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纪录片《生门》的视听语言分析

2019-02-20 03:06强亚铣
视听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镜头纪录片产妇

□ 强亚铣

医疗纪录片《生门》以医院产科的新生作为主题,讲述了40位产妇的生产故事。该纪录片通过对视听语言要素的合理运用,将产房这个特殊的场景记录在镜头之下,展现了孕妈妈们的“新生”与“死亡”。《生门》中的视听语言更真实地呈现了家庭伦理、医患关系,并以艺术化的表达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

一、医疗纪录片《生门》的视觉语言分析

视觉语言是指影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主要包括画面构图、镜头运动、色彩、拍摄角度、景别等表达方式。①医疗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纪录片类型,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国内首部医疗纪录片《医》于2014年在凤凰网上线,第一次真实反映了医生这个群体的工作环境与生存状态。医疗纪录片的画面与叙事要求很高,要注重艺术化的表达,保证可观赏性,更要客观记录医生与病患的现状。所以在镜头运动、拍摄角度以及景别的处理上都有不少的挑战。

(一)镜头运动。长镜头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拍摄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②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呈现出真实的画面,是一种特殊的纪实风格。医疗纪录片《生门》的开场便是一个长镜头,摄像机穿过医院狭长的走廊,忙碌的护士、拥挤的病人、走廊里的病床等都随着镜头的移动缓缓呈现在屏幕上。镜头从走廊进入病房,最后延伸到窗外,出现“生门”二字。这个长镜头一共持续了30秒,记录了产区病房中医生、病人以及家属的状态,带给观众真实感、现场感与参与感,长镜头具有的时空特性能够呈现出时间与空间的完整,将现场画面与声音完全地记录,在片头的长镜头中,走廊里的声音、婴儿的哭声也伴随着画面展示出来,拍出了产房生活的原汁原味。

平行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切分组合镜头、场面以及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③医疗纪录片《生门》中有大量的镜头切换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比如产妇夏锦菊在产子后的场景,病房里与病房外来回跳跃的平行剪辑:夏锦菊在病房里命悬一线,夏锦菊刚出生的孩子被护士悉心照料,夏锦菊的父亲在病房外焦急等候这三个镜头来回切换。这种平行蒙太奇真实再现了那一刻产房内外的场景,加强了影片的节奏,相互烘托形成对比,让观众体会到母亲在死亡边缘徘徊,而另一边则迎来新生。

(二)拍摄角度与视角。医疗纪录片《生门》中运用了大量的俯拍镜头,探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拍摄空间限制。医院病房、产房手术室等空间都较为狭窄,为了更好地呈现病房内的全景,只能用俯拍镜头来拍摄。其次,俯拍镜头也是换了角度来观察世界,将观众从一般的平行视角中解放出来,在《生门》中,俯拍镜头就像上帝在观望着人类的生活,将观众代入真实的场景与情感中去。

医疗纪录片最重要的内核就是“真”,不允许有任何捏造的“事实”,第三人称视角就是采用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纪录片《生门》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镜头跟随着医生查房,在一旁记录医生、产妇、家属的表情与行为;手术室中,镜头中的医生正在紧张地抢救病人,而镜头在背后冷静地跟随拍摄,并在后期剪辑中让观众和摄像机保持统一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将观众代入镜头,身临其境般地去感受现场最真实的情况,为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了一个旁观者角度,去观察、去反思。

(三)景别处理。特写镜头也是由导演格里菲斯等人创造的,用来拍摄人物的面部、人体的局部以及物体的细节等。纪录片《生门》中经常运用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以及细节。例如手术台上的产妇听见新生儿的啼哭激动地流下泪水时,对脸部的特写;医生在手术时拧干止血绷带,对沾满血液的手部的特写;紧张的手术中医生皱起眉头十分担忧,对面部表情的特写等。特写镜头的运用能很好地积累情绪,推动剧情发展,对动作或者细节的强调也能提升该事物在影片中的意义。

二、医疗纪录片《生门》的听觉语言分析

纪录片的听觉语言一般分为客观声音与主观声音,前者是指在拍摄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客观存在的声音,如人物同期声、自然声响等,能够证明纪录片的真实性,是画面镜头的延伸,也是时空同一的佐证。后者是指纪录片在后期剪辑过程中人为添加的声音,如旁白解说词、背景音乐以及模拟音效等,起到烘托、渲染、加强的效果。④不论是客观声音还是主观声音,都要在保证纪录片真实性的同时兼顾艺术性表达的效果。

(一)同期声的使用。同期声是指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记录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声音。在纪录片的众多视听元素中,同期声与画面的紧密关系使得它成为反映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元素。⑤医疗纪录片《生门》从始至终都采用同期声的方式来拍摄,并没有旁白解说的声音,而另一部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则大量运用了旁白解说的声音。例如纪录片《人间世》中第一集“救命”中,片头一开始便是旁白,以“我”这个第一人称来解说画面内容。同样是紧急救援的场景,纪录片《生门》却采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方式。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同期声能真实客观地记录当下发生的事实,不用旁白解说的声音去过多引导,让观众看到画面、听到声音的同时自行判断;二是因为医疗纪录片《生门》的特殊性,片中有很多鲜血淋漓的生育场景,其中有产妇痛苦的叫喊、医生焦急的劝说、婴儿稚嫩的啼哭等,同期声能够向观众提供真实的、强烈的、客观的、鲜活的画面,完整展示事件发展的过程。

(二)背景音乐的运用。纪录片中对音乐的合理运用,除了更好地表现真实外,更能起到引导观众的情绪、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等作用,合理运用音乐也能弥补画面和现场音响的不足。⑥

在纪录片《生门》中,伴随着产妇李双双的孩子出生,插曲《妈妈爱你》缓缓传出:“宝贝亲亲,你此刻终于降临,静静聆听,微若心跳频率,呵护着你,抚摸小小的身躯,捧在手心,拥有着你。”就像母亲在孩子耳边低吟浅唱,既欢迎孩子的到来,又带着一丝忧虑,巧妙地借助音乐来渲染气氛,催生观众情绪,引起共鸣。在纪录片的最后,轻快的音乐响起,画面中夏锦菊出院,曾宪春来接双胞胎回家,大家都满面笑容。

轻快的乐曲让画面更加活泼生动,舒缓哀叹的曲调让画面显得更加沉重。不同的背景音乐风格对画面的剪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将这场“生育战争”刻画得更加深入人心。

三、医疗纪录片《生门》的视听语言特点

(一)真实记录与人文关怀。纪录片《生门》运用长镜头完整地记录某一时空场景中的画面,运用平行蒙太奇再现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场域下的情节线索,运用俯拍镜头跳出平行视角来观察,运用特写镜头将真实的表情与细节一一展现,运用同期声记录下产妇的痛苦与喜悦,这些视听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为“生育之战”拼尽全力、竭尽所能的产妇与医生们。《生门》以真实呈现和平行叙事的手法,将镜头背后的家庭矛盾与深刻的社会问题都展示在屏幕之上,彰显了人文关怀。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医生特鲁多的名言。《生门》运用视听语言让镜头去接近医患之间最本真的状态,带给观众最大限度的真实。

(二)合理渲染与促进反思。纪录片《生门》中常常运用大量的场景来描述产妇的艰难状况,对后续的救援与生产进行铺垫。其创作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关注“生产”这个现实题材,构建“新生”与“死亡”的话题,加深公众对生命的敬畏;二是肩负社会责任,还原医疗行业的真实状况,促进社会对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反思:到底是医生态度不好,还是病人要求过分?是病人太多,还是医疗资源的短缺造成这样的局面?

四、结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录片题材,医疗纪录片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相较于西方的优质医疗纪录片,中国的医疗纪录片还在起步阶段。《生门》与《人间世》都是优秀的作品,但与美国的《波士顿医疗组》相比,在视听语言的表现上还有差距,希望能多学习借鉴。

注释:

①④吴涛.生态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②单艳秀.长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与发展[J].现代视听,2012(2):51-54.

③李铭,廖芳.试论蒙太奇手法的类型[J].电影文学,2008(17):25.

⑤刘敏.浅论纪录片中同期声的应用[J].电影评介,2010(17):9-14.

⑥何贤德.纪录片中音乐的魅力与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129-130.

猜你喜欢
长镜头纪录片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开化长镜头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毕赣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定档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浅谈实验影像中长镜头的运用与表现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