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
唐浩鹏
根据《2018年中国留守儿童白皮书》,2018年中国留守儿童约为697万,比2016年下降约23%, 虽然下降趋势明显,但基数仍然庞大。笔者2017年至2018年曾经前往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支教一年, 所教班级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是完全的留守儿童,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表现出来焦虑、迷茫、孤独、攻击性等不健全的人格特征,令人心痛。本文试图从心理学原理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并尝试寻找解决的办法。
弗洛伊德指出,“分离”是人类的基本焦虑,分离能够导致人们的焦虑。儿童在内心害怕失去能够照顾自己的父母,或害怕失去父母的爱。
根据我在2017年年底的调查,我所支教的班共有11名完全留守儿童,其中10名是由祖辈照顾,约占90%,5人父母离异,当中3人父母一年见不到一次。孩子在最需要情感依赖的年纪,由于种种原因骨肉长期分离。众所周知,亲子关系是孩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家庭关系,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满足孩童的基本生理需要和精神需求,能够帮助孩童从小就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相反,如果孩子在儿童期间没有获得相应的爱护,会比正常的儿童渴望爱,一旦这种爱被破坏,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对父母的怨恨,当怨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可能表现出对他人的攻击性、逃避性、自骗性。
既然孩子的焦虑是来自于父母的陪伴,如何让远方的父母在工作和陪伴孩子之间寻找到平衡呢?我建议如下。
1.让父母回乡创业工作。2005年至今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城镇化、城市的边缘化鼓励了一部分城市务工者回乡创业工作。当然,要促使父母回家跟子女团聚,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配套,比如收入问题,创业工作的便利等。
2.让孩子进城读书。广东多地推行的积分入学政策,能够解决一部分务工人员孩子入读公办学校学位的问题,孩子能在父母身边读书,容易管教,也能让父母安心工作。
3.如果不能达成上述其一,父母工作应该选择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可以经常回家探视管教孩子。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的品质上和社会的适应性都远不及非留守儿童。但留守也会衍生出高自尊和坚韧的人格。因此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磨炼其意志,让其积极融入社会的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中心和三个支撑点”,也就是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积极的社会体系”为三个支撑点。三个支撑点中,积极的人格是重要的发展目标,情感的生活体验会形成积极的人格,而积极有温度的社会环境也会帮助积极人格的形成。
环境有大小不同,例如班级,家庭,社会整体环境等。班级是孩子白天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同学和老师相伴,老师和学校应该提供有乐趣、生动的、有生命意义的课程。虽然这在偏远的地区很难短时间达成,但这是努力的方向。那些有意义的课程填满了孩子白天时间,会让孩子全情地投入进来,在充实了时间的同时也减轻了焦虑,发展了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个体验过程锻炼了耐力,学会了思考,理解了父母的难处,知道了父母为家庭的付出,再进一步产生了幸福感。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逐步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家庭环境中,祖辈生活上的照顾,父母经常的电话视频也很重要,要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嘘寒问暖,在孩子重要的时刻父母要出现。最后,社会的舆论不应该把留守儿童标签化成“问题儿童”,不能铺天盖地地去强化这是一群特殊的儿童。如果舆论不断去强化留守儿童的问题,就会给孩子留下不良的心理暗示。
正所谓“被别人爱过的人,才会爱别人”,农村留守儿童是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现象,他们大多在偏远地区,物质和精神都缺乏,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踏入社会,希望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了被很多人爱过,知道感恩,能够积极、勇敢、微笑面对这个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