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轨迹,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反映的不仅是主流文化的下移,更是社会经济繁荣背景下,大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当代的抖音神曲,亦是如此。只有不断降低“美”的欣赏门槛,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与其问我们为什么要听这种“烂玩意”,不如去反思,为什么会有这种“烂玩意儿”,为什么会喜欢这种“烂玩意儿”。本人认为这种东西并不是烂玩意儿,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一次简化,它并没有违背社会的主流价值,只是降低了准入门槛。
—Lostar(读微信公众号文章《你们为什么要听这种烂玩意儿?》)
人不是越来越傻,是聪明程度没有大的改进。人享受科技的能力,已经跟不上科技创造了。现在世界各国一天产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出版物,估计够一个人不吃不喝看一万年。技术在飞速发展,人还是原来的人。人的记忆力、寿命、体力、习惯等,几千年没有太大改变。电子有所谓的摩尔定律,人没有。我们到了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科技与人的关系。科技怎么发展,还是让人回归人,做回笨笨的人类,让他们吃好、睡好、休息好。
—周远(读2019年第2期《机器会不会造反?》)
虽然初衷是好的,但真的不走心。农村在宣传片里是一个迎合城市口味的他者,被矮化,是客体而不是主体。商业片叙事结构和逻辑的威力也正在于此,一个基本的道德价值和人性诉求通过这种叙事模式让所有人获得感动,但是却掩盖了其他有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大家在感动中实现了和解和团结,达到了片刻的共识,然后一切回归原样,并期待下一次的团结和和解。
—poi(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硬核佩奇,跨不过的城乡鸿沟》)
分享给了在民营企业做内审的朋友,和他说内审的春天来了。听他说,审计部已经改为审计中心,重新招人以及空降领导,大有重新组班子的趋势。原本各个不肯理睬审计部的部門,现在都很配合。几乎是肉眼可见的重视了。
—卡戎(读2019年第3期《民企反腐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