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分析

2019-02-20 03:44:32青/
市场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跨国金额案例

黎 青/ 文

2016 年,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金额达到458 亿美元,实现三年持续增长,相比较于2015 年,增长了10.49%。尽管中国企业的并购逐年增加,然而受到外汇管制、文化冲突、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跨境并购的案例数量有所下降,但就单个案例的平均交易额来说中国已经实现了连续五年的增长。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分析

(一)并购对象地区分布分析

从2012 年到2016 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并购交易金额占比都在75%以上。2016 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金额高达235.79 亿美元。从案例数量来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首选是欧洲地区和北美地区,主要是因为欧洲友善的监管环境和发达的经济环境,中国企业可以借助欧美在金融、信息、医疗等方面的优势来提升自身的实力,扩大在国外的市场。

平均交易金额方面,北美并购的金额最高,达到2.81 亿美元/ 案例。并且拉美与加勒比地区以及非洲与中东地区的并购金额也超过2 亿美元/ 案例。与2012 年相比,两地区的增长幅度均超过700%,增长幅度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能在A股市场获取相对高的价格估值,可以给标的企业预估获得相对高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并购扩大市场来提升自身实力。

(二)并购对象所属行业分析

2016 年,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最集中的行业是工业,规模高达94.73 亿美元,其次是信息技术行业,金额达到93.40 亿美元,规模相较于2012 年,增长了374.11%。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获得高科技技术,如美的花292 亿元并购机器人;第二,打开国外市场,如海尔花费56 亿美元并购GE 家电;第三,资源储备,如洛阳钼业花费26.5 亿美元收购铜钴矿项目。由于外汇管制,中国企业对公共事业和房地产的并购相对较少。

从案例数量来看,在2016 年跨国并购中,交易数量最多的是信息技术行业,并且保持4 年持续增长。工业的交易数量相对稳定,医疗健康和信息技术也加大了投入资金,其中工业是中国最为关注的行业。在单个案例平均并购金额方面,公共事业以金额高达5 亿美元/ 案例排在首位,大型国有企业是公共事业并购的主要参与主体。之后依次是能源行业、金融行业与信息技术行业,海外并购的资金分别是3.33 亿美元/ 案例、1.86 亿美元/ 案例与1.61 亿美元/ 案例。

(三)并购主体分析

从并购主体来看,战略投资在并购中占据较大比例,在2016 年,战略投资已经保持5 年的连续增长,金额占据并购总金额的比例达到80.48%,案例数量占据并购比例的80%左右。同年,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的平均交易额都是0.77 亿美元/ 案例,而在2012 年,财务投资的平均交易金额为0.58 亿美元/ 案例,战略投资平均交易金额为0.36 亿美元/ 案例。数据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财务投资的平均交易金额将会低于战略投资的平均金额。

(四)海外并购盈利分析

尽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额保持增长的趋势,但是盈利状况有待改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亏损率达20%,其中亏损最大的交易是2000 年后的能源类收购项目。在过去几年,收购自然资源的平均亏损率达到期初投资的10%。这些交易中的80%在金融危机时亏损达到峰值;剩下的20%交易由于行业波动和市场预估的误差,导致并购出现亏损。在电子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平均亏损率达到期初投资的30%左右,亏损率最高的是专业服务业和零售业,高达期初投资的70%。

2017 年公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7》显示,选取的506 家海外并购企业中,仅有56%的企业实现盈利,18%的企业基本持平,26%的企业暂时亏损。2015 年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表明,52%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基本实现盈利,24%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基本处于持平状态,但是有24%的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盈利企业集中在非洲、南亚、中亚、中东欧地区,投资年限在5 年以上、投资规模均在5000 万美元以上,主要分布在电力、燃气、建筑、信息服务业等行业。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

(一)企业并购实施前的决策风险

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部分企业忽略并购决策的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困难。企业在并购的时候并不从企业自身发展的总目标出发,也不考虑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内外部环境,而是受舆论宣传的影响,仅初步考虑并购带来的利益,盲目进行并购;部分企业看到劣势企业的弱势地位,产生考虑低价买进资产实现企业利益的动机,但是没有考虑到自身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做出错误的并购,陷入低成本扩张的陷阱。

(二)企业并购实施过程中的操作风险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风险和资金财务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是指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由于事先对被并购的企业的资产状况、盈利状况以及公司的具体业务没有详细、深入的了解,并没有发现事先被隐瞒的债务纠纷、诉讼纠纷等问题,导致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陷入陷阱。与此同时,企业在完成海外并购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大部分中国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跨国并购,企业需要大量筹资来完成并购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整合工作。确切地说,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会面临筹资方式的不确定性、汇率的多变性、筹资成本的高增长性等风险。

(三)企业并购后整合过程中的“不协同”风险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后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企业并购利益最大化。整合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第一,管理风险,企业在并购之后,能否协调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管理的水平能否提高,管理的方法、手段是否协调等都将给企业带来管理风险;第二,文化风险,跨国并购是在两国甚至多国之间进行的,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企业不能实现共同的经营理念,形成低效的工作效率,给企业的跨国并购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防范企业海外并购存在风险的对策

(一)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在并购的准备阶段,并购方需要充分了解东道国的政策和金融市场,及时应对将会面临的金融风险。并购方可以通过期权合约、期货合约、远期合约等来降低企业的外汇风险,同时也可以购买相应的保险来降低外汇风险,一旦产生相应的保险损失,保险公司会进行相应的赔偿来减少损失。

(二)改善信息不对称,控制评估风险

并购企业需要尽可能收集较多的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审核评价,充分利用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信息越充分,越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使并购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即企业聘用权威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信息收集、审核、评估,合理判断企业的真实价值。同时,也需要聘用专业的中介机构,让会计师事务所对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证实,也可以通过补偿协议来确定双方责任,降低损失。

(三)制定战略整合计划,减少整合风险

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战略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使之与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一致;充分了解国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聘用第三方权威机构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降低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

在跨国并购的整合过程中,中国企业可以采取风险控制或者风险转换来降低风险,通过风险对冲来降低财务整合风险,人力资源可以进行风险补充来调整,经营风险则可以通过风险规避来降低,管理整合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控制来降低。

四、结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增长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跨国并购多在两国或多国之间进行,并购存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风险,因此防范海外并购的风险极为重要。

猜你喜欢
跨国金额案例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10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立案
上海故事(2016年12期)2016-12-09 16:49:08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
一周资金净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