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
在改革开放早期,双轨制有正面效果,但现在已对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中国金融体系的显著特点是“重规模、轻机制”,金融体系规模很大,但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如果将中国金融体系做横向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整个金融体系中,银行占比非常高;二是中国的金融抑制水平,即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程度,位居全球前列。历经40年金融改革,我国的金融抑制现象依然严重。
这种现象有其独特的政策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用了双轨制改革策略,国企和民企之间、计划和市场之间,都是实行的双轨制政策。双轨制改革的一个目的是保护国有企业,同时支持非国有企业成长,维持转型期经济与政治的稳定。
但是,相比较而言,国企的效率不如民企。为了保证国企持续生存、发展,就需要获得一定的外部支持。最直截了当的外部支持应是政府补贴,但在改革开始以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连年下降,从1978年的36%跌到1996的11%。政府只能通过扭曲要素市场变相补贴国企。这就形成了改革初期不对称市场化现象,即产品市场全部放开,但要素市场普遍扭曲。要素市场扭曲在金融部门的具体体现,就是压低正规部门的利率,同时在资金配置上偏好国企。
实证研究发现,一个国家在改革前期实施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因为此时的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如果短时间将政府管制全部放开,容易出现风险,金融不确定性增加。而且在这一发展阶段,政府控制的、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能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可以迅速将存款转换为投资,变成支持经济增长的力量。
但研究也表明,在改革后期,抑制性金融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中国今天正面临这一问题,现有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家庭、企业、政府三个部门的新需求。
对于家庭,老百姓对资产性收入的需求增长没有得到正规市场的满足。由于银行存款收益率太低,很多老百姓选择取出贷款做投资,然而大量资金没有投向资本市场正规部门,而是去了影子银行。
对于企业,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未来增长点是高成本、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服务业,这类产业由创新驱动,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大量创新型民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通过银行解决。
对于政府,一些地方政府融资面临“后门堵上、前门没开”的困难,无法从正规资本市场融资,财政紧张。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因为正规体系将利率压低,真正能满足的融资需求反而减少,贷不到款的民营企业只能去非正规市场,助推非正规金融市场利率提高。正规市场利率压得越低,非正规市场的利率就会越高。
现在,是时候考虑终结利率双轨制了。虽然在改革早期,双轨制有正面效果,但现在已对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双轨制不应成为长期体制,而只是过渡性策略。
金融政策应尊重金融规律,减少行政性思路,推进市场化定价与配置。好的金融政策能让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