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

2019-02-20 00:58
深圳社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一带马克思主义一带一路

曾 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孕育自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又随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表现出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双重意义上的创新与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沿线各国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合作重点,以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为根本目标的发展新格局。当前,开展“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将有助于改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相互分离、相互割裂的不良现状,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境界,有效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一、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视域下外向型传播策略的实施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是解释世界历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理论武器。①俞可平主编 :《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9页。外向型传播策略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它以乡情、亲情、友情、利益为纽带,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既通过广泛开展海外联谊,不断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与整体质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效途径,又着眼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传播潜能与世界意义,不断扩展其世界影响,从而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一方面,“一带一路”在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同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力。“一带一路”倡议秉持中华传统文明的“和而不同”理念,承认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的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主张沿线及世界各国之间通过平等协商形成价值共识,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谋求世界持久和平与各国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在构建人类文明新秩序的历程上,国际社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时至今日,全球金融危机余威不减、中东局势动荡不安、世界多极化日益深化,尤其是美国,极力鼓动本国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立场,企图通过所谓的“美国优先政策”鼓动民粹,并借故挑起国际贸易争端与摩擦,逐渐导致以“美国主义”强行压制“全球主义”的逆全球化格局的形成。②张新平主编:《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12页。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稳定的理念,深入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建立政治互信、经济整合、文化互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从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到提出构建和谐世界,再到提出积极参与全球治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不充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宏大视野与世界格局。可以说,“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球治理理论与国际秩序方面的构建性开始显现,这顺应了全球治理赤字背景下理论构建的迫切需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契机,有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重要价值。新形势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并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出发,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积极致力于新型国家关系的构建,不断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显示了其在构建国际新秩序的责任、信心与担当。

另一方面,借助于“一带一路”这样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对外传播的同时,为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平台。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权力关系,是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来自国际舆论、国际政治与国际社会的诸多掣肘,具体表现为:面对国际舆论对我国政策歪曲和对我国制度抹黑时,缺乏回应力度,往往“有理说不清”;在国际政治议题上缺乏阐释力引导力说服力,往往被动卷入国际政治浪潮;在外交政策的实行与国际责任的承担上,我们做得合理合法合情,却经常遭到西方国家的无端指责。①张志洲:《切实改变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格局》,《人民日报》,2016年9月20日,第7版。可以说,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媒体占据主导地位,长期把持国际话语权,导致国际舆论生态环境处于一个失衡且封闭的状态。据统计,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和法新社四大西方主流通讯社,每天的新闻信息量占世界发稿量的80%,西方50家媒体跨国公司占据了世界95%的传媒市场,尤其是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而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至80%的内容来自美国。②李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影响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75页。在当前西强东弱、国际话语权严重失衡、全球治理失灵的世界格局中,“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通过中国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成功嫁接和整合,改写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逻辑,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新的中国元素,为世界各国文明进步、和谐共处、共同繁荣提供了重要契机。正如马克思在分析全球化时代下各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时,既充分考虑各民族国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又高度重视各民族国家自身的特殊性一样,我国实施外向型发展策略也必须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同时兼顾世界环境的变化和时代条件的变动。③胡刘:《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31日,第3版。尤其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价值更加突显。因此,当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必须遵循以我为主、政府主导,与国家政治外交大政方针相适应,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方针。可以说,马克思从人类历史变革的角度,将全球化看作一种时代发展趋势,这对于我们坚持外向型发展策略,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此同时,马克思视全球化为一种时代特征,将时代问题与全球化相结合,既强调全球化的时代意义,又注重其民族性特色,这与“西方中心论”所主导的“话语体系”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审视全球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极富指导价值,尤其是对于我们当前实施外向型传播策略,以及坚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科学合理地谋划全球人类整体利益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国际合作新空间的拓展与对外传播新领域的开辟

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基本设施互联互通不断促进,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新空间不断拓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当进一步开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新领域,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层次,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效果,从而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既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粮食、环境、能源、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又需要解决政治理论、核心价值、意识形态等领域的自身特殊性问题。尤其是居高不下的全球治理赤字,与世界各国联系性和依赖度不断强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作为新时代“强起来”的大国,中国无疑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支至关重要的力量,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旨在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实现世界人民共同富裕,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意义,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8页。在“一带一路”实践中,中国与沿线及世界各国持续深化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以实际行动促进彼此之间的政治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拓展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一大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在加速推进,各领域的人文合作深入开展。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中国与沿线国家已建设8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社会共建“一带一路”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②《国家统计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凤凰网(http://wemedia.ifeng.com/75509747/wemedia.shtml.)“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为世界上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重要借鉴,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财富,为人类制度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历史贡献。2018年8月27日,习近平在出席“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强调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8-08/27/c_1123335396.htm.)

以消除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为例。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习近平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与之相适应的路子”,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为此做了“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中国将脱贫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优先事项,并在国家层面建立起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和机制创新的顶层设计,逐步带动贫困人口收入的增加,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④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页。截止到2018年2月,中国只有17个省级行政区还存在国家级贫困县,而另外17个省级行政区已全面摘除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这为全面打赢中国扶贫攻坚战奠定了重要基础,谱写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华美乐章。中国消除贫困的成功实践与基本经验,对不发达国家的脱贫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一带一路”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变为行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和实现共同繁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著作《摆脱贫困》《之江新语》西文版首发式在阿根廷议会大厦举行。两部著作西文版的出版发行,有助于西方社会更好地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如何治理地方、消除贫困、推动发展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探索和思考,从而为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注入了新动能。①《〈摆脱贫困〉〈之江新语〉西文版首发式暨中阿治国理政研讨会在阿根廷举行》,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11/21/c_129999315.htm.)

当前“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和深化,其理论的实践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愈加彰显,其世界历史意义也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产物,具有实事求是的精髓、开拓创新的精神、独立自主的品格、开放包容的情怀,它以“一带一路”为传播载体,源自中国却走向世界,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空间,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的新领域,这不仅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理论意义,也对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

1886年11月29日,恩格斯在写给弗·阿·左尔格的信中,以“行动的指南”一语,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而在1887年写给一位美国女士的信中,恩格斯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这一命题,由此寄希望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自己创立的学说。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56、460页。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认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强调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关键,在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③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7页。

上述关于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阐述,给予我们深刻启示,即:“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必须以创新为维度,通过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凸显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创新特色。与此同时,要积极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创新体系、创新环境和创新策略,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与整体质量,进而彰显“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意义。诚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上创新的实现,既面临着理论话语创新和理论体系完善问题,也存在着现实层面与实践意义上的创新难题,而问题与难题的化解过程,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引领世界历史潮流的过程。

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文献外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的推动作用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集》《江泽民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不断翻译并向世界各国传播。其中,《毛泽东选集》的翻译出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兴趣,大家以此为契机,积极借鉴和学习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据统计,1964年至1973年间,《毛泽东选集》翻译出版了4290多万册,其中仅1962年至1966年间,在加纳的发行量为138万册,尼日利亚85万册,阿尔及利亚64万册,埃及56万册,坦桑尼亚53万册,《毛泽东选集》成为非洲大陆名副其实的“畅销书”。①张生祥:《〈毛泽东选集〉的传播为中国拓展国际话语空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27日,第B4版。随着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文献源源不断地外译出版,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也向海外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进程得以不断推进和持续深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献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4年9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法、俄、德、日、阿、西、萄、韩、越等多语种译本向全球发行,至2017年8月,该书21个语种版本发行642万册,遍布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国对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表示高度肯定和称赞,并通过撰写书评和文章予以高度评价,这为拓展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以及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重要思想,“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的对外传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文版于2017年11月在全球出版发行,包括越南、意大利、波兰、塔吉克斯坦、罗马尼亚、肯尼亚等16个国家的知名出版机构签署国际合作翻译备忘录,共同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在这些国家语种版本的翻译出版。至2018年2月2日,该书发行量已突破1300万册。③马桂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全球发行突破1300万册》,《人民日报》,2018年2月4日,第1版。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文献外译的积极成效,深刻阐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的创新价值。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文献外译工作的持续开展,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向世界的广泛传播,有力促进了与各国文明的互鉴、与各国文化的交融、与各国人民的交往,同时也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体系的丰富、创新与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并且仍将处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均处于不断变动的态势之中,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风云际会、变幻莫测的特征,在“一带一路”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就必须从发展着的事实出发,而不能从已有的理论和结论出发,要不断捕捉新动态、追踪新动向、把握新形势、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构建新理论,才能使研究成果屹立于学术发展的前沿,实现理论与实践意义上的创新价值。与此同时,要发挥个案研究的基础性作用,即将个案研究作为整体性研究的基础,着重对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度、伊朗、俄罗斯、土耳其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意大利、法国、德国、芬兰、南非、坦桑尼亚、卢旺达等与中国有着密切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个案研究,在国别传播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得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整体性研究结论,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

四、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命题来阐述国际经济合作的必然性,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来越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页。作为一个创新性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借鉴和吸纳了世界各国优秀理论成果,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具有其他理论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是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价值指南,也是引导人类摆脱资本主义全球化困境实现共产主义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而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一带一路”倡议,尊重世界各国的发展多样性和文明多样性,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推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在核心理念、基本目标、实践逻辑上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实现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驱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重要引擎。

当前西方新民粹主义思潮泛滥,世界政治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公平的发言权、发展权,全球治理陷入严重的失衡、失序、失控境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创新的理论体系,坚决摒弃“一赢多输”或“此赢彼输”的“零和博弈”思维,坚持批判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和丛林法则,并且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大力推动中国与沿线及世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探寻利益契合点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彼此包容共生,合作共赢,不断推动公平公正有效的治理体系和世界秩序的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为从西方国家对立观点的经验背景、政治倾向、运行机理和内在实质方面进行深刻分析和大胆批判,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一些西方国家担忧“中国模式”一旦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世界标准,将挤掉西方过去享有的优先权和话语权,故而从舆论上对“中国模式”大肆攻击、恶意诋毁。对此,我们既要认清各种错误思潮的本质,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免疫力,又要在批判国内外否定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世界意义。

总之,深入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问题,既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规律与自身变化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完善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强调的是,开展“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研究,不仅要从理论层面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系统解读和深入阐述,还要从实践层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传得出去,又传得进去,使其真正为目的地国家和人民所欢迎所认同所接受。就此而言,“一带一路”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的探究,将有助于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主宰地位,改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相互分离、相互割裂的不良现状,并通过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力弘扬,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境界,有效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一带马克思主义一带一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