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冬小麦管理技术要点

2019-02-20 00:57:33
新农民 2019年35期

方 芳

(宛城区种子技术服务站,河南 南阳 473000)

今年麦播期间,宛城区通过召开麦播技术培训现场会、发放技术明白卡、举办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狠抓小麦适期、适量播种、播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全区54万亩的麦播任务在10月底基本完成。当前小麦即将进入越冬期,为准确把握我区小麦生长情况,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各乡镇不同类型麦田进行调查,为全区麦田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 小麦越冬期苗情

全区一二三类及旺长苗比例大致为:37:43:13.5:6.5。

其中一类田群体84.5万头,单株分蘖(含主茎)5.8个,次生根5.1条,叶龄5.4叶;二类田群体55.8万头,单株分蘖(含主茎)3.1个,次生根3.4条,叶龄4.9叶;三类田,群体36.7万头,单株分蘖(含主茎)2.6个,次生根2.0条,叶龄4.2。与常年同期比旺长田、一类田群体大、主茎叶龄相当、次生根及次生根均偏少。二类、三类田群体、次生根偏多、分蘖偏少,二类田叶龄偏小,三类田偏大。

2 今年麦播特点

2.1 良种良法和配方施肥等推广面积增多

一是由于播种前长期阴雨,土壤湿度大,播种较往年偏晚。今年我区主要推广西农979、郑麦9023、兰考198等高产优质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二是推广配方施肥面积37万亩。

2.2 机械化程度高,三秋作业进度快

全区基本上实现机械深耕、深松、旋耕和机播一体化作业。由于土壤较湿,今年深松深耕面积有所增加,约有10万亩,旋耕播种的达31万亩。机械化加快了秋播进度,使麦播时间集中,进度快。

2.3 整地质量较好,播期集中,播量适宜

今年10月份雨水适宜,整地质量较好,旋耕面积较大;我区小麦播种工作大部分从10月15日开始,至目前已全部播种;大部分麦田播种量在10~12.5kg。10月28日前播种田块已出苗,叶龄在1-2叶,且苗齐苗匀;整地后直接播种田,特别是秸杆还田地块保墒效果好,出苗田较均匀整齐;未出苗田,口墒适中,底墒较足,有望出好苗。

3 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雨水充沛

今年播种前期雨水充沛,播期墒情适中,播期大部分处于10月16~25日,播期适中,出苗匀、出苗齐,有利于冬前小麦群体均衡生长发育。去年同期播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播种中期干旱,部分早期播种在10月15日以前,大部分在11月4日降雨后播种,晚播面积大,弱苗多,群体小。

3.2 播量大、基本苗多

今年小麦旺长田、一类田、二类田、三类田基本苗分别为36.5万、30.3万、31.3万、27.2万,分别比去年的20.4万、16.24万、16.57万、9.46万多16.1万、14.06万、14.73万、17.74万,这也是导致今年麦田群体比去年大的原因。

3.3 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根据区气象部门数据统计,2019年10月1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全县平均气温12.6℃,与去年同期相比,偏高0.76℃。2019年10月1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全区降雨量22.8mm,与去年同期相比,少10.4mm:总光照219.6h,与去年同期相比,多17.2h。气温偏高,有利于地上部分营养生长,不利于分蘖,结果导致一、二、三类、旺长麦田群体都比去年大,分蘖都比去年少。11月降雨比去年同期偏少23.5mm,造成土壤墒情不足偏旱,有利于小麦地下根的发育,与去年同期相比,二、三类麦田次生根比去年偏多,但与分蘖同步数量相比,次生根发育与分蘖不同步,表现又偏少。

4 冬季麦田管理建议

4.1 适时冬灌,保苗安全越冬

对缺墒的麦田和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要适时浇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7℃、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夜冻昼消时结束,上大冻前完成。

4.2 中耕

中耕可以促根促增蘖,提温保墒,去除杂草。播种过早的旺苗,幼苗叶片细长,往往前旺后弱,冬季遇低温易发生冷害冻伤,应深中耕切断浮根,抑制旺长。必要时可喷施0.2%~0.3%矮壮素溶液,抑制旺长,防御冻害。

4.3 镇压

对于旺长麦田及播种过深出现弱苗、黄苗的旋耕地进行镇压,通过镇压,抑制旺苗生长促进其由旺转壮;对于播种过深,出现弱苗、黄苗的旋耕地或整地地质量差,土壤桥空不实、漏气跑墒严重的麦田,及早镇压、压实土壤,减少跑风漏气跑墒,起到保墒增温的作用,促进其麦苗发根快长由弱转壮。

4.4 做好病虫害防治

越冬期主要害虫是蝼蛄、金针虫、蚜虫等,病害有纹枯病、根腐病等,要注意监测,及时防治。化学除草根据杂草类型,选择对路除草剂,在气温10℃以上晴朗无风的天气喷施,以保证药效的正常发挥。据天气预报信息,12月上旬有较长一段时间,我区天气条件较好,有极佳的时机施药除麦田杂草。以猪殃殃、宝盖草、荠菜、野油菜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75%杜邦巨星悬浮剂,每亩用药0.9~1.5g,加水25kg,稀释后均匀喷雾。防治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可选用6.9%骠马乳油,每亩用药40~50ml,加水25kg稀释后均匀喷雾。

4.5 叶面施肥

对于旋耕地播种过深导致的深播弱苗病苗麦田,除了浇水造墒之外,应选晴暖天气结合防病治病喷施高效营养剂,补营养促根发苗,每亩可用老乡液肥50g加芸苔素50~60g加水30kg茎叶喷雾,隔6~7d 喷施一遍,促进黄面转绿和弱苗转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