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华,孙海英
(临沂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大学生的培育工作,将国家的前途命运寄希望于青年大学生。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专门作出指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给予文化育人以崭新的定位,也给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根本遵循。
令人感到揪心的是,近年来,当代大学生在人格塑造、道德养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差强人意之处,具体变现为:荣辱混淆、自立意识薄弱、心理健康状况欠佳、沉溺网络、违法犯罪等等[3],这既给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危机和隐患,也给全社会,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警示和任务,那就是必须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育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总体上是好的,“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但调查报告与媒体的报道无不证实着让人痛心而又必须直面的现实:当代大学生人格培育上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伴随着生理、心理的日渐成熟,他们步入了人生的新阶段,在其人格上也呈现出独特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但又易于偏激冲动而沉溺网络、游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完善、成熟但又易于跟风盲从而陷入迷茫、沮丧;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相对充裕的时间但又自律性差而易于虚度时光、懊恼苦闷;渴望为梦想而搏但又单纯率性而易于受骗上当、患得患失;丰满的职业追求与骨感的现实、亲人的期盼与自己的意愿相悖、失恋等诸多问题交织而易于沮丧消沉、蹉跎时光。同时,伴随着“95后”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95后”特有的某些不好的习惯或习气,比如较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换位思考的行为习惯缺失或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育、完善;多年来为高考备战而养成的“唯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标准;多元化的文化思潮激荡以及社会制度尚不完善而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等等,都给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带来困惑与挑战。
一方面,人格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难以制定相对精细的、易于量度的指标,因此,高校在当代大学生人格培育上往往束手束脚,总体上仍处于不断地探索阶段,工作中某些工作不到位、越位的情况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反革命集团对红色经典等红色文化的生硬乃至错误的解读,致使部分高校领导层依旧忽视甚至歧视红色文化。此外,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才识轻德育的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高校在大学生人格培育上的措施与工作。凡此种种,在当代大学生人格培育的资源与举措选择上,在部分高校红色文化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的尴尬境地,不但使得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难以施展,而且往往还容易给大学生在人格塑造上带来不小的困惑与障碍。
近年来,形式多样的“抗战神剧”热播、对英模人物版本多样的“戏说”、段子层出不穷,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综合利用网络、新闻媒体、微信等手段对国家领导人、党员干部、英模、劳模等持续不断的进行妖魔化宣传、诋毁,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人生观、历史观等方面的塑造造成恶劣的影响,给媒体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及高校的人才培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上述种种无不呼唤着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育、红色文化研究和传承等问题。
文化是道德的滋养源泉,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育人的价值,特别强调“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这里的革命文化即红色文化,它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从构成上看,主要包括物态的红色文化、制度形态的红色文化、行为形态的文化和心态的红色文化,其中心态的红色文化是其精髓和灵魂,比如享誉中外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内的革命精神是心态的红色文化的精髓所在[4]。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它扎根于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志士仁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份子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质,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改革创新文化赖以形成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来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因子。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特质和丰富内涵使得它理所当然的可以,也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培育的优质资源。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
打铁还要自身硬,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首先必须正本清源,清除当前社会上对红色文化的误读和歪曲。其一,加快立法、加大执法力度,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红色文化的地位和尊严。其二,国家新闻出版及广电总局及其下属部门对战争题材,尤其是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加大审查力度,禁止类似手撕鬼子、裤裆藏手榴弹等抗战神剧及伪历史剧公开发行,规范演职人员的职业操守,鼓励生产和制造健康、向上的影视节目,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传承、弘扬红色经典,维护红色文化的地位和形象。其三,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剧团等部门深挖红色文化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功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引导人塑造人的功能,创作传播更多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红色文化精品。既要传承红色文化,更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创造当代优秀红色文化,创努力打造更多红色文化品牌,努力生产更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将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人格培育之中,推动并加快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的任务和要求,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指标。这就要:
1)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育人目标和课程改革
以红色文化特质引领高校的育人工作,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体育、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及创新创业课程之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有效提升红色文化育人效果。同时,推进课程改革,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体系,构建节假日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和工厂,聆听、搜集革命老人的红色故事,亲身体验先辈们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心境与胆识,参与红色遗迹的维护和修缮,主持或参与红色网站的制作与维护,从而充分挖掘、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独特优势,为当代大学生启迪心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升华境界助力。
2)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
红色文化本质上就是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取得的精神成果。因此,遵照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就是将红色文化纳入“三进”之中,依托形象、生动的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推进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学生党员、团员教育培训,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理念信念,崇尚荣誉责任,健全人格品德,增强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创业意识、奉献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高效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大学生的心田,顺利地实现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
3)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这就要高校充分利用校报、社团、互联网、党课团课、军训、红色影院、校史馆等形式和手段,同时,引入社会资源合力打造红色文化运动项目、竞技比赛、文艺精品,积极营造充满活力、彰显红色文化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感悟经典、陶冶情操、培育人格创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职员工,尤其是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纵观国内外的教育发展史,其中不乏此类事例。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与功能,要求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必须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在对待红色文化的态度上,必须首先做到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学习中践行红色精神,养成心智成熟、品行高雅、人格健康的人格特质,做当代大学生人格养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