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云南省宣威市民族中学医务室,云南 宣威 655400)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一个症状,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人人易感,发生机理十分复杂。发病后患者排便数量明显增加,排便量超过200 g,且粪质稀薄,存在大量水分。近来,我校学生因腹泻就诊病例逐渐增多,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增加,且粪便量稀薄。学生及其家属对腹泻的危害认识不足,患者常常因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严重症状而医务室就诊,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本文将2018年3月-2018年9月就诊于宣威市民族中学医务室的33例学生腹泻病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19例,女14例,初中生22例,高中生11例,大便次数平均4次-5次,糊状稀便18例,水样便10例,粘液样便5例,发热9例,呕吐21例,腹痛21例,所有患者轻度脱水,无中重度脱水患者。
1.2 检查 所有患者给予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真菌培养、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测。
2.1 实验室结果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9例,大便常规,细菌培养或真菌培养异常21例,电解质异常21例,大便潜血阳性2例。
2.2 诊治情况 33例腹泻患者,诊断为感染性腹泻患者21例,且均为7月、8月、9月期间就诊患者,诊断为非感染性腹泻(包括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12例,散在于各个时期。使用喹诺酮生素治疗20例,未使用抗生素13例,一般疗程3天-7天,直到血象,大便常规,细菌真菌培养正常。所有患者均进行适当饮食教育,同时应用思密达及肠道益生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且均治愈。
随着经济发展,居住饮食条件改善,感染性腹泻发病率逐渐下降,而精神因素、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逐渐上升[1]。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大类。非感染性因素导致腹泻不需要应用抗生素,感染性因素中也只有部分需要抗生素治疗[2]。在本研究中学生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仍然较高,且集中在7月、8月、9月期间,即暑假期间,这段时间主要因为温度较高,食物放置时间较长容易变质,滋生细菌,尤其暑期学生在外活动机会多,夜宵、烧烤等不健康饮食现象较为普遍。最终导致腹泻发病率较高。
思密达是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能吸附病毒、细菌及其他小肠刺激物,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药物。思密达主要通过保护肠粘膜的屏障功能,抑制轮状病毒的复制、传播,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以维持肠细胞正常的吸收分泌功能,减少水和电解质的流失,起到抗腹泻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3]。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益生菌还可竞争性抑制有害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及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且提升免疫通过三大步骤益生菌可清除有害菌对身体的伤害。因此,患者辅以思密达和益生菌治疗,将会加速患者康复[4]。
从以上不难看出,作为传统的诊断思路,暑假期间学生腹泻我们可以首先考虑感染性腹泻,然而完善基本检查,明确患者疾病原因是治疗学生腹泻重要的步骤,作为一名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也应掌握慢性腹泻的多种病因,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有的放矢地行客观物理检查,为患者得出一个正确的诊断,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