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昝涛,殷宝月,梁伍今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吉林 长春 130000)
创伤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患者易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使代谢功能出现紊乱,同时体内的能量消耗会增大[1],通常情况下临床是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来对患者的免疫指标进行调节,维持患者体内基本的营养,加快患者身体康复。但一些患者会存在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使肠内营养支持停止,若持续时间过长会对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预后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将分析创伤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现将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创伤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63例,中喂养耐受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喂养不耐受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3岁-75岁,平均年龄(31.8±5.3)岁;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22岁-76岁,平均年龄(32.3±5.5)岁。入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本病诊断标准。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间、昏迷指数(格拉斯哥评分标准,分数与严重程度成正比)、健康状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标准,分数与健康程度成正比)以及创伤类型等[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创伤类型,并对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喂养不耐受评价标准: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反流、腹胀、腹泻、呕吐症状,肠内营养支持持续滴注时间6 h后进行回抽残余量>250 mL。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将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来比较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和t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清白蛋白(g/L):对照组(22.35±2.11),观察组(26.35±3.06);血糖(mmol/L)对照组(9.76±1.26),观察组(12.01±1.44);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间(h):对照组(29.85±5.66),观察组(59.23±10.54);昏迷指数(分):对照组(8.33±0.63),观察组(10.54±0.96);健康状态评分(分):对照组(30.44±6.38),观察组(18.25±2.31);颅脑损伤:对照组16.13%(5/31),观察组6.25%(2/32);多发伤:对照组6.46%(2/31),观察组50.0%(16/32);脊髓损伤:对照组38.71%(12/31),观察组25.0%(8/32);骨折:对照组37.50%(12/31),观察组18.75%(6/32)。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糖、昏迷指数、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创伤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
创伤患者由于受伤严重进而产生应激反应,而此刻身体的神经体液会产生强烈变化,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使血管出现收缩现象,患者的肠粘膜则会缺氧和缺血症状,促使炎性物质增加,是患者产生炎性反应,导致肠道细胞坏死[3],进而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本次研究观察组血糖和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血清白蛋白与血糖水平同样会对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产生影响,血清白蛋白与血糖水平一旦出现异常,会使患者蛋白质代谢增加,发生低蛋白症,导致肠道粘膜水肿,使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小,并且高浓度血糖会作用与特殊细胞,减少胃肠道的收缩功能,进而降低患者的巨噬细胞与白细胞的免疫功能。本次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创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间>72 h,会降低患者体内消化液(胃酸、溶菌酶、胆汁)的分泌量,使杀菌能力减小,会对患者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造成影响,两组患者的创伤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异(P<0.05),由此说明创伤类型也会提高患者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几率,该类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是肠道顺应性与传输速度下降,最终使患者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状态,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创伤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主要会受到白蛋白、血糖、昏迷指数和营养支持时间等因素所影响,因此临床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对患者机体的损伤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