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璞
摘 要:当孩子在课堂上越来越不理会老师的提问时,不要把他们简单定义成“不爱学习”,其实那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老师的答案”不应该成为评判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的标准,“孩子的思想”才更接近学习的本质。因此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每一种思想,只有得到学生最本真的需求,才能让学习发生。
关键词:安全感倾听;学习本质;语文课堂
我去女儿的幼儿园做助教,每次一抛出问题,孩子们天真烂漫,把手举得高高的,唯恐自己错过老师的关注;女儿上了小学,我有幸参加过学校的几次开放日活动,也惊讶于孩子们对老师的热情,面对老师的各式提问,会争相举手回答问题。我的惊讶源于我的学生——初中生。不知是孩子们已经成为“中学生”的矜持,还是什么原因,每当老师提问,大多数初中学生会像鸵鸟一样,把头深深地低下,只担心老师叫到自己。
最初我以为这是中学生堕于思考,偷懒的表现,尤其是语文课堂。语文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学生觉得怎么说都对,又觉得怎么说都不太对,所以干脆不思考。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并不是完全不动脑筋。有心里很明白的,脸上表情轻松随意;有认真考虑的,表情是严肃的。但是不管哪一种表情,都不举手。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压根不跟随老师的思路走,换句话说,根本没有听到老师的问题,自然更不会举手。
那么,为什么他们心里有答案了,或者有一部分答案了,也还是不愿意响应老师呢?
回想课堂上的提问环节,通常是我先抛出一个问题,给一点时间之后,就请大家举手回答。如果没有举手的学生,就自己决定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当第一位没对上我内心的答案时,马上换另一个说。以前我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因为寻找答案不正是我们的目的吗?
2017年暑期,在上海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一次我有幸见到了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玉贵老师。她以前公开说过:“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只要发言的小孩说得比较慢,只要他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马上就有十几个尖子生争着举手。这时候,如果老师不专业又喜欢热闹的场面,他就会去点其他举手的孩子,还会对原来发言的孩子说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说。”她在大陆观察到的课堂现象,正是因为老师只喜欢知道答案的同学,确切地说,喜欢与“老师的答案”相吻合的孩子。所以,老师喜欢举手快的,喜欢经常说对答案的孩子,而反感那些吞吞吐吐、回答与“自己的答案”不一致的学生。这样貌似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想让他们从别的学生身上获得知识的行为。实际上这是“虚假”的,最终还是以老师的答案为正确答案。
于是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渐渐明白“老师并不喜欢我的答案”“老师不会等我去思考”“老师问的问题,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我们的答案并不重要”。于是学生便不再有回答问题的底气与勇气,也就逐渐失去了在课堂畅所欲言的安全感,到初中阶段形成一个断崖式下跌。
而作为教师,因为对学生的答案有所期待,提问就会变得小心翼翼。针对文本的大问题就变成针对细节的小问题,题目的数量变多,质量就很难保证。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于是学生更来不及思考,老师更等不来期待的答案。老师越着急,学生越不急。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事实上,恰恰“学生的答案”才是学习中最珍贵的。佐藤学教授说:“课堂教学的第一目标应该是学生释放不会的信号。”李玉贵老师也认为,好的课堂是重视未知的课堂。因此我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过程,如果课堂只允许和喜欢“知道的孩子”,那么我们到底还要教什么。治疗师萨提亚说:“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因此,我们要教授“新知”,就要先接受“未知”,就需要收集学生的那些看似“意料之外”的问题!这些“意外”是老师推进教学的切入点,是推进学生的思考与进步的源头,这样的课堂,我觉得才有意义和价值。
如何让孩子们重拾安全感,重新发声?我以为:倾听是关键。所谓倾听,就是要用尽全力去听,心无旁骛。让学生感觉被尊重,感觉老师是愿意接受他的想法的,这样安全感才会慢慢回来。
因此,首先,老师要以“空杯”的心态去倾听和接受每一个学生的思考过程。一旦无所期待,你就会惊讶地发现每个学生最原生态的、最鲜活灵动的思想路线。这时,作为老师,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逻辑与思想连接起来,帮助他们呈现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孩子会珍惜自己的成果,从而加深思考。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老师的备课要充分全面,甚至了解作家作品的方方面面。“先之劳之”,只有我们为各种可能做好了准备,才不会惧怕它的到来。
如果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聯系,学生就会更愿意思考和回答。而语文课堂在联系生活实际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其次,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倾听。学生之间有了倾听,会产生同样视角的思考。与同学的思想产生碰撞之后,如果他们能完成自己答案的“去伪存真”,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当思想的交换产生时,深度学习就正在到来。
最后,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出一幅“课堂思维图”,学生会惊讶自己的表现原来如此有成效。这样的良性循环,会让老师不再为一个答案“疲于奔命”,学生也会为思想的多样性而欣喜。
这样注重倾听的语文课堂会让学生有归属感、安全感,学生也会去克服学习困难,养成良好的思考品质。“问题在哪里,答案就在哪里。”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