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成
(成都卧龙谷体育俱乐部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100)
森林经营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是针对森林生长状况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和评价,同时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价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球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所占比例最大,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具备着重要的生态系统牲。能够对植被、森林的固碳能力以及碳平衡等重要参数进行直接反映,衡量和评价,起到有效调整生态过程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能够对环境条件变化进行直接响应,在碳循环研究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目前生态学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评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邦经,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并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在各种生态系统动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加强对森林大漠库变化、生物量、气候因子与树木生长关系等的深入了解,对森林生长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影响研究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森林生长发育以及不断演替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通常都在百年以上,甚至还会花更长的时间,森林在生长发育以及恢复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林分生物量的认识,并充分了解其动态特征,有利于碳循环评估的有效开展和进行[1]。但在实际运作中,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相关信息以及生物量信息等较难收集和获取,现阶段针对所监测的森林区域,主要采用遥感估算法、模型估算法、涡动协方差能量观测法、固定样地法、空间代替时间法等进行生物量动态变化的监测。通常采用的是固定样地法,具有数据积累丰富、应用普遍的特点。此方法主要针对固定样地内的树木相关生长指标,如树高、树木胸径、环境因子等,通过周期性重复测量的方式,对生物量变化进行估算。不过此方法对于年尺度内森林生态变化过程评价的需要难以满足。
目前对树木年轮法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也不断增加,不断尝试对森林的净生产力动态和长期生物量进行估算。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树木的长期生长特征能够通过年轮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反映,同时具有定年准确、时间序列长、样品分布较广、环境变化指示明确、分辨率较高,可定量评估等优势。因此在传统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与树轮相关资料研究相结合,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方法进行重新构建[2]。
重新构建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方法,通过树轮相关资料的应用结合,对重建时间尺度进行有效的延伸,对遥感监测的准确性予以进一步验证,使非单一种群森林的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得以实现,能够有效提取监测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植被参数信息。由于非单一种群森林的生态系统因受到传感器更换以及遥感数据分辩率的影响和限制,其估算的时空精度无法满足种群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的需求,通过与年轮相关资料的有效结合,在时间尺度得以有效延伸重建的同时,使非单一种群森林在遥感监测应用中,能够实现种群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估算,并且监测的准确性得到有效验证。树轮资料在模型模拟中的应用,使生产力估计时长、估算精度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开展历史时期种群生产力的研究[3]。在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方面,通过与树轮资料的结合,有效对其他研究资料存在的不足予以弥补,对历史监测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对于其他监测方式,也可利用树轮资料进行验证指标的构建。而树轮宽度资料和农业产量数据较早就被用于生产力重建方法中有效性指标的验证,对五种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生态系统生产力重建的模型模拟方法进行可靠性的检验。通过上述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在研究区域内,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采用与树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是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的[4]。
与传统估算方法相强合,通过树轮资料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突破和克服传统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每年变化情况予以精确反映,以及其时空变化,同时能够更好地对历史时期进行研究。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是森林固碳能力和碳汇分布变化,通过与树轮资料相结合,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5]。
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加强动态研究,有利于森林经营结构配置和树种选择,同时对于森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估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对于相关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