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现实:重温马克思《资本论》劳动价值理论

2019-02-20 00:19袁晓江
商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劳动

袁晓江

(深圳市委党校,广东 深圳 518021)

劳动有两个概念。一是实际生活中的劳动,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劳动,有的以脑力劳动为主,有的以体力劳动为主。劳动是我们生活、生存的手段,热爱劳动、鼓励劳动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二是理论上的劳动,是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分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劳动观,决定不同的理论体系,决定对社会关系的看法。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范畴,是阶级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解决当代社会新的劳动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劳动”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窘境

劳动是一个最简单、最清楚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最复杂、最有争议的概念。谁都了解劳动,谁都有过劳动经历,但对劳动的争议从未间断过,而且越来越纠结。主要是劳动有理论上的劳动和现实中的劳动。理论上的劳动与现实中的劳动有较大差异,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差异越来越大。

(一)窘境之一是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的关系

要了解劳动面临的这个窘境,首先要了解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可简单概括为活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活劳动,即人们脑力和体力直接付出;另一种是物化劳动,即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是凝固的活劳动。马克思认为,直接物质生产领域中工人的活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商业、金融等服务领域只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物化劳动只将原有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不直接创造商品的价值。马克思通过创建劳动价值理论,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通过剩余价值的分析,最终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因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找到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无产阶级的强大理论武器,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圣经。

活劳动从劳动的层次看包括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从劳动的付出看有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从劳动的类别看有做工劳动、管理劳动、技术劳动;从劳动的行业看,有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马克思为了突出工人的劳动,主要分析物质生产领域工人的活劳动如何创造价值,但是,并没有否认其他活劳动创造价值,只是采取理论上的抽象忽略不计。这符合当时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劳动是主要劳动的现实,也是马克思揭示剩余价值来源的需要。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一百多年来,社会的阶级结构、阶层结构、劳动结构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用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已不能说明当前劳动关系。

第一,在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中,非物质生产领域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大。

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分别是农业、工业等,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是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从三次产业的变化可以看出劳动的变化。在农业社会,最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进入工业社会后,第二产业成为最大产业。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即出现这样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加工产业的转移,第三产业成为最大产业。也就是说在发达国家,大部分人从事的是智力劳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如果用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价值仍然是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者创造,很难说明当前社会的劳动和价值。

第二,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中,管理劳动和技术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大。

传统的工业,如作坊手工业和一般加工工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是主要劳动大军。英国曾经被称为“世界工厂”,1820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一半,到1850年仍占世界的39%。随着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19世纪20年代,英国工业和运输业的工人已达200万人。[1]如果把工厂的人员分类,大致有三类:一是生产第一线的员工,二是管理人员,三是技术人员。在传统工业中,工人占的比重最大。

在现代工业中,劳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现代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属于高科技工业。这些工业中,管理劳动和技术劳动占的比重非常大,而生产性劳动,也就是传统的工人劳动,所占的比重很小。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有竞争力的高科技公司,员工已达18万多人,其中从事管理和研究开发的占总人数的一半,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只有10%。如果说华为公司的产品价值是由10%的工人创造,显然不符合实际。

第三,在生产性劳动者队伍中,对智力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工厂式大生产中,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程序基本是固定的,工人就像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只需机械地重复一个简单动作。工人稍作培训,就可以上岗。这时的工人已固化为机器,只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就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早开始工业革命,因而也是最早开始工厂式大生产。当时的工人主要来自农村,他们失去了土地,只能到城市做工。1770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只有1万居民,到1841年增长到35万人。1750年英国全国人口约700万人,到1850年增长到27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1/2。这些工人文化程度非常低,而且妇女、儿童的比例非常高。1839年英国工厂中有42万工人,妇女24万人,占57%,18岁以下的青、童工19万人,占45%。[1]

现代经济中的机器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现代经济中的机器更复杂、更精密,科技含量更大。因而对工人的要求更高,简单的体力劳动已不能应付高科技的工业生产,工人要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有的岗位需要技术水平较高。

(二)窘境之二是劳动者与建设者的关系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理论,揭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实现共产主义。在两大对抗阶级存在的阶级社会,劳动价值理论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为建立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后,经过对资本主义的改造,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逐步得到承认。在政策方面经过了“限制→引导→鼓励→保护”的过程;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经过了“非法→配角→主角”的过程。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指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当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相应的条款:“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公开承认并鼓励个体经济,但其地位仅仅是“补充”。这时,对私营经济还没有公开承认。

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私营经济有了论述,由于其存在雇佣劳动关系,因此其地位也是“补充”。党的十三大指出:“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1997年是一个转折,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7年,经历了近20年时间,非公有制经济终于摆脱处于补充地位的处境,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上述提法被写进宪法。

党的十九大指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从上述非公有制经济的进程可以看出,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的三大问题都基本解决。一是理论上,确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统一体,而不是对立面。二是法律上,确定私人财产权不受侵犯。三是经营上,确定非公有制经济未禁即入,几乎所有领域都可以进入。

但是,目前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就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地位。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而非公有制经济人员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劳动者是社会主义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他们没有雇佣劳动关系,是劳动的贡献者。建设者还不能完全看成社会主义的主人,他们只是对社会主义有重要贡献的群体。他们存在雇佣劳动关系,存在非劳动收入。

劳动者与建设者的区别,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仍然感到低人一等。尽管财富增长很快,有财大气粗之感,但仍觉得社会地位不尽如人意。

二、用发展观看待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有人认为,劳动在当代社会遇到困惑,是因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有片面性。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马克思关于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论断仍然没有过时。但是,我们不能用劳动价值理论的具体条文来解读一百多年后的现实生活,这样会产生偏差和严重后果,如消灭私营经济,限制个体经济。那么,什么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原意呢?

(一)劳动价值理论是特定时代、特定地点、特定方式的特定理论

马克思以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为研究对象,集中反映工人阶级的劳动现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中。1867年《资本论》第一版出版时,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是资本主义处于上升的时期。他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1]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

当时的英国是什么状况呢?英国是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国家,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曾经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研究英国具有典型意义。

从世界范围看,封建主义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最早产生的地区是西欧。马克思说,“虽然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十六世纪才开始的”。[2]尽管英国不是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英国的资本主义革命夺取了政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封建主义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英国在19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完成工业革命,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产量迅速增加,国内市场已容纳不了这些产品,国内的原料也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英国充分利用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一方面从世界各地大量购进生产所需的原料,另一方面又向世界各地大量推销产品。正是这种大进大出,使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从当时看,研究劳动关系,肯定要研究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最为成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英国的商品经济又更为成熟,具有代表性。马克思采取的是典型分析方式。

(二)马克思采取高度抽象的分析方法,以寻求劳动与价值的关系

社会科学有时也要像自然科学一样,采取试验室式的分析方式,以去掉枝枝叶叶,突显事物的主流,还原事物的本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采取了这样的方法。马克思的《资本论》篇幅虽然非常庞大,但主要内容是劳动价值理论。为了突出分析这些问题,马克思采取了抽象分析方法,舍去了一些非本质的东西。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2]

马克思的分析次序是这样: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量→必要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尽管马克思提出了许多概念,做了许多分析推理。但目的很清楚,就是劳动与价值是什么关系,价值由谁创造。

为了找到事物的本质,先从商品入手。商品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物品,但它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几乎所有的劳动关系都包含在商品中。所有商品都有两个因素,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所体现的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商品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的价值量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分析发现了商品二因素,进而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不同质的劳动,它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抽去不同形态的劳动,最后留下的同质的劳动,如缝和织都是有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又可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自乘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从商品、价值、劳动的分析中,马克思最后得出如下结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2]

(三)马克思主要分析生产关系,最终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本质关系

从书名和字面上看,很容易把《资本论》当成一部普通的经济学著作。如《资本论》的第一篇第一章是“商品和货币”,似乎与其他经济学著作论述商品和货币别无两样。但是我们再往下读,就会发现不一样了。到第二篇,马克思研究“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篇研究“剩余价值”。很明显,马克思主要是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工人是如何劳动,资本家是如何剥削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称为政治经济学,“政治”两字已表明其经济学的本质。

马克思之所以从商品开始他的巨著研究,他的著作的第一句话已讲得很清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商品开始。”[2]马克思所指的商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既是有用的物,更重要的是包含了生产关系。马克思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此,在这里要较详细地加以说明”。[2]

货币伴随着商品的出现而出现,本来货币很普通,主要是作为支付手段。但一旦货币成了资本,性质就变了。马克思说:“我们要做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指明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就是说,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这样,货币的谜就会随着消失”。[2]

马克思的《资本论》以抽象推理为主,语句复杂深奥,但有时也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对于货币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用嘲讽的语调说道:“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2]

正因为《资本论》是研究劳动关系,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因此《资本论》深受工人阶级的喜爱。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版序言中说:“《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不仅在德国和瑞士是这样,而且在法国,在荷兰和比利时,在美国,甚至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这样;各地的工人阶级都越来越把这些结论看成是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作的最真切的表述。”[2]

马克思为了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及剥削程度,主要分析了工人的劳动,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马克思也认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2]

三、实现理论劳动与现实劳动的统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一百年后,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央已有了决议:“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3]

(一)从劳动价值观向劳动财富观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虽然仍有不同的社会阶层,但他们的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仍然用劳动价值理论分析劳动,必然产生不符合实际,并引发矛盾的后果。

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价值的来源和剥削的产生,这种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已经过去。当前所需要的是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因此要从劳动创造价值向劳动创造财富转变。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促使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因此,在全民族根本利益一致的条件下,需要强调劳动创造财富。要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公开承认鼓励和保护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公开承认保护个人的财产。

从劳动价值论到劳动财富观,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劳动财富观并不否认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相反,劳动价值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是以调整生产关系为中心,还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是劳动与财富问题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以调整生产关系为中心,财富的增加不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财富的增加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标是增加全社会的财富。因此,以生产力为中心,就是要采用一切生产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中心任务的思想,是劳动财富观的重要理论前提。

(二)从建设者向劳动者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最大变化是从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过渡到统一体。既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那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应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解决从建设者向劳动者的转变,最大的障碍是雇佣劳动关系。按照传统的观点,一旦劳动力成为商品,一旦企业主雇佣了劳动力,剥削关系就产生了。因此,有雇佣就会有剥削,一个有剥削的人,很难将其纳入劳动者。

“剥削”是一个带有鲜明阶级性的名词。马克思通过劳动分析价值,通过价值发现剥削,从而提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抗矛盾。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根本一致后,再提剥削已不合时宜,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和社会不稳定。当然,不提剥削,并不是否认剥削现象的存在。在当前,仍然存在大量不公平问题,而剥削是产生社会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剥削现象的存在,认为存在一个剥削阶级,也不能用剥削来划分社会阶层,分析社会关系。由于剥削是一个特定的名词,它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可以用“非劳动收入”代替“剥削”。

非劳动收入是当前社会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如股票收入、利息收入、房屋出租和买卖收入、赠予收入、遗产收入等。非劳动收入是扩大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有效形成稳定的、比例较大的中等收入阶层。非劳动收入概念排除了“剥削”的阶级对抗关系,属于社会阶层正常的劳动关系。

非劳动收入是全体居民普遍具有的收入,用非劳动收入代替剥削,表明社会各阶层的合法收入和利益的一致,把所有社会阶层统称为劳动者也就有了理论依据。

(三)从制造劳动向创造劳动转变

从总体上看,劳动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一是制造劳动;二是创造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和以后较长时期,机械性的重复劳动较多,属于管理和脑力劳动较少。这一时期属于制造劳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复杂劳动、脑力劳动在许多领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一时期的劳动属于创造劳动。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工厂式的社会化大生产时代,工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马克思用丰富的语言讴歌工人阶级,赞美工人阶级。当社会进入高科技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劳动者的创新劳动。当前形成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实际就是创新劳动的差异。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工厂”。一个10美元的玩具,我们工人的工资只有0.5美分,占商品价值的5%,绝大部分利益被外商拿走。而在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要占商品价值的约70%。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创新将成为继改革之后,引领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化建设,需要改革和创新“双动力”。要崇尚创新、包容失败,人人都要创新、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会创新。大力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塑造自主创新之魂。

(四)从单一劳动向复合劳动转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主要以单一劳动为主。产业大军工人阶级主要是体力劳动者,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分析的主要对象。我国改革开放前,劳动的形式基本为单一劳动。工人、农民以体力劳动为主,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以智力劳动为主。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劳动者的身份被固化,用户口和粮食供应将公民分为城市人和农村人,不能轻易流动。二是就业渠道有限,主要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缺少私营、外资、合资等。三是政策不允许或不鼓励,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被限制。

当前社会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复合劳动的出现。有些体力劳动岗位也要求劳动者有较高学历和创新意识;有些智力劳动岗位要求多元化的智力劳动。特别是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渠道的拓宽,专业技术人员创业越来越多,他们既有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发明专利等,又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是集管理、技术、操作于一身的复合劳动者和复合人才。复合劳动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也是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党的十六大对各类劳动,特别是复杂劳动做了详细论述,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五)从劳动谋生向劳动致富转变

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理论时,他所研究的对象工人是无产者,只能靠出卖自身谋生。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角度和方法很不相同的著作。西方主流经济学撇开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在财产、社会地位、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在一种人人平等、公平竞争的假设下,用一种把工人与物质生产要素相等同的办法,推论出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充满和谐公正的经济体制的结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同,《资本论》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著作。由于《资本论》所论述的问题触犯了主要凭借财产所有权获得收入的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在它诞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国外的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家给了它较高评价,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它主要是采取用沉默来抵制、用批判来否定的态度。

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当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是为全体劳动者共享。因此,劳动仅为谋生的现状将改变。要鼓励人民劳动致富,用辛勤、诚实、守法的劳动获得收入;也要鼓励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其他资产性、财产性收入;还要鼓励人民靠智慧获得智力创新劳动收入。党的十九大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党的主张已经转化为国家法律,将强有力地保护各类劳动和劳动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在中央政治局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推进新时代新境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猜你喜欢
资本论马克思劳动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