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体时代基层广电新闻的创新发展

2019-02-20 03:06陈瑞志
视听 2019年2期
关键词:广电群众基层

□ 陈瑞志

融媒体时代,创新才能创造生命力,创新意味着千变万化,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新闻往往是基层广播电视的立台之本,创新既是基层广播电视新闻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生存法宝,也是基层广播电视适应社会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基层广电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必须要创新新闻制作。

一、广电新闻的现状

近年来,各县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对称等原因,以及新兴媒介的出现,造成全国县级广电普遍存在人员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缓慢、广告收入锐减、自我造血困难和财政输血不足等问题,对基层广电新闻的制播能力和节目质量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拥有数十万乃至百万以上不同居民的各县级区域,是上级打通舆论引导“最后一公里”的“神经末梢”,而县级广电普遍是基层最主要的媒介平台,是构架基层党委、政府和群众信息沟通的桥梁,无论如何都具有存在意义和发展空间。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介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召唤,也是百姓对新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加快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要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要求2020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其中2018年先行启动建设600个。广电无疑在这一轮聚焦县级主流媒体转型升级的改革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主导作用。国家对发展县级广电的重视,以及社会对县级广电存在价值的认可,让我们有理由对县级广电今后的发展情况保持乐观态度。为此,我们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在新闻领域开辟出新天地。

二、创新思想观念,增强新闻创作能力

(一)广电新闻的创作观念要创新

由于基层广电的频道少,栏目也少,会议和领导日常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就几乎占满了新闻栏目的板块,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却很少。为此,基层广播电视新闻创作观念要转变,不要只围着领导转,要围绕不同时期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去做,做到“三贴近”,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升群众对基层广播电视新闻的关注度。

1.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努力工作,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2.要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宣传的方向要正确,要从“三贴近”的要求出发,坚持“走转改”,多为老百姓服务。

3.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一定要把好有偿新闻防控关,防止个人谋私利,影响新闻质量。

4.要树立正确的品牌观。要努力打造有相当影响力的品牌栏目,根据自身的优点、特点,选好主持人、记者、编辑,充实新闻栏目队伍。

5.要树立正确的效益观。科学发展要落实到广电新闻中去,通过提升收视率来争取更大效益,从而促进广电新闻良性持续发展。

6.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防止以报道谋私利,即帮助亲戚、朋友、企业做一些人情新闻、虚假新闻,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报道。

(二)广电新闻的选题要创新

选题是新闻的第一环节,决定着整条新闻的价值,吸引群众的眼球,选题很关键。广电新闻选题创新要注重表扬性与批评性相结合。要报喜也要报忧,报道中要实事求是,典型要树立起来,通过正面宣传,提高典型效益,推动社会发展;批评性要体现正确的立场,不添乱,对事不对人,批评要有法律和政策依据,追求正面的协调,要恨之也切、爱之也切,有量有度,目的是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注重新闻性与知识性相结合。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多了解和懂得各方面的知识,使报道除了收视率,还让观众增长知识。要注重广泛性与权威性相结合。既要注重内容涉及面广、范围大、很普遍的东西,使观众一目了然;同时也要注重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让观众对结果不产生怀疑,体现出主流媒体的权威。要注重喉舌性与贴近性相结合。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需,用他们的语言,写他们的身边人、身边事,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

(三)广电新闻的形式要创新

一个好的新闻点,要想在同类、同质化的新闻中脱颖而出,必须想方设法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创新报道形式是为了让新闻更具可视性,那就需要记者和编辑注意提高新闻的敏锐性,善于洞察和发觉新闻实质,将隐蔽的、单调的,让人感觉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新闻信息,经过分析和思考,将其转化成清晰、可感、生动鲜活的事实,使观众能够一目了然。在具体的新闻采访报道实践中,新闻标题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创新报道形式的重要方式,譬如适当运用修辞等方法,就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容易吸引观众目光。创新报道形式要注意避免高大全和模式化,使新闻报道更加可信、可亲、可感;要注重人的需求,多从平民的视角去想、去深挖,突出个性色彩;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将人的本性、亲情、不足等得体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深受观众的欢迎。

形式影响内容,形式决定内容。要通过打造不同的形式,提升内容的质量。主要是要实现新闻现场直播式,增强节目的传播速度;要实现新闻编排组合式,多方面内容融合在一起,反映一个主题;要实现新闻播出滚动式,增加节目的播出次数;要实现新闻播放口语式,突出记者的现场作用,淡化播音员的作用,用记者的现场出境,增强新闻的现场效果。

三、加强媒体融合,拓宽新闻传播渠道

好的新闻,也需要有好的传播渠道。我们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创作能力,做出了质量好、可视性高的优秀新闻节目,当然也要依靠全方位、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来传播。传统媒体的广电由于自身线性传播、不留痕迹等特点,存在转瞬即逝、不易保存、信息选择性差等劣势,而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和诸多优势,是传统广电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提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县域内媒体资源,建立起内容丰富、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现代媒体传播体系。县级广电要高度重视新闻传播创新,立足于公众传播全覆盖的创新,切实打破旧有的单一的新闻传播观念,积极主动地拥抱互联网,加强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充分利用和汲取新兴媒介优势资源,取长补短,将更多具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及时采集到手,发布到自己的平台上,真正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也要拓宽新闻传播渠道,将自己的新闻信息也发布到各媒体上,迅速吸引更多受众,形成“五个手指一个拳头”的传播态势。

四、结语

目前正处于“互联网+”大发展时代,媒体融合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各种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受众已不单单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参与者和评论者,这对基层广电新闻事业既是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基层广电新闻单位要自我革命,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强媒体融合,主动拥抱新媒体,提高自身节目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广电新闻从业人员也要自我革新,增强素质,在新闻的创作观念、选题、形式等方面自我创新;同时也要进一步学习新媒体的新技术新知识,努力做一名全能的媒体人,创造出更多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闻节目,吸引受众视线,赢得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广电群众基层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