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的涵义辨析*

2019-02-20 00:47陈丛兰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哲学

陈丛兰

(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21)

哲学、社会科学涉及除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外众多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和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

关于哲学与社会科学各自的内涵、特征、功能等问题,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已有研究,文献[1-2]从如何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路径思考出发,探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开放性、意识形态性等特征。文献[3-4]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出发,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主张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具有的民族性、人民性等特征。文献[5-6]从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的角度出发,指出其中所蕴含的服务社会、丰富生命等属性。这些成果整体主要是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内涵、属性、功能等方面给予的阐析。然而,哲学与社会科学实际上有着比较明确的学科边界,对两者的异同问题,学界并未做出系统的辨析。当代中国,正步入一个“文化中国”的新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难以自立自强,而任何事业如果缺少了文化的支撑难以持续长久,哲学社会科学在铸造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提振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亟需繁荣与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然而,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必须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关系与价值等问题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因此,本文以语义、内涵的分析比较法,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及其发展,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异同,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提法孰更合理等问题。

1 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

1.1 哲学的涵义及分类

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或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在中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即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智慧。在西方,“哲学”一词来自希腊语Philosophia,由“爱”和“智慧”两个词构成,为“爱智慧”之义。哲学思考源于人类对大自然以及人自身的诧异或惊异,人类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以及人自身构架之奥妙中形成并发展起的认识成果和思维成果即为智慧。对这些认识成果、思维成果的热爱以及不断提升人类认识成果、思维成果的境界和水平即是哲学的原初涵义。创立哲学的希腊人把热爱智慧、追求知识的人都称为哲人,因为知识几乎无处不在,智慧也几乎多在知识的创立、整理和学科化中多有呈现,所以哲学也一度几乎涵盖了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及其成果。这样的哲学观一直到近代才有所改观。

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与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特别是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相继独立,开始了自己专业化、学科化、体系化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并有效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诚如诺埃尔·穆尔和肯尼思·布鲁德合著的《哲学导论》一书中所指出的,“到17世纪为止,物理学仍然被当成哲学的一个分支。我们同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当前大学概况手册上列出的各种学科划入哲学的范畴。这也就是为什么心理学、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生物学、政治学和其他大多数学科的最高学位都是Ph.D,也就是哲学博士”[7]。

当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军事科学等在近代从哲学学科中独立出去,哲学逐渐丧失其所有权和话语权[8]359。近代哲学也在哲学体系的分化中开始了自身体系的建构与思考。在霍布斯看来,哲学应当研究智慧,而爱尔维修则把人的幸福视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对于康德来说,主体的认识能力是哲学的研究对象。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恩格斯指出:“就哲学被看作是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特殊科学来说,黑格尔体系是哲学的最后的最完善的形式”[9]36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思想与学科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包罗万象的“科学的科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哲学是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来的最一般的知识,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问题、重大问题的思考及其所形成的知识,所以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或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关注人生在世的根本问题和重大问题,不断求索天人关系的真谛,人际关系的道理,人我(或曰人己)关系的精义,以及宇宙起源、天地变化、社会进化、文明建构的奥秘。在黑格尔那里,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如同哲学问题不同,人们对哲学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看法。我国现行学科分类是把哲学分为八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科技哲学、宗教学。这其实是按照研究领域来予以划分的。诺埃尔·穆尔和肯尼思·布鲁德合著的《哲学导论》按照哲学研究的问题将其区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关于是或存在的问题,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关于这些问题的哲学分支。第二类是关于知识的问题。认识论(Epistemology)是关注这些问题的哲学分支。第三类是关于价值的问题。研究价值的哲学分支主要有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或伦理学(Ethics),社会哲学(Social Philosophy),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和美学(Aesthetics)等。第四类是有关正确推理的问题,逻辑学(Logic)则是关注此一问题的哲学分支。保罗·沃尔夫著的《哲学是什么》则把哲学区分为认识论、形而上学与心灵哲学、科学哲学、伦理学、社会与政治哲学、艺术哲学、宗教哲学七个分支学科。

1.2 社会科学的涵义及发展

通常来说,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是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相对,是关于社会的系统知识体系。“社会科学”一词,通常认为到十九世纪才开始出现,以往的社会科学研究是包容在哲学体系之中的。虽然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已撰写了《政治学》和《雅典政制》等著作,但这只是部分社会学科的系统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已经积累了有关社会历史研究的大量资料,形成了一些朴素的认识或天才的猜测成果,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某些局部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研究未能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出比较全面的说明和科学的揭示,“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10]14。意识到以往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片面性,马克思把社会科学的研究同唯物主义的基础进行协调,强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社会科学的研究。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为建立完整的社会科学体系奠定了科学理论的基础。19世纪以来,社会科学诸领域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社会科学出现了分化与综合的新趋势,不断涌现出新的学科,如许多分工越来越细的部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各个分支。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通过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运用一系列方法,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造,为人类社会发展掌握规律,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它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狭义的自然界)相区别的一个最根本的特点在于,社会是有人参予的,总是和人及其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故此,也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各种社会科学家虽从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有关人类的一切问题,但其想寻求了解的,最终还是在人。他们在研究的对象和目标上,是特殊而同归的。而人及其活动又总是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说明各种社会现象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某种不可重复的个性。比起自然科学求取真理和发现规律而言,社会科学在求取真理和发现规律方面要更加困难,因为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矛盾性。惟其如此,提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才显得更加重要。

2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人类早期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其中有关于研究社会的科学,研究自然的科学等。社会科学从哲学母体中独立出来之后,与哲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1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1) 在研究对象上,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本质及一般规律。社会科学把人和人事组成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不是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虽然哲学史上关于哲学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少可以确定一点的是,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其探讨的对象,整个世界主要由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构成,哲学就用其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最具普遍性的理论来把握它们的本质、规律和方法,形成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的认识内容。理论化和系统化为哲学认识的根本特点。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包括社会的内在本质、规律、机制、运行、结构以及关于社会的组织、制度、管理和调控等问题。人类社会的纷繁复杂造成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也丰富而复杂,涵盖了经济、政治、行政、军事、法律、教育、管理、公共关系、新闻传播、民族和民俗等领域。整体性、经验性和规范性为社会科学认识的根本特征。

2) 在研究方法上,哲学研究主要采取逻辑的、辩证的和批判的等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则多采取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哲学认识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要求以理性的分析、直觉的把握方法为工具,对直觉到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形成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从而达到对客观事物前后一贯、条理分明的认识。哲学的方法本质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纯思辨运动,它既属于哲学方法论范畴,也被独立为一门专门学科,即研究人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的思维科学。同时,由于哲学总是以思想为研究对象,是对思想的思想,即反思,批判成为自康德以来哲学的重要思维方法。逻辑性、思辨性和批判性是哲学方法的根本特点。社会具有一定客观性、经验性和稳定性,使得社会科学在描述经验现象和社会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大量使用自然科学的(主要是数学的)方法,如观察、实验、测量、统计,以保证所搜集材料的客观性、准确性。但也逐渐发展出一些自己的特殊方法,如模态分析、范式理论和结构功能法。不管怎样,社会科学研究都重在以定量的、归纳的、公理化的方法对社会现象及其运动规律进行相对准确的反映。

3) 在研究目的与成果评价上,哲学研究致力于人自身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之道,其成果具有超功利的价值。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旨在探求社会运动规律、改造社会现实以建构一个合理的社会,成果评价具有功利性特点。西方哲学自苏格拉底以来,中国哲学自先秦诸子起,都把“人”作为研究的核心,着眼于认识自己和为自己建构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因此,虽然哲学追求真的价值,善和美却为其终极关怀,成果主要是对人文世界展开的价值性、精神性的表征和建构,以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为目标。所以,对哲学成果的评价不能以“有用”或“无用”为标准,而应该取决主体和精神维度,采用一种超功利的标准。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成果具有不同于日常语言的语义精确性、语词的单一性,成果通常采用公理化、形式化和定量化的方式展现社会之“真”。因此,对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以是否提供决策咨询、调节社会运行、提高管理效益、制度的文明化、协调社会关系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前提,以“有用”还是“无用”、“有效”还是“无效”为评价成果价值大小的根本标准。

综上可知,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存在意义的综合科学,是包含“经验总结”、“理论反省”和“理念追求”的真善美之学,“理念的追求”是其核心范畴。它包括本体论(形而上学)、认识论、价值论和逻辑学等研究范畴。而社会科学在知识生产模式、研究方法、结果评定等方面是更倾向于经验描述和理论建构、追求客观与实用的科学。

2.2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除了社会科学是从哲学母体中独立出来并以哲学为指导外,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哲学在宏观上指导与引领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探讨具有最高意义的普遍性问题,表达人类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就此从理论与方法层面指导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但哲学并非独立于各门社会科学。从真理的维度来看,哲学的真理性不能完全依靠严密的思辨逻辑推理出来,而必须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客观成果为基础,由此才能指导各门社会科学的实践,并为其提供真理的辩护。这也是为什么近现代以来科技的每一次革命,总会引起哲学观念的根本变革,继而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从价值的维度来看,哲学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善美的支持与价值的引导,以避免社会科学的过度实证化、理性化所带来的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毁灭,在科学与人文、实然与应然之间建立起一种价值的、超越的维度,使社会科学的发展能真正促进社会的持续进步和人类福祉的实现。

2) 社会科学不只是作为哲学的基础、原材料而存在,其自身也有一个哲学性的发展。当社会科学运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指导各种社会实践,反思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时,社会科学就开始出现哲学性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现当代才涌现出大量的交叉学科,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语言哲学、法律哲学、教育哲学,等,这些学科在其发展初期往往依附于一般的哲学研究,所研究的问题也可以看成一般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各个特定领域的具体展开,但随着研究问题的不断扩展或转移,理论系统的不断创造和重建,重要理论成果的不断积累与改造,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或调整等等,这些分支学科逐渐从一般哲学中分离出来,或者成为本领域的理论性学科,或者独立为一门专门学科。就此也引发了学界关于哲学与这些具体哲学究竟是“转向”还是“取代”的分歧,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

3) 哲学与社会科学都把构成社会的人、和人所构造的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哲学与社会科学都致力于探索人和人类社会的本质、规律,致力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福祉和心灵的丰富。所以,“理念的追求”应该是两者的共同研究维度。对此,哲学自不必言,而社会科学如果剥离“理念追求”的向度,只有纯粹的理论建构和经验的描述,就必然会沦为工具理性主义。正是出于这一层面的思考,以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是合理的,但是不够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应该是一种直接理解或投入理解。而批判主义社会科学强调“最好把社会科学看作是批判思维的形式。在它关注精确事实的范围内,存在历史的事实。关于现在和未来的事实的主张无法回避地与价值联结在一起。因此,社会科学就像它是科学的一样是哲学的和历史的”[11]180。所以,尽管社会科学研究大量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但也采纳了演绎的、定性的和批判主义等哲学方法。

总之,哲学与各门社会科学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因为社会取决于人,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包括心理生理过程,社会本身就是充满人文意蕴、价值追求的共同体。所以,两者应该相互凭依、彼此借鉴和相得益彰。

3 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用法的价值甄别

在当代的学术研究中,“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个概念经常混用,学术界、学术管理部门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既有一定的重合性,也有一定的区别性。“哲学社会科学”凸显了哲学不同于社会科学的整体性功能以及哲学智慧的地位,“人文社会科学”则只把哲学视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凸显的是传统文史哲学科的人文性。比较而言,用“哲学社会科学”比用“人文社会科学”更具合理性,也更符合我国学科的分类及其历史发展传统。

3.1 人文科学的本质内涵

“人文科学”源自拉丁文“Humanitas”,为“人性”“教养”之义,源自西塞罗的培养雄辩家之教育纲领,中世纪时转变成基督教的基础教育,内容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迨及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出广狭两义,前者指与神学相对的、以世俗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有语法、修辞、诗学、史学与道德学,后者指对古希腊语、拉丁语研究与古典文学的研究。19世纪以来,人文科学作为独立的知识领域与自然科学相区别,泛指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3.2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既有交叉重叠的部分,也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比较而言,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意识、情感和价值等精神文化内容,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客观的人类社会。人文科学常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其涵覆的学科内容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伦理学、文化学、宗教学等;社会科学则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社会现象,涵属的学科主要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等。

现代一些学者为了凸显人文科学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基于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科学日趋边缘化的现实窘境,强调人文科学不同于社会科学,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或拯救人文科学。然而,本质上看,“人”与“社会”具有同一性,尽管理论层面上可以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加以区分,但在实际中,则不可能做出严格的分割。“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及其特征,而人文科学从其实质上讲又都是社会性的,不可能从社会生活中抽离开来。故此而言,广义的社会科学是包含了除哲学以外的人文科学的。而偏重于人类精神生活或意义探讨的人文科学则又很难完全含括社会科学。所以,作为传统人文科学的诸多学科既可以在哲学学科中得以更好地生存发展,也可以在广义社会科学的天地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

3.3 “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提法的商榷

鉴于一些学者为了凸显人文科学主张用“人文社会科学”取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在经过了上述梳理和考证的基础上,可以判断,用“哲学社会科学”的提法比用“人文社会科学”更具价值合理性,也更符合人类学术发展的历史实际。

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已经是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提法。在我国自1955年正式提出,并在中国科学院设立“哲学社会科学部”,迄今我国学术管理部门亦是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在省市一级还专门设有“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而“人文社会科学”只是现代西方关于学科划分的一种意见或标准。一些学者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学术共同体共同认可的一种意见或标准,并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政治干预学术的一种称谓。其实,这一看法含有相当的武断性,是值得斟酌甚至可以批评的。

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种提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待“哲学”的认识和态度。前者凸显了哲学的地位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性价值,后者则将哲学涵容于人文科学之中。其实,哲学既是人文学科又不完全是人文学科。哲学在历史上曾经是“科学的科学”或被当作“科学之王”来看待的,即便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继独立之后,哲学依然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人们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探讨的是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重大问题和根本问题。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指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一样。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12]11。人文科学在历史上曾经是哲学的一部分,从哲学学科中分离出来以后也依然需要哲学智慧和方法论的指导,它没有能力也无法涵盖“哲学”。一般人所强调的人文科学简单地说即是“文史哲”。“文史哲”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是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整体上说,“文史”是包含不了“哲”的,而“哲”却可以指导和影响“文史”。所以,用“人文社会科学”称谓的最大纰漏或不科学之处在于遮蔽和忽视了哲学,而用“哲学社会科学”因为凸显哲学势必为“人文科学”开辟通途。

4 结 语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的一个重要科学系统。相比社会科学,哲学由于其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以逻辑的、思辨的和批判的等方法,审视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的本质、结构、功能等,致力于解决人自身的问题。宏观上起着指导与引领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作用。近现代以来,人们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心路历程,而中国在“经济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也曾忽略对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维度的思考与建设。今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锻造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民族的精神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正是基于此,本文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功能展开辨析,厘清两者的学科边界,确证哲学的指导性价值意识,以此为繁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观念基础。

猜你喜欢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在“实践”中研究人
浅谈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抓好四个渗透,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社会科学总论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