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民
2016至2017学年,笔者在广东省揭西县东园中学支教,那是一所乡村学校。执教的班级是七 (5)班,那是一群皮肤黝黑,眼眸明亮的孩子。时间久了,越发为这些孩子的作文担忧,他们的叙事能力比城市的孩子更弱一些,叙事不完整、没有重点、中心不明等是习作的常见问题。七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写人记事,夯实叙事基础,对于其它文体写作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提升这些孩子的叙事能力呢?
灵感来自课间的一场 “惨案”。刚下课,在回办公室的路上,笔者看见教学楼一楼的空地上,几个高年级男生正在围堵一只仓皇逃窜的小老鼠。你一脚,我一脚,可怜的小老鼠被踩死了。楼上 (5)班的孩子还没来得及看到这一幕。如果他们在场,应有更多的情感触动与思考。对,这是一个契机,一个激发叙事欲望和想象的契机——让他们重构这个故事,看看能折射出怎样的心灵光芒。
笔者马上开展了一次 “请你到故事里来”的作文训练活动:
教师提供事件:“一日课间,几个男生踩死了一只小老鼠。”两句话客观陈述,不加细节,不露情感,意在留下空白与悬念,激发学生解构事件的兴趣。
引导学生从叙事构成要素的角度向教师提问,进一步分解事件,明确事件的核心,建立感性认识,为营造故事情境、进入故事情境做准备。
他们的提问十分热烈,可见真思考。
围绕“时间”:为什么小老鼠会在白天出现?寻找食物吗?
围绕 “地点”:一楼的角落吗,有草丛吗?那里可能有老鼠出现。
围绕 “人物”:几个男生?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说了哪些话?
围绕“起因”:为什么要踩小老鼠?无聊吗?
围绕 “经过”:他们是怎样踩死小老鼠的?小老鼠是怎样挣扎的?
围绕 “结果”:小老鼠死了吗?太残忍了!
…………
其实,笔者并没有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以及事件的性质,已经能推测出各个叙事要素之间的关联。为了强化这些联系,我继续鼓励学生,按照如下的思维框架重新讲述这个故事,要求添枝加叶,丰富细节,可以与别人说得不一样,但要合情合理。
“______的一天,_____课后。几个_____的男生,在______发现了一只________的小老鼠。其中_____的男生____小老鼠……小老鼠最后_______。” (加时间、加环境、加过程、加结果;加外貌、加动作、加神态、加语言)
学生有话可说,初步构建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在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共同作用下构建起来的,不完全等于还原过程,其内容远远大于教师提供的两句话的事实。但这并不是最终的重构,重构故事的关键还在于不同叙事时空的转换,让自己的个人经验参与叙事,滋养 “真情实感”,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在活动二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创设三个问题情境,提供三个陌生化角度,启迪学生反观心灵世界的各个层面,发掘叙事意义的多种可能。
情境1:你在教学楼上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站了好一会儿。你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情境2:你刚好路过,看到了他们捉弄小老鼠的过程。你上前试图说些什么?
情境3:你参与了这次的踩鼠事件,事后有人批评了你,你不以为然。你的想法是?
三个情境中,叙述者与核心事件的距离由远及近,分别从旁观者、参与者、当事人的角度进行设问,意在考察学生的思想态度与情感价值观。
选择情境1和情境2表述的学生最多。
面对情境1,有的说:“太可怜了!一只幼小的老鼠,应该出生不久,不然不会贸然出来。那些男生难道不知道脚下是一个小生命吗?要是我能制止他们就好了。唉,生命是如此渺小,如同流星,稍纵即逝。” (感情复杂,同情中有自责,还有唏嘘。)
面对情境 2,有的说:“哥哥,不要!不要踩!那是个小生命。我叫你们哥哥,是因为我尊敬你们,可你们虐待小动物的行为,真的让我很失望,还不如我善良的弟弟。” (同情中还有谴责)
也有选择情境3进行表述的:“俗话说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偷吃粮食,咬坏物品,身上还有病菌和寄生虫,传染疾病,危害很多。人人得而诛之。” (貌似义正辞严)
观点一出,马上遭到了“群攻”:
“你们踩老鼠的目的是玩耍,是戏弄小老鼠,不像你所说的铲除危害,你在狡辩。” (抓住了事件的关键性质)
“就算灭鼠害,也不是你们这种残忍的行为!况且你们也是孩子。” (又抓住了关键)
…………
不同角度下的不同表述,入心入情入理。初见善意的人文情怀,亦见思辨的智慧火花。
以上三个训练活动,从发现故事到解构故事再到重构故事,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为最后的书面习作做足了功课。
布置课后作文:根据“踩鼠”事件,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叙事完整,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左右。
批改作文,着实惊喜。较之以往,这次作文的叙事更完整,脉络更清晰。重点也突出,懂得用多种描写刻画人物,懂得用议论抒情表现中心。有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生命的关怀,闪现着悲悯的人文之光。角度也新,除了以旁观者的身份叙事外,还开拓了其它视角,如小老鼠的人格化视角:
一只小老鼠的自述
吴文静
我死了,是被踩死的。
朦胧记得那天虽然是清晨,但是阳光很热辣,刚刚响过下课铃。我住在校园,校园墙角的一个小洞里。妈妈告诉我,白天不能出去玩,很危险。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喜欢到一楼的草坪玩,那里长满了鲜嫩的车前草,我喜欢偷偷看那些学生,喜欢听他们的读书声。这个世界太有趣了!
还是去对面的草坪玩吧。车前草结籽了,旁边好像还有一棵红薯苗,说不定下面也结红薯了。刚下课,人还不多,快点跑,应该不会被发现!
沿着墙角跑,突然一声“快来,这里有一只小老鼠!”吓住了我。回头一看,是一个穿着牛仔裤和红色T恤的高大男生,留着蘑菇头。我迟疑了一下,心想,他不会伤害我吧,他们是学生,不过本能告诉我还是得跑。“堵住它!”蘑菇头大喊,于是眼前又出现了四只大脚,一双红色拖鞋,一双黑色拖鞋。我的心咚咚直跳,害怕极了,不敢看他们的模样。往哪面跑?往哪面跑?他们拦住了去草坪的路,左面是人,右面是人,我折回去,想从后面冲出去,可是一阵撕扯之痛,让我不能动弹,蘑菇头踩住了我的尾巴,顺势把我踢了出去,我看到天地在颠倒,在旋转,阳光、空气、笑声拧成一团,随我一同坠落。我的爪子还能动,可是为什么抓不住地面呢?“踩死它!”“踩死它!”三个男生哈哈大笑。一座红色的大山落下,一座黑色的大山落下,一座山,又一座山……黑夜来临了?为什么这么沉重?
我知道车前草枯了,还会长出新叶,明天的书声依旧琅琅,可我再也看不到,听不见了。
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融入了小作者的思考、想象和体验,大量的心理独白,娓娓道来,动人心怀,给人启迪。
当然,这次习作整体上还存在问题。不过,“重构故事”开了个好头,学生知道了叙事至少要完成三个指标——完整、有重点、有真情实感,叙事意识的增强自然会驱动叙事能力的发展。
通过解构原有的真实事件,释放更多的叙事时空,在营造情境中召唤学生充分调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灵体验与原事件中的各要素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运用思维力、想象力,按照个体的经验发展模式,建构一个新的叙事时空,生成一个新的故事,并借此传达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态度,这就是“重构故事”。
重构故事,亦是教与学共进的策略。踩鼠事件触动了教师关于生命的思考,教师以此作为契机,搭建话语平台,促成了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所有人与 “生命”这一主体的多维、多向对话,形成了教与学的“共同体”。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指出,“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只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之中,我们才能理解现实”。也就是说,只有在教育共同体中,教学才能走向圆满,学习才能走向自足。
作文教学需要真正的教育共同体,这样我们才能与真理保持永恒的对话,才会有 “重构故事”中教师关于生命的悸动,学生对生命的怜惜,对善的追求。然而反思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教师是主导者、命题者、评价者,很少是深度的参与者。深度参与,意味着师生面对“伟大事物”形成共鸣,共同参与故事,变成我们共同的故事。这些伟大的事物是真的、善的、美的。
偶忆另外一节搬到操场上的作文观察课。珠海的4月真好!旧绿凋零,新绿吐芽。带着初三的学生再重新看看校园,喜欢什么就记下来。一个不爱学习的男生,指着一丛明艳的勒杜鹃说:“看,那花多像一群蝴蝶,还闪着翅膀!”
多么美妙的句子!多么美丽的春光!那之后,作文 《一节特别的语文课》便诞生在他的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