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徐盼盼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缺乏时代“枭雄”,他们有的一时风头无两,有的改写过“游戏规则”,但最终却归于沉寂…“勇气”“坚持”或许是描绘企业发展时最常提到的词汇,但在闫书法心中,做企业就应志存久远,而非只为一朝风起云涌。
一本书读后没有茅塞顿开之悟便是无用?一番对话若无醍醐灌顶之感便是无效?其实不然,大道至简,成绩可圈可点之人往往是把最深奥的道理落实到看似简单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闫书法。
2018年,石家庄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60周年,也是闫书法与石纺机共同走过的第50个年头。
1958年以国企身份亮相,2004年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如今,成为中国最大的产业用纺织品特种织机制造基地,这其中的很多故事大概是讲不完整的。作为企业发展与变革的参与者,闫书法与石纺机之间仿佛也多了一些宿命的味道。
1968年,闫书法刚开始参加工作便进入了石纺机,在此后的50多年中,从铸造车间工人,到车间书记,再到厂团委书记以及党委书记……闫书法的脚步几乎遍布企业的每个角落,也正是基于此,他才会对石纺机的每个产品都如数家珍,对每个成员都很了解,他才能够有效融合企业资源打造出极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推动企业发展。
“当年的翻砂工作比较辛苦,冬天都会大汗淋漓,但我们都觉得很快乐。”回忆50年前的工作,闫书法仍记忆犹新,在他看来,正是那个“劳动光荣”的时代赋予了很多人踏实做事的品质。而这些对于他日后的企业经营产生了不小影响。
更好地工作需要素质提升,在当了一段时间的车间主任之后,闫书法决定去“充电”,先后在河北机电学院和河北电大学习了铸造和工业会计专业。这段基于工作实践的学习,让闫书法的方向更加明确,为他之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返回石纺机不久,闫书法就走上了企业“掌门人”的位置, 然而,他所接的这个盘并不轻松。
20世纪90年代,市场开放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石纺机原来的主导业务——有梭织机配件,遇到了来自乡镇企业的极大冲击。如何走出困局?公司痛下决心,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由过去的配件生产转型为整机生产。1990年,石纺机开始着手研发GA727整体阻燃带芯织机,并于1993年通过鉴定,项目填补了我国矿类织机的空白。自此石纺机进入了产业用纺织品装备领域。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为了提升竞争力,石纺机把“创新”作为了打拼市场的利器,陆续开发了许多新产品,然而,创新尚未收获,它们生产的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就遭遇了恶性竞争,顿失盈利空间,“这样自杀式销售使我们不得不退出。”闫书法说。
几经磨难,石纺机到底该走向哪里?作为企业当家人,闫书法承受着空前的压力。
“那几年我很焦虑。”闫书法坦言。
“当年在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上的遭遇让我们面对了空前的困难。当我们重新规划发展方向时发现产业用织机领域虽数‘小众’,但市场需求有,且因特种织机的技术要求高,国内厂家能够进入的寥寥无几,进口设备价格又很高。我们觉得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也蕴藏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闫书法分析道。
确实,石纺机方向摸得很准。作为一个有几十年织机研发生产经验的老厂,它有着充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这种“小厂干不了,大厂不愿干”的产品领域对于石纺机而言正适合!
发展方向已经明确,摆在石纺机面前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企业必须合理推进。
“1997年,在天津造纸网厂、安平造纸网厂的大力支持下,石纺机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潜心研发适用于产业用纺织品的宽重型织机。1998年,石纺机CXW型成型网织机便研制成功了,随后还进行了系列化开发,陆续推出了用于织造成型网、干网、底网、特种网等多种型号的宽重型织机。”闫书法回忆道,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石纺机一直在不断进行技术探索,围绕应用情况持续进行技术提升,并逐步确立了自己在该领域的行业地位和优势。
“工作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不同的岗位所面临的压力并不相同。当作为一名铸工时,我需要琢磨如何做好铸件;当带领一个企业时,就需要站在企业发展的层面去考虑问题,还要学会适时推动企业和人的转型去适应新的发展。”闫书法说。
以CXW型聚酯网织机为例,过去石纺机做过的织机最宽幅宽为3.6米,而CXW织机的幅宽则达十几米,整机重达上百吨。凭企业现有的资源敢不敢开发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巨无霸”?
闫书法坦言,他当时也动摇过,毕竟难度很大,然而更棘手的问题是,当时的企业状况就是不进则退,唯有往前奔才能有活路。于是,闫书法选择了迎难而上。如今,石纺机已经掌握了该类织机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了诸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中国宽幅、重型制造设备的发展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让中国产业用纺织品生产长期依赖进口设备的局面得以改变。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缺乏时代“枭雄”,他们有的一时风头无两,有的改写过“游戏规则”,但最终却归于沉寂……“勇气”、“坚持”或许是描绘企业发展最常提到的词汇,但在闫书法心中,做企业就应志存久远,而非只为一朝风起云涌。
“企业的发展,更大程度上要靠‘人’。在一个企业,‘一把手’如同领导班子中的班长,需有好的素质,才能有效带动团队前进,管理才有基础。”闫书法说。
事实上,在石纺机数十年跟随企业走来的“老人”有很多,他们对于这个厂的热爱不亚于自己的家,他们都希望石纺机能够走得稳、走得好。哪怕是那些退休的人,都会保持着对企业的关心。
不同的岗位所面临的压力不同。作为一名铸工时,我需要琢磨如何做好铸件;带领一个企业时,就要学会适时推动企业和人的转型,适应新的发展。
无论是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才能发挥其效用,才能让企业获得勃勃生机。“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做一个企业首先需要一支骨干队伍,如果大家想法不一致,劲儿不往一处使,又如何能够做出好的产品?产品对企业来说是生命线,但产品最终还是要靠人做出来的。石纺机为什么能历经数十年依然充满活力?就是因为有一支骨干队伍带领着全员,大家团结一心的努力,才不断推动了企业的发展。”闫书法说。
在石纺机的这数十年来,闫书法所做的不仅仅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审时度势地为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同时也稳步推进着企业和员工的思想转变。要知道,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有不少企业因未能顺应潮流患上“不适应症”,可闫书法依靠自己从实践得到的真知,锁定方向,稳定团队,带着企业步入了新生。
闫书法所感所悟,让记者感受到了一个企业前行的关键——以人为本。有历史的企业存在着共性,就是它们一定能够把企业的传统和现代的理念进行紧密的结合,懂得如何用与时代相契的理念来调动团队的积极性,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
石纺机让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长期依赖进口设备局面得以改变。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曾表示石纺机走过的60年,不仅为自身赢得了良好的发展,同时,企业不少产品也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持。
当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表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但仍面临着从技术到品类等方面的挑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闫书法相信这个领域前景可期。“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是国家提倡发展的行业,也是纺织业转型升级、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在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上所占比例仍相对较小,存在很大上升空间。且随着该行业的发展,宽幅、重型、特种纤维类的织物也会广泛被应用。当然,机会与挑战并存。”闫书法说。
“当前网带类织物逐步向高端发展,对织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石纺机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挑战。挑战不仅源于技术,更在于用户对国产设备的认知。”闫书法表示,“如造纸网行业企业的设备更新,趋向于使用更宽幅、更高速的织机。然而,这些高端造纸网生产企业大都选择国外织机,对于国产设备仍持怀疑态度。”
这些年,石纺机为此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在,石纺机不仅有丰富的技术及制造经验,还打造了一支专业的设计、制造、安装技术队伍。多年的市场开拓,用户对石纺机‘SFJ’特种织机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逐步认可了国产设备和技术。”在闫书法看来,正是企业在做特种织机方面强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让企业的创新和市场拓展有了依托,他相信借助这些难被复制的优势,石纺机的未来会更好。
中纺联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在出席石纺机60周年庆典活动中曾表示,石纺机经历了三次创业,最终定位于宽幅特种织机领域,很好地把握住了中国纺织业调整的脉搏。其实,正是这位在纺机行业从业五十多年的“老兵”亲历并推动着企业发展与变革,带领着石纺机一路披荆斩棘,依托创新,确立起了企业在产业用纺织品宽重型织机领域的产业地位和优势。而今,他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旧热情不减地带领着石纺机逐梦世界级产业用织机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