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梅
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在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运用的工作,其中的信息筛选尤为重要。信息在筛选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人的经验技能、价值偏好、利益诉求等诱导而出现逻辑性错误,谓之“幸存者偏差”。幸存者偏差,乃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沉默的数据”意味着我们可能只是看见了我们想看见的,不想看见我们不想看见的,因此会忽略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结果是,我们在作出判断时出现明显偏差。
教育中的“幸运者偏差”不会因为我们从事的是教育事业,从业者是高知群体而擦肩而过,相反,教育特殊性还会造成偏差的无限放大,表现如下——
知识传授方面,一般来说,我们只是传授我们所知道的、教科书上所明示的、大纲上所要求的、考纲上所指向的,而事实上知识如汪洋大海,我们所传授的只是冰山一角罢了。如若把我们所传授的作为“知识正确” “思维正确”而对学生强硬灌输,不持质疑意识与批判精神,那么学生接受的将会是僵化的知识与思维。事实上,当学生抵达更高的求学阶段,就能发现那些被教材、大纲、考纲 “抬高”为“绝对正确”的知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未知的知识、未知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博大精深”,更应该让我们存有好奇之心,并努力探索。
对学生的认知方面,我们大多数仅凭课堂表现、成绩表现以及纪律表现去观察自己的学生,并以“听话与否” “成绩优否”作为评判一个学生优劣的基本标准,但是对于看不见的“课外表现” “家庭表现” “生活表现” “独处世界”“心灵世界”却并不熟悉,我们还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学生,这种认知缺陷典型地反映在每学期评语书写上。班主任在敲打键盘时会发现自己可能陷入 “道听途说”“断章取义”“理屈词穷”“磕磕巴巴”的困境中,还以为自己能够“一叶知秋”,其实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罢了。尴尬的是,很多班主任会盲目借助评语模板、评语软件来完成这项看起来轻松事实上却不轻松的工作。
对优秀教师的认知方面,谁是教师群体中的优秀者,大家大概都会认为是行政人员、名师、名班主任以及其他被授予各级各类名号、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获胜者。毫无疑问,这个群体出彩、聚焦,拥有如明星般的鲜花、掌声以及流量,占据了较多的教育资源,也因此收割了大量名与利,是教育中各种游戏规则的胜利者或者说恰逢其时、适逢其事的幸运者。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个群体在一个学校中只是小众,甚至就是那么几个熟悉的身影,若以此来观察教师群体,那教师群体到底是优秀还是不优秀?按照“幸运者偏差”逻辑,我们是在故意忽略绝大多数人的“平凡”,这对教育无疑又是不公平的,毕竟教育大厦是大众撑起来的。换言之, “优秀者”的成功之处是自娱自乐还是娱他乐他(专家与评委)?这对学生有何教育价值与意义?那些消失在“优秀”背后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教育贡献又具体表现在哪里?尴尬的是,我们总是以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来达成优秀,老师们也乐得用纸面上的文字来宣示自己的优秀,突出表现在教师在职称评定、年度述职等事情上都要“自我歌颂”一番,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名字、具体的教育教学事例,不管这些人或者事是现在时还是过去时,都会以成功、优秀的话语体系予以书写乃至包装。问题是,学生中的学业优异者、事业卓越者、人生优胜者毕竟是少数,赞美少数的背后是绝大多数表现一般乃至于平庸的孩子被我们选择性忽略,这些人难道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可以说是我们教师之责、教育之失?难道我们的教育制度设计是为了让真善美离我们远点么?毋庸置疑,“立德树人”的“德”在某种程度上应平等看待所有学生,哪怕是学习平平、纪律平平、资质平平、表现平平的学生。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追求“理性生活”,并大胆地、公开地运用我们的理性,以全局的思维去思考和判断,避免坠入“人云亦云”以及“想当然与理所当然”的思维误区,调整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善待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做清醒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