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蝉声如雷”到“蝉声如雨”:中国意象养成的三重境界

2019-02-20 12:37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
师道(教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寒蝉蝉声意象

文/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

对于中国人来说,蝉鸣既是最直接的夏日物候,也是最久远的文学意象。中国诗词中关于蝉鸣的有很多,以其主题归纳为三大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词意象养成的三重境界,对于语文教学和意识思维的培养都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自然的蝉鸣

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常见动物,蝉鸣最先带给人们的是季节背景。世界上的蝉约有3000种,中国有200多种,“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古人根据出现时间,将其分为春蝉、夏蝉和秋蝉,诗人们则把蝉鸣也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最直接的是单纯描写自然中的蝉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赋得弱柳鸣秋蝉》“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唐诗人卢仝的《新蝉》“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还有一种是唱响在林间村里庭院之中,融入了人们生活的蝉鸣。比如韩愈的《题张十八所居》,“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蛙欢桥未扫,蝉嘒门长扃”,写的是友人张籍的居所,蝉鸣蛙跳一派生机,读来却是满满的清幽和闲静。蛙声阵阵,蝉鸣嘒嘒,柴门长掩,小桥浮萍,这些世间最常见的景色,堆出了一幅闲适的夏日乡居图,也堆出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向往。

北宋词人周邦彦的《鹤冲天》,描绘的是小暑时节宋朝人的精致生活:“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橱,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北宋词人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此词是苏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雨后游赏的闲适心境是其幽居生活的写照。

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画面感极强,以蝉鸣蛙噪写出了恬静的田园之美和丰收的喜悦。

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诗中的“暮蝉”即“秋蝉”,也是“寒蝉”。蔡邕《月令章句》说“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天气转凉,秋意渐浓时寒蝉才开始鸣叫,“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谓秋之三候。“寒蝉”、“暮蝉”是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因其鸣如泣,叫声不如夏蝉高亢嘹亮,在秋风中显得哀婉凄清,所以最多的是表达悲戚之情。

二、人生的蝉鸣

晋郭璞《蝉赞》说“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蝉赞》“兹虫清洁,惟露是餐”,知识相对缺乏的古人想当然的认为蝉常居枝头,餐风饮露,远离世俗,是高洁的象征,文人雅士们常借以表达自己高尚的理想和情怀。比如唐戴叔伦《画蝉》曰“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宋朱熹《南安道中》曰“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而在中国浩瀚的诗海中,说到咏蝉诗,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首往往是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唐高宗仪凤三年,刚刚升任侍御史的骆宾王被诬入狱,有冤无处诉,自然悲愤难平,在狱中写下了这首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然后是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历经陈、隋、唐三朝,生于乱世却一生显赫,“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句,是对自己的人生总结,也表现了文人惯有的清高。

还有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身陷牛李党争,一生坷坎,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的牢骚自然比较大。

这三首诗被誉为“咏蝉三绝”,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言:“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在唐代这三位诗人的笔下,蝉鸣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这当然不是他们看到的蝉有什么不同,而是三人的生活际遇天差地别:一个高官得做自鸣得意,一个狱中待判泣血哀鸣,一个一生坎坷苦鸣不平。

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在诗中都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但人生不同、人性不同,笔端写蝉,唱的其实都是自己的人生之歌。而这种“人生的蝉鸣”,是咏蝉诗中最多的一种,借蝉抒怀,各有比兴。

除了高洁逸韵,古诗词中的蝉,还承担着“思乡”和“离别”的一大职责。

唐代司空曙的《新蝉》,写的是贬谪在外的官员又听到了枝头蝉鸣,心中感慨万千,回望夕阳西下,不知何日归乡:“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微风方满树,落日稍沈城。为问同怀者,凄凉听几声。”

贾岛的《闻蝉感怀》,蝉鸣声中正感念时光远去,又逢友人前来别离,心中倍增伤感:“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唐人杨凝的《与友人会》,写下了千年前人在异乡贫病交加的难:“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

晚唐诗人刘昭禹的《闻蝉》、唐卢殷的《晚蝉》,噪的不是蝉鸣,是异乡的心境。“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以蝉鸣寓别情乡情,下笔的思路常常差不多,放几首唐诗在一起看看,不意间倒像是在相互唱和。杜荀鹤的《隽阳道中》唱:“客路客路何悠悠,蝉声向背槐花愁。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元稹的《送卢戡》和:“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老嗟去日光阴促,病觉今年昼夜长。”

来鹄的《闻蝉》:“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雍陶的《蝉》和:“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宋人杨万里的《听蝉八绝句》,又像是隔空给这几位唐代诗人做了个小结——“一壳空空纸样轻,风前却有许多声。叫来叫去浑无事,叫到诗人白发生”、“说露谈风有典章,咏秋吟夏入宫商。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

蝉在枝头,愁在心头,说到底,蝉鸣不过是个由头。“叫来叫去浑无事,叫到诗人白发生”,王国维话“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真正的诗人,心灵映射万象,意与神通。蝉鸣的意义,今古不同,而今再不会引起人们思乡、别离的情绪,但那离愁别绪,千年万年,未曾变过。

三、哲学的蝉鸣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的千古名句,林间乍听蝉鸣,山中忽闻鸟声,中国人不由自主浮上心头的,往往就是这一句诗。

蝉声之美,一定要从闹中取静,才会有意境。比如元稹的“深竹蝉昼风,翠茸衫晓露”,是竹林青衫的清美;齐己的“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闲眠宿处深”,是清凉出尘的邃美;陆游的“柴门入幽梦,落日乱蝉嘒”,是乡村斜阳的静美。

钱钟书先生谈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时曾言:“寂野之幽深者,每得声音衬而愈觉其深。”这种“以声衬静”的笔法在古诗词中很常见,比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王籍言“鸟鸣山更幽”,王安石《钟山即事》偏偏说“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且不说哪种情况下更显宁静,单只意境而言,王安石已比王籍逊色许多,同时代的黄庭坚笑他“此点金成铁手也”,清人顾嗣立更是毫不客气的直言“直是死句矣”。

“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冷处有神,句中有句,味外有味,诗之绝类离群者也”,作为文学大家,王安石当然不是不解王籍诗意之妙,他曾集句“鸟鸣山更幽”来对谢贞的“风定花犹落”,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浑然天成。《钟山即事》写于王安石罢相隐居南京时,人虽然离开了吵嚷不堪的是非之地,变法的得失成败依然萦绕于胸,“一鸟不鸣山更幽”不单单是写山中的幽静,更是他人生的共鸣:朝中那些个聒噪如蝉的反对派,你们要是能像这山中的鸟一样都闭上嘴该多好。

无论住得多么的偏远幽静,人永远无法像动物一样生活在自然之中,人也永远无法以平常心观世界,正如清人况周颐所云:“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在。”“蝉噪林愈静”这种融入了哲学性的咏蝉诗,“静极而化动”,对立和统一,是自然和人生提炼之后的诗化感悟。

正是从“自然的蝉鸣”到“人生的蝉鸣”、“哲学的蝉鸣”,组合形成了古诗中的“蝉鸣”意象。随着岁月的变迁,现代人听到蝉声,多不会再有思乡的情绪,也很少会感受到高洁的象征,但这些诗词的意境依然能打动我们的心,这是最生动的文化传承。

猜你喜欢
寒蝉蝉声意象
蝉声阵阵 毛猴驾到
科技公司联合致信印度政府 称其“专利费”调查恐制造寒蝉效应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蝉声
蝉鸣
意象、形神
立秋
圈里事儿
蝉声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