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晗/ 文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业务类型,它将领导干部作为审计对象,直接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从产生起就具有其他审计类型不具备的独特作用。然而,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特别是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落后于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实践,限制和影响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发挥。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实践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无法对经济决策形成全面认识;评价结果主观性强,缺乏定量分析等。理论研究方面,由于经济决策涉及的影响因素数目庞大、无法穷尽且难以量化,因此以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决策有关的指标数目偏少,或者仅包含定性指标,如张新妍(2017)构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只有决策执行比率、决策损失浪费比率与决策相关;史元和石曰丹(2016)出于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不可量化的特点,将所有影响因素列为定性指标。综合集成法在解决此类开放性复杂问题上具有优越性,有助于形成科学规范的审计评价流程,得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论,因此笔者引入综合集成法对经济决策进行评价。
综合集成法是由钱学森等知名科学家在20 世纪80 年代专门针对开放性复杂巨系统提出的新方法,基本含义是指:人们研究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时,将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和专家判断力相结合,提出经验性假设(判断或猜想),而这些经验性假设不能用严谨的科学方式加以证明,往往是定性的认识,用经验性数据以及众多参数构成的模型对这些定性认识进行定量检测,最终得到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的最佳结论。综合集成法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综合、经验判断与科学理论知识综合、定性综合、定性与定量综合、宏观与微观综合的特点。沈小平(2005)总结综合集成法的问题求解过程,分为定性综合集成得到经验判断、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对经验判断做出验证、最终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的三个步骤。
综合集成法要求吸收多学科专家,从而构成足够复杂的研究主体,来匹配复杂程度较高的研究对象,这一思路有助于解决对重大经济决策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时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从定性到定量的求解过程有助于解决现阶段审计评价过于依赖定性判断缺乏定量分析的问题。
综合集成法的运用实施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需要论证方法的可行性,分析是否是解决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问题的最优方案。本文的可行性分析从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系统的开发性复杂巨系统特性方面展开。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系统具有开放性。审计评价所有的评价数据、信息都来自评价系统之外;经济决策系统本身就是开放的,受外界影响的同时反作用于外界。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系统复杂性较高。一是评价对象多,这是因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二是经济决策审计评价需要关注决策的制定、执行以及效果的全过程;三是经济决策本身复杂程度高,涉及财政、工程、民生、环境等方方面面。
非程序化决策定量评价难度大。非程序化决策是指从未出现或极少出现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确、十分复杂的决策,人们对这类决策的本质知之甚少,其结构也不清楚,其目标、条件参数、影响因素由于人们认知的缺乏和本身的复杂程度,很难进行量化,只能定性描述。
重大经济决策评价目标互相存在矛盾。既有保证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目标、促进决策制定执行合法合规的目标,又有满足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管理要求等方面的目标,为达成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措施会降低与之相关的另一目标的完成度。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综合集成研讨厅可以定义为将所有可能用到的信息、方法综合起来,集中各领域的专家,为重大经济决策进行审计评价而协同工作的集合体,是逻辑意义上的平台组织,包括四个基本体系:专家体系、模型体系、知识体系、信息数据体系。
专家体系包括决策学专家、经济学专家、管理学专家,部分决策类型需要的工程学家、环境学家、计算机专家等。专家库中应记录专家各自的专业、擅长、参与过的具体审计或决策项目,方便在组建专家组时参考。模型体系包括常用的决策评价模型,根据具体经济决策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知识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经验知识,二是科学知识,三是哲学知识,除此之外还包括经济决策审计评价案例库。信息数据体系由各级审计机关自行构建,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人员构成,本地区经济数据、社会数据、环境数据,国家政策等一切可能用到的相关信息。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附图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综合集成研讨厅工作流程图
根据综合集成方法论的问题求解过程,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分为三个阶段,定性综合阶段、定性定量综合集成阶段、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步:定性综合阶段。研讨厅召开会议,确定基本议题,依据前期采集的经济决策相关信息,确定审计重点、评价标准,研讨厅专家对决策评价问题各抒己见,得到定性的评价方案,包括应当评价的内容、各部分评价内容的评价标准、适用的审计评价模型,由此进入定性定量综合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核心是对各领域专家、审计组成员的理论知识、经验判断进行集成,对被审计单位自身、本地区经济发展、国家经济政策的各类信息进行集成,从而达到对决策立体化、多角度、微观宏观相结合的全面分析。
第二步:定性定量综合阶段。根据定性综合阶段对决策的初始描述、制定的审计评价方案、选择的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评价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重点决策的具体评价,二是对重大经济决策情况的总体进行评价。单个决策评价与总体情况评价都包括可以量化和难以量化的指标,例如经济决策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是可以量化的指标,而决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只能进行定性分析。量化指标可以代入模型,定性指标可以采取专家讨论、民意调查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定性定量综合既是指对第一阶段定性判断的定量验证,也是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具体做法。
第三步: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阶段。这一阶段是审计结论的逼近与收敛,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科学全面评价,从而达到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进行制约与监督的战略目标,给出审计报告,最终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方案的综合过程是对单个经济决策评价与总体情况评价的统筹与协调。
本文分析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系统的开放性复杂巨系统特征,对综合集成审计评价研讨厅的基本体系、工作流程进行阐述,最终依照综合集成法定性综合→定性与定量综合→定性到定量综合的思路提出了评价程序。但对具体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还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将综合集成审计评价方法在实践中运用,才能验证其可操作性以及与现行评价方法相比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