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临床观察※

2019-02-20 02:50:10李丹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林氏颈源三针

李丹丹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西 吉安 343000)

单纯肩周炎在临床并不多见,常为合并颈椎病变的颈源性肩周炎。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推拿手法、小针刀、针灸、封闭疗法、药物注射等,临床多采取多种治疗方法配合的综合疗法[1]。有研究证实,林氏定点旋转斜扳正骨手法配合针灸“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具有简便、高效、费用少的优点,标本同治,疗效显著[2-3]。本文就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作深入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A组(n=40)、B组(n=40) 和 C组(n=40) 三组。A组:男 21例,女 19例;年龄 24~75岁,平均 45.6岁。B组:男 20例,女 20例;年龄 25~76岁,平均46.1岁。C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6~76岁,平均46.3岁。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C组采用肩三针治疗:选取肩三针穴,即肩前、肩髎、肩髃,常规消毒穴位后进针,施以平补平泻法,待患者有得气感后,每穴留针30 min。每天做1次,10 d为1疗程,休息2 d,再继续1个疗程,共做2个疗程。

B组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配合肩三针治疗:肩三针疗法同 C组。同时选取颈 4~7夹脊穴,使用 1寸毫针针刺夹脊穴,针尖刺向脊柱方向,进针角度为 25~30°,进针深度为 0.5~0.8寸,施以平补平泻法,询问患者是否有得气感,待患者得气感后针感放射至肩部。

A组采用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肩三针疗法同C组。同时给予林氏正骨手法,手法操作:(1)做好徒手体格检查。徒手检查时应重点检查患者的颈椎关节各活动度、肩关节结节或压痛点、颈椎各棘突及周围软组织松紧程度等,以明确动手整复颈椎的节段与部位;(2)操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技巧是林氏正骨手法实施关键。通过针对不同病变节段给予不同的颈椎屈曲角度及摆放体位,以保证斜扳力点作用于病变节段;(3)以右侧为例,分为中段(C3~C5) 和下段(C6~C7),患者两手垂直放松,前屈头(中段15°,下段30°),术者立于患者身后,以一手拇指触摸偏移横突或压痛点处固定之,肘部抵住患者下颌部向上牵引,同时让患者的头部分别做椭圆弧形和抛物线形旋转并控制好爆发力,此时常可听到“咯”的一声或拇指下有滑动感,再检查偏移横突是否平复。隔3天做1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JOA)评分及临床疗效。JOA评分内容主要有疼痛、功能、日常生活动作、关节活动指标(包括上举、外旋、内旋)、X线评价、关节稳定性等各项,评分0~29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越好。

1.4 疗效评定标准 VAS评分标准为:根据患者的疼痛主诉,将疼痛分为0~10分,其中0分提示无疼痛,1~3分提示轻度疼痛,4~6分提示中度疼痛,7~9分提示重度疼痛,10分提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根据JOA评分计算症状改善情况,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疗前评分)×100%,评定标准:优:JOA改善率≥75%;良:JOA改善率50%~75%;中:JOA改善率25%~50%;差:JOA改善率≤25%。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х2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JOA、VAS评分 3组患者治疗后的VAS、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与C组,其JOA评分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的JOA、VAS评分比较 (,分)

表1 3组治疗前后的JOA、VAS评分比较 (,分)

组别 例数A组 40 37.5±5.3 89.5±6.4 8.4±1.9 3.2±0.4 JO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B组 40 36.6±5.2 78.5±6.1 7.9±2.1 5.3±1.7 C组 40 37.2±5.4 65.4±6.4 8.1±2.0 6.1±2.3

2.2 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 A组的优良率明显大于B组和C 组 (P<0.05),见表2。

表2 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颈源性肩周炎主要是由于颈椎病变导致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进而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病变[4-5]。患者临床主要变现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颈部X线检查提示颈曲改变、小关节错位、退行性改变等[6]。肩三针治疗主要是通过齐刺肩前、肩髃、肩髎三穴,以增加病痛局部剌激[7-8]。针刺颈椎夹脊穴配合肩三针治疗,可有效调节神经功能,达到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效果,从而使肩部经络通畅,改善炎症与粘连症状,进而消除肩部疼痛[9-10]。林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主要采用定位旋转斜扳法,有效缓解颈椎小关节错位,促进颈内外平衡恢复正常[11-12]。将针刺治疗林氏正骨手法联合应用,可有效松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通过综合治疗可将两者的优势发挥最大化[13]。

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林氏颈源三针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王老五破案
香港林氏总商会荣获韩半岛和平奖章
今日华人(2018年7期)2018-07-06 17:35:52
林语堂巧释家谱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源性眩晕44例
神医丁三针
参花(上)(2013年6期)2013-05-30 17: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