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挥认证认可在建筑行业中的作用研究

2019-02-20 07:33
关键词:行业标准建筑行业管理体系

马 进

南京海关 江苏 南京 210000

认证是指由具备第三方性质的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人员等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合格评定活动。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验机构、实验室的技术能力予以证明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认可是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发展而自发产生的。由于认证认可具有独立性、公正性、专业性、基础性等特点,其应用领域很快从市场交易领域,向政府行政、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扩展。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认证认可成长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基础性制度。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2018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3.5万亿元。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0.03万亿元。由此可知,2018年建筑业产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例26.10%。建筑业成为我国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百姓生活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秩序、安全、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亟需治理的问题。认证认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工具,可以在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量提升、质量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得到应用,用以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1]。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认证认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认证认可通过帮助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认证认可向政府、市场和社会传递质量、能力、信用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政府决策、市场资源配置和消费者选择。认证认可通过在供需两侧搭建桥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或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和信息反馈,从而激发市场活力。

我国建筑业在经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低、落后的管理模式导致的生产方式粗放和低效率、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等问题。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认证认可,则可推动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在建筑行业运用人员资质认证手段,可通过设置门槛,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建筑行业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而帮助企业建立可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社会各方的力量,提高企业产品、服务、工程质量和效率。在水泥、建筑用钢等产能过剩行业,发挥认证认可的技术评价作用,引导市场自主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淘汰落后产能。

二、质量提升

从历史来看,认证认可起源于质量控制。2005年,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UNCTA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 ,简称NQI)的理念,将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并称为国家质量基础的三大支柱,其中合格评定以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为主要内容。

认证认可是促进建筑企业质量提升的有效工具。一方面,建筑企业通过认证认可活动,可以识别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和风险因子,并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合乎标准、法规要求进行诊断和改进的过程,从而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建筑企业通过认证认可,可以向社会传递质量信息,引导消费,并通过消费者自主选择的市场机制,用脚投票,倒逼建筑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三、产品安全

认证认可是确保安全的有效工具。一方面,认证认可是基于先进企业的多种管理手段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其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等提出了要求,通过对标先进企业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从而缩小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另一方面,认证认可,通过“型式试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获证后的跟踪”的认证模式,并由认证机构实行每年监督复查,从而保证企业生产产品始终符合标准要求。

建筑行业与人民群众安全息息相关,然而,当前,一些建筑企业存在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认证认可为建筑企业构建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检测到销售的全链条质量管理环节,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监管建筑行业提供了有效工具。比如,通过强制性认证制度,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企业进行处罚,从而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建筑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2]。

四、环境保护

随着科技进步,建筑行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技术,然而,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认证认可则可在建筑行业能耗、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要求企业对能源、资源进行有效控制。企业在生产全过程要通过管理、科技手段等减少污染的产生、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效利用原材料、废物回收。另一方面,节能产品认证、新能源认证等的实施,不断提高建筑机械、家用电器等的技术标准,从而,不断降低其能耗[3]。

五、建筑行业认证认可存在的问题

从1981年,我国建立第一个产品质量认证机构—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算起,认证认可在我国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认证认可行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93.7万张,位列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认证大国。

随着我国认证认可事业的发展,认证认可在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认证有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人员认证等。其中,体系认证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产品认证有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建筑认证、能效认证等。人员认证有建造师、安全员等。认证认可在规范建筑行业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质量安全水平、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也存在一些影响认证认可在建筑行业发挥作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标准作为认证活动的基础,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认证水平。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于国家标准而言,其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比率比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要高一些,但还有待提高。标准背后是科技水平,正因为我国建筑行业科技水平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导致我国建筑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甚至我国建筑行业标准一些指标甚至与国际标准指标相矛盾。

二是,虚假认证影响了认证认可作用的发挥。我国建筑行业认证活动总体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认证乱象”,比如机构未经批准非法开展认证活动;买证卖证、关键认证环节走过场;认证人员收红包;检验检测机构无资质认定证书检测、超资质认定范围检测;未检验检测即出证书等问题,严重扰乱建筑行业认证市场秩序,向社会传递混乱信息,影响认证公信力。

三是,认证认可体制机制制约认证认可作用的发挥。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一部分建筑行业认证机构附属于政府部门,“政企不分”导致建筑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现象,市场竞争不足,影响认证水平提升。建筑行业认证机构分属于市场监管、住房保障等多个部门,产生重复建设,“小、散、乱”等问题,浪费认证资源和降低效率。

四是,认证认可国际化程度不高。一方面,我国建筑行业人员对国际上建筑领域的标准、认证等跟踪不够及时,未能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另一方面,我国建筑行业认证人员参与国际认证活动交流不多。此外,我国与国际上的建筑行业认证认可互认程度还不够高,影响中国建筑行业“走出去”。

六、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提升建筑行业标准水平。一方面,加大建筑行业研发投入,强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一体化发展,提升建筑行业标准水平。另一方面,

重视国际交流。加强对国际建筑行业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分析研究工作,通过加大采标率,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速度。鼓励认证认可人员积极参与国际活动,了解国际前沿。通过加强与国际认证认可组织、其他国家认证认可机构的合作,加大我国建筑行业认证认可与国际认证认可的互认力度。

二是,加大认证认可机构改革力度。一方面,对分属不同部门的建筑行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合并,做大做强国有建筑行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建筑行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由事业单位转企业改革,激发这些机构的市场活动。此外,还要通过“放管服”改革,降低建筑行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准入门槛,通过市场竞争,提升认证活动的质量水平。

三是,加强认证认可监管力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对辖区内认证检测活动和认证检测结果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并依法对认证检测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适当的时候,开展集中进行整治,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认证检测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规范的认证市场环境。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建筑行业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