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发 吴洪波
(1 昆明市晋宁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云南 昆明 650606;2 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肺脾胃病科,云南 昆明 650051)
吴洪波教授,昆明市第三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指导老师。从事本专业工作30年,一直在临床工作,主要从事呼吸内科的中西医临床诊治、教学和科研工作,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及肺科影像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开展多项专科技术。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与健康调养。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老年细菌性肺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等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本专业疾病能熟练应用中西两法,突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以中医为主进行辩证施治,并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我有幸跟随昆明市中医医院吴洪波老师学习,吴老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系疾病,其中运用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中医属风痰伏肺型咳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其疗效及机制进行简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统计我科 2018年 1月1日—2018年6月1日门诊患者病列数437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寒咳嗽779例,风热咳嗽777例,温燥咳嗽16例,凉燥咳嗽724例,痰湿咳嗽181例,痰热咳嗽28例,风痰伏肺1227例,阴虚咳嗽9例,气虚咳嗽56例,阳虚咳嗽577例。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咳嗽ZYYXH/T4-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及《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1)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史;(2)咳嗽为主,或伴有咳痰,或咽干、咽痒;(3)胸部查体及X线无明显异常。
1.2.2 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病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5年修订版)》进行诊断。咳嗽是一个以症状为名的病证,所以凡是以咳嗽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都可以诊断为咳嗽[3]。(1) 病史: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感染控制以后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2)主要症状: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3)主要体征:肺部无阳性体征;(4) 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
1.2.3 风痰伏肺型咳嗽的证候诊断 风痰伏肺型咳嗽是指由外感、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不利或上逆而致,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咽痒即咳,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多见夜卧晨起咳剧,反复性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滑。
1.3 治疗方法 患者均以咳嗽为主症就诊,西医诊断明确,中医辨证均符合风痰伏肺型,给予苏黄止咳汤加减治疗,日煎1剂。苏黄止咳汤组方:炙麻黄10 g,紫苏叶10 g,苏子10 g,地龙10 g,蜜枇杷叶10 g,蝉蜕10 g,前胡 10 g,牛蒡子 15 g,五味子 10 g。功效: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用于风邪犯肺,风痰伏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加重,干咳无痰或少痰,舌淡苔薄白。加减:原方基础上均加酒黄芩15 g;根据患者情况随证加减,若咳嗽痰偏多,可加浙贝母 10 g;痰色偏黄,可加瓜蒌皮 15 g,桑叶15 g;咽痛、口干明显,可加连翘 15 g。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价标准 以咳嗽症状积分为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降至 0分);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4~5分);有效:咳嗽症状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 2~3分);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3.2 评价方法 (1)咳嗽症状积分:根据咳嗽症状积分表,医生询问患者前 24小时的咳嗽症状,对照积分表进行判断:总积分=日间积分+夜间积分。咳嗽症状积分表可作为病情评价和判断药物疗效之用,见表1。
表1 咳嗽症状积分表
(2)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用于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使用方法为让病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选择一个分值评价自己的咳嗽程度。0分为没有咳嗽,分数越高表示咳嗽越剧烈,见图1。
图1 咳嗽视觉模拟评分
其中风痰伏肺型1227例。运用苏黄止咳汤随证加减治疗1周,根据疗效标准检验,痊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468例(治疗后降至 0分,占38.14%);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 513例(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4~5分,占41.80%);有效:咳嗽症状减轻 196例(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 2~3分,占 15.97%);无效:50例 (占0.04%)。疗效显著。
风痰伏肺型咳嗽主要症状为咽痒呛咳,呛咳阵作,咳嗽剧烈,反复发作,多因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诱发,病机为外感风寒邪气,肺失宣降,内伤饮食劳倦,脾肺功能失常,痰湿内停,风痰交杂而发病[2]。类似于西医气道高反应性咳嗽,发作时的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由于多种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的参与,高反应状态的气道一旦接触到外界微弱的理化因素刺激,如冷刺激、烟雾、刺激性气味等,就会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痉孪,而引起刺激性的咳嗽、胸闷,甚至喘息[1]。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咽喉,开窃于鼻,外合皮毛;肺为清肃之脏,不耐寒热、不耐邪侵,故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为病,病则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风为百病之长”“风为六淫之首”,六淫邪气侵袭肺系,多以风为先导,“风善行数变”,风邪侵及咽喉,反复刺激,咽喉不利,痰气阻滞,故临床多见咽痒呛咳,呛咳阵作,咳嗽剧烈,反复发作。气道高反应性咳嗽临床症见多属中医风痰伏肺,故治疗亦以疏风宣肺为主,正如隋代医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所言:“一日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中医运用苏黄止咳汤治疗风痰伏肺型咳嗽,方中麻黄、苏叶疏风宣肺、宣散肺邪同为君药;苏子、前胡降气化痰止咳而为臣药;佐以地龙解痉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枇杷叶、蝉蜕、牛蒡子祛风止痒、润肺止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龙中的某种成分可阻滞组胺受体,对抗组胺使气管痉孪及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达到解痉止咳、平喘的效果;另外地龙中含有的琥珀酸还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黄芩的药理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故方中加入了该药。另外,现代药效试验也表明以苏黄止咳汤为组方的胶囊剂卵蛋白哮喘模型豚鼠支气管肺灌流液中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发生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经半年观察,苏黄止咳汤通过疏风宣肺、宣散肺邪,祛痰,润肺止痒,在临床中治疗风痰伏肺型咳嗽,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且中药制剂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