,正常寿命在30-40 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海豚的体色会发生变化,呈现出黑色、灰色、白色或漂亮的淡粉色,所以又常常被人们称为五彩海豚,也因其珍贵和稀少,被称为“水上大熊猫”。吴海萍说,根据她们5年的研究发现,北部湾的白海豚是比较稀有的年轻且健康的群体。因此她和团队成员每个月都要去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三娘湾,对白海豚的生存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调查。她一直呼吁要保护海洋环境,因为如果海洋环境变差,不只是白海豚,其他的鱼类也会减少,这样不仅鱼获少了,看不到白海豚的话,游客也会减少,最终影响的还是渔民的生计。所以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渔民们自己。

林强是三娘湾的渔民,从2004年三娘湾设立白海豚研究保护基地后,他就一直为研究基地开船出海,并承担起日常的观测工作。在天气条件不错的时候,他和搭档每周出海两到三次,观测和记录白海豚的活动状态,为北京大学北部湾白海豚保护研究团队提供第一手的科研资料。船一开动,林大哥便拿出录音笔,认真开始了出海的常规记录。林强说,保护中华白海豚,一直是三娘湾人的共识,研究观测白海豚这份工作让身为渔民的他倍感自豪。十几年坚持下来,林强对白海豚犹如亲人一般熟悉,哪个海域白海豚出现比较频繁他都一清二楚。林大哥的手机、电脑里存的都是海豚的照片,说起海豚如数家珍。在他的心目中,白海豚是大自然的瑰宝,是海洋的天使,千百年来,人和海豚在这里和谐相处。白海豚的魅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三娘湾旅游,小渔村变成了温馨时尚的休闲度假区。

与海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层建设者、海洋的保护者,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也是一个群体。他们代表的是和海洋相关的经济、社会、民生、环保等各个领域人们的精神共性,单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或许不具有代表性,但是一个群体甚至是多个群体的共同闪光点足以具有代表性,而这个代表性就是精神力量,就是文化力量。不断深入挖掘提炼和传播他们的鲜活故事,才能完成海洋文化传播者的使命。

猜你喜欢
惠东白海豚栏目组
海洋中的“大熊猫”
第五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启动
拯救大山里的水蜜桃
“杨之水”,一掬而湖海之天下具在—杨惠东“海景”山水画简评
春晖社区《生活大参考》栏目组走进社区送美食
惠东渔家
惠东港口
“小喇叭”栏目组儿童广播剧团概况简述
大型风电场用储能装置容量的优化配置
看谁胆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