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炎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当下,有许多学生缺乏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阅读的文章内容本身没有兴趣,二是对教师在阅读课上常用的回答问题、寻找信息点、学习语法知识等教学活动感到厌烦。笔者以初中英语人教版8AU3 Reading为例,探讨在英语阅读课上运用隐性素材辅助阅读教学,增加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增强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隐性阅读素材;阅读教学;策略
隐性阅读是指学习者在无目的或无意识的情况下,对文本类内容进行自由的、无压力的阅读。隐性阅读素材是指在实际生活和学习的场景中出现的、未被教师指明为学习内容的文本材料。就英语学科而言,主要指在生活中遇到的路牌、广告牌、宣传栏、说明书等地方出现的英文,在学习上主要指由教师提供但不指明学习目标,不作理解和掌握要求的英语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增加隐性阅读素材可以起到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拓展阅读面、提高理解能力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应用隐性阅读素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素材与任务相遇于课前,激发阅读动机
马斯洛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促使人们发生行为的内在力量,动机产生的两个原因之一是需要。教师通过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指明阅读的方向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去寻找、阅读符合任務要求的资料,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在动机的驱使下,学生通过在网络、书籍、杂志、报刊甚至字典上查阅,或者是去请教长辈、朋友,还可能在生活环境中搜寻等等的方式寻找和阅读相关主题的材料,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这个过程,化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寻求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1】因教材的主题为“友谊”,教师选择了有关友谊的谚语作为“以读促读”的隐性阅读素材。教师在课程前一天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关于友谊的英语谚语,并选出小组成员最喜欢的一句在课堂上展示。上课时,教师在热身环节(Warming-up)先检查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根据前一天的任务要求,各小组的组长将本小组选取的谚语写在黑板上,并翻译成中文。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教师先表扬了完成任务的小组,随后带着学生一起朗读了黑板上的谚语。其中1号组和3号组是“英雄所见略同”(Greatminds think alike.),老师顺势将这句话板书在黑板上,带着学生们读了两遍。接下来,教师又多补充了三句谚语,分别是“A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益友难寻”、“Heis rich enough who has true friends.拥有真朋友的人是富有的”和“Choose an author asyou choose a friend.择友如择书”。教师将这三句谚语板书在黑板上,带着学生连前面的四句一起读了一遍,进一步拓展了学习内容。学生一边读,一边把谚语抄到笔记本上。
【即时效果】学生在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时,准备好了的1、2、3、4、6组的组长拿着本子自信地在黑板上写下句子,5号组没有人站起来,小组成员在座位上小声说话。教师在表扬完成任务的小组时,学生自发地鼓起掌来,课堂气氛开始变得热烈。在教师写出自己准备的三句谚语时,有学生跟着小声说出了中文意思,说明这三句谚语有的学生也读到了。
这个环节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朗读的声音响亮,做笔记的动作自觉,已经进入了英语学习的状态,为接下来的阅读课教学做好了准备。
二、素材与内容结合在课中,提高阅读积极性
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习和工作的发动机,它能够让人积极、自觉地投入到行为当中,不畏困难、不辞辛苦地继续努力,以期获得持续的成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把先前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与新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辅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行为中体验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能够提高学生继续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2】在文段理解的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看看文中是否有和七谚语相匹配,或者相类似的表达。5号组的学生首先回答:第一段中的“……a friend was like a mirror”与谚语“A friendis a second self”意思类似。2号组的同学说第一段中的“Friends are like books-you don't need a lot of them as long as theyare good”与谚语“Choose an author as youchoose a friend.”相类似。6号组的同学指出第二段中的“Larry often helps to bring outthe best in me.”与谚语“Afaithful friend ishard to find."的表达相匹配,理由是朋友不因“我”厉害而嫉妒我,反而愿意帮助我变得更厉害。4号组的同学也说到第三段中的“I broke my arm last year but she made melaugh and feel better”与谚语“Afriend inneed is a friend indeed."的表达相匹配,并解释朋友在“我”受伤时哄我开心、照顾我,就是患难时的真朋友。
【即时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把文章中的句子与事先呈现的谚语相联系,找出类似的表达或者有着同样意义的句子。学生在这个环节的反应迅速,使用的时间比较少,超过一半的学生几乎是同时举手。这是因为学生事先有了对谚语的理解,在文段阅读时能够迅速反应出与谚语表达一致句子。学生欣喜地发现自己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可以和课内的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大大增加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建立了一种“我能读懂文章”的自信,体验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这又反过来促进学生进行隐性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素材与兴趣随行于课后,保持阅读热情
课后活动是一节完整的教学课不可或缺一部分,它体现了教师备课的完整性和整体教学的理念;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延续。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可以提高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可是培养一种能力或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持续的刺激和强化。教师要保持学生的阅读的热情,需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后依然能够体验到阅读带来的收获。
【案例3】教师让学生选出一句自己最喜欢的有关友谊的英文谚语写出来,贴在本级后面的《学海拾贝》(Pearls of Knowledge)栏内。
【即时效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看到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后,有些看起来很兴奋,明显是在之前的课前阅读中有自己喜欢的谚语,而没被小组选上,这时就有了用武之地。个别学生看起来比较茫然,可能在课前阅读的任务中没有认真执行。最后,这个班45个学生,除去重合的谚语,一共写出了26条谚语,大大地丰富了学生在友谊这个主题的阅读面。
“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Approach)认为: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先前获得的经验和文字符号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教师课前安排学生了解生活中关于友谊的英语谚语,并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一起,辅助学生理解文段内容,既增加了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活动。此外,谚语的表述方式跟初中教材的规范表达不同,能够增加学生对英语这門语言的认识,并提高语言的功能性理解能力,符合《新课标》的整体教学理念。
由此延伸开来,教师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文本内容,例如,招牌、说明书、旅游指南、谚语、字典等等,作为隐性阅读的素材,不但增加了教学活动的丰富性,拓展了教学内容的知识面,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隐性阅读的妙处——能够帮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有话可说、有知识可以分享,建立起自信心。同时,学生把在隐性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用到课堂学习上,又能够直接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反过来促进学生进行隐性阅读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以读促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素辉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彭支乔利用图式理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2009.
[31何惠贞,英语整体教学法的运用[J],职教论坛,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