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
这是1999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骇客帝国》的著名台词。相信很多人不会忘记,在那个互联网和手机还不发达的年代,片中所呈现的哲学思辨和视觉奇观带来的双重震撼。
电影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你愿意吃下蓝色药丸继续过虚拟的美好生活,还是吃下红色药丸回到真实世界。
现实20年过去,“真实的荒漠”似乎并不存在,“虚拟的美好生活”却越来越逼真。以社交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渗透人类生活,“一块屏幕”正在改变未来教育……
无论是商业宣传还是科学研究,似乎都在预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但是,关于真实生活的叩问并不会结束。
在本期封面故事《知识?付费?》中,我们试图拨开这个以在线学习为基础的“大众教育”迷雾,回到一个更古老的问题:什么是知识?何谓真知识?
在本期论坛《网络时代,如何进行爱国教育》中,通过对资中筠、汪丁丁、彭晓光等人不同观点的梳理,同样回到一个老问题:什么是国家?何谓真爱国?
在过去二十年教育改革中,人们不断追寻着类似的问题:什么是教育?何谓真教育?以及由此引发的无数争论。传统和现代,中学和西学,应试和素质,智育和德育,儿童本位和成人本位……在互联网上,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交锋。
但是,教育到此为止了吗?教育是必须以一元真理的形式呈现,还是真的可以多元共存?回头来,人们可能会发现,在新媒体、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当一切“权威”消解后,“观念市场”本身成了虚假繁荣的泡沫。
人们隐藏于网络之后、观念之后,只需轻敲键盘,就可快速发出一段“真相”“内幕”“深度好文”,乃至展示一场不流血的“正义”。原来每个人活在自己的视界和圈子中是否就是“虚拟的美好生活”。
遗憾的是,现实不会有一颗蓝色药丸或红色药丸给我们明确的选择。
在这个新年的1月,本刊记者为筹备3月、4月的选题,在四川、重庆等地的不同城市和乡村辗转,采访了不下20所学校。
真实的处境是,每种网络的争论在这里都将自动瓦解。一种教育在一个学校成绩突出,在另一个学校可能毫无作用。一种教育可能观念美好,落到现实反而造成更大问题。
原因也很简单,少数学校可能占有了当地大半优势资源和生源,而其他学校就必须承担剩下的问题。过去20年快速城市化和教育产业化进程中,大批优秀人才被吸纳进城市和发达地区,而乡村和欠发达地区就必须承担剩下的问题。这不是简单的教育不公,而正是人们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结果。
当人们在网络上热烈讨论关于儿童自杀的心理学、杀父杀母的法律问题时,可能很难意识到那个已经非常深厚且复杂的土壤:在很多城市学校,外来务工子弟占了一半以上。在很多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占了一半以上,甚至离异家庭也占了一半。隔代抚养、家教缺位成为常态,由此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伦理问题成了未来社会最严峻的考验。
而这,就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教育最“真实的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