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巧云
摘 要:兴趣是驱动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发条。初中语文知识面比较广,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知识互动中来,就无法掌握语文分析和思考方法,更不能拓展课外知识。因此,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导入;形象;实践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没有兴趣的学习味同嚼蜡,根本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就变成了干巴的理论灌输,课堂效率低下。为此,新课改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整合教学内容,让知识以灵活、趣味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充分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具体到初中语文来说,这门科目知识面比较广,如果我们沿袭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理论说教,处于躁动青春期的初中生很难认真听讲。因此,我们要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情趣出发,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激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鉴于此,下面我们就结合教学实践从价格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趣味导入,引人入胜
很多人提到语文课堂就觉得是朗读、讲解、分析、总结等枯燥机械的流程。其实要想谋求高效课堂我们必须在课堂伊始就能设置趣味的导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吸引他们抖擞精神地参与到进一步的学习探究中来。具体操作中我们要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来整合课堂内容,让导入环节既能概括性引出课堂内容,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很多学生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难懂、不好学,我们就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为例。如果我们上来就让孩子们朗读,然后分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那势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都是浑浑噩噩地应付一堂课。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可以抓住初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的特点来进行导入:“我们都有难以忘记的童年,鲁迅小时候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听长妈妈讲美女蛇、飞蜈蚣等神怪故事,还在百草园捉斑蝥、挖何首乌,后来被送到私塾顽皮的同学们捉弄老师,比我们小时候还顽皮。”这样导入,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他们很想知道长妈妈讲了怎样的精彩故事,很想知道鲁迅那时候同学们怎样捉弄老师。然后我们因势利导,就切入了正文学习。
二、抽象知识,形象展现
语文知识面比较广,对于生活阅历比较少的初中生来说,许多现象和情境自己没有经历过,很难产生形象理解和情感共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形象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
1.借助多媒体情境展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多媒体具有集影、声一体的优势,能展现我们没有见过的情景,也能将现实中不容易做到的事,给我们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因此借助多媒体视频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体化、形象化,更能抓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的认知特点。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那一段非常经典,是学生学习景物写作的模板。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梳理不顺写作顺序,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观看“百草园”的相关纪录片: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镜头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一一呈现,学生好像穿越到了鲁迅小时候。这样的形象观感刺激趣味十足,最调皮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看,能让学生的认识更丰富、更形象,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场景进行仿写练习,学生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2.结合生活形象阐释
常言道: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初中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用武之地,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整合语文知识,让学生产生一种“原来你也在这里”的似曾相识的感觉,不但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引导他们认识到相关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践运用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老舍《济南的冬天》时,里面有一句“山坡上卧着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样的拟人手法很多同学不理解,村庄和雪怎么都能“卧”?对于我们这样的山区村庄的孩子我们可以结合他们冬天的经历来想象一下:“我们站在山上遥望的时候是不是村庄都在山坳里?是不是像一头牛或其他动物卧在那里?下雪的时候,平地上会铺满了雪,但是山脊和山坳之间,雪都‘卧到了山坳里。”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一分析很契合学生的兴趣点,吸引他们结合生活实践丰富认知,提高学习效率。
三、组织活动,灵活实践
爱玩是孩子天性,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除了有很强的好奇心还有很强的好胜心,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来组织语文活动来激励学生广纳博收,多方学习和实践语文知识。
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定期举办阅读知识竞赛,读后感有奖评选等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可以结合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引导话题,现在很多学生喜欢看玄幻小說,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玄幻小说场景,看看谁写得更好。这样通过活动来引导灵活实践,能极大地吸引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实践的兴趣。
本文是我在课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点分析和探究。客观来说,兴趣是吸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高效认知的驱动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特点来整合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知识以形象、直观、趣味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跟随教师的思路深入学习,产生最大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帕提古丽·艾海提.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魅力中国,2018,(3).
[2]陈小兰.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4(1).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西北高考制度下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研究》(课题立项号为:GS[2019]GHB06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