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辉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主题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对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1]全面理解这一理论主题,要深刻把握其历史渊源、理论源流、现实实践、世界贡献。
分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要运用历史思维。历史思维主要是指把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过程及其内在逻辑。中华文明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史五个维度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以毋容置疑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人民的选择、党带领人民的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宝贵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演进所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绵不断且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华儿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抵御外辱的民族精神,其重要价值还表现在,对中国团结统一政治局面的形成和维护作用、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的平衡作用。另外,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传统美德等,能够为解决当代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思想源泉,能够为实现全球治理的公平正义、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启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基因。
鸦片战争后,面临亡国灭种之危的中华民族未曾屈服,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中不堪屈辱的有识之士前赴后继,持续探索重塑中华民族辉煌、捍卫中国人民尊严的道路,进行着英勇悲壮的抗争,但中国人民依然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中华民族依然深陷内忧外患之境。诞生于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中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在170多年间先后进行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在近两个世纪的历史跨度里,中国经历了世所罕见的苦难,也经历了重回世界舞台的辉煌,开创了震撼世界的“中国模式”。经历由衰到盛的中国近现代史生动地证明了选择和坚持正确的道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和全局。
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来,牢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持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为中国人民谋取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取复兴。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近代不断衰落的中华民族从根本上扭转了命运,从独立自主到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党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对在落后的国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通过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回答在没有任何模式可循的前提下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经历了正反两方面教训和曲折探索,我们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70年的道路探索实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分期,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从本质上讲这两个时期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即新中国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20多年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新路、讲新话”,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革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生机活力、国内外形势和党情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党、国家、民族、社会、人民和个人,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置于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去思考谋划,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注重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路布局,又运用发展、联系、全面的思维来处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多对复杂交织的矛盾关系,续写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前所未有地具备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和能力。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P544)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当中,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实践新特征新要求持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主题的理论源流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时代升华,是对上述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3](P41)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共产党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4](P29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的角色和定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本”: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的建设提高到科学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体现出着力破解“兴亡周期律”的战略谋划,即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起点——不忘初心、补足精神上的“钙”;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突破——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要害——坚持以零容忍惩治腐败;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定因素——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保障——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全面从严治党的固本之策——抓基层打基础是长远之计;全面从严治党的全新课题——学会通过网络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5](P222)“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6](P689)恩格斯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系列科学论述,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7](P570)这是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基于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剖析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轨迹的勾画。[8]
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将“人民”作为发展的主体,强调发展中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科学回答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引领中国向着正确方向稳健前行,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其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强调“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1]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际上是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更高层次的回答,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历程,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革命或改革的实践,这一实践活动是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展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坚信,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9](P65)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以及为世界作出什么样的历史贡献。即,目标愿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思路——破解难题、坚定自信;两大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内外保障——强军目标和大国外交;分阶段、分步奏安排,是把党、国家、民族、社会、人民和个人有关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谋划,深刻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趋势和我国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只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才能实现伟大梦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就是要统揽“四个伟大”奋斗新时代。
运用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系统总结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历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1840年以来17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可以发现,推进“四个伟大”是治国理政的根本经验。从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中,可以看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意义;从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和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的历史中,可以揭示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意义;从中国共产党9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可以揭示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意义;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可以揭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历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续写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实现民族复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需要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就必须建设好新的“伟大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由富到强的历史起点上,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历史使命;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反复强调要进行好“伟大斗争”;为指导和领导好这一“伟大斗争”,特别强调要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
“四个伟大”构成一个彼此不可分割、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是“执政主题”,讲的是执政的历史责任,是举旗定路的根本方向,着眼于“干什么”。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坚定“四个自信”,克服自身短板,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境界。
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执政方略”,讲的是执政所应具有的精神气质、精神气概和精神气度,着眼于“怎么干”。面对新时代治国理政面临的各种矛盾、难题、风险和挑战,全党同志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往无前,永不懈怠;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登高望远,居安思危,进而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加强、改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执政主线”,讲的是执政的主体条件,是强基固本的政治保证,着眼于“谁来干”。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不断夯实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是“执政目标”,讲的是执政的历史使命,是提纲挈领的目标指向,着眼于“干成什么”。党的一切工作,党的一切理论、路线、方略、政策、方针,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指向而制定的。只有把“四个伟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实现“强起来”的根本路径和基本方略。换句话说,要在“四个伟大”的有机整体中,来揭示实现“强起来”的根本路径和基本方略。
“打铁必须自身硬。”[1]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不同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很严峻,责任很重大,使命很光荣,需要自身更加坚强有力,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打铁必须自身硬”有益于全党时刻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凝聚共识、破解“四种危险”,让自身在精神、能力、作风、纯洁性上硬朗起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而实现伟大梦想。只有“打铁必须自身硬”,才能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引领我国发展的帆船沿着正确的航道乘风破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世界面临不稳定不确定性突出,世界需要新方向、新方案、新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解决全人类面临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定是社会主义“起步”阶段;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是社会主义“成长”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挫折,我们看到了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有人论证,社会主义不过是20世纪的“乌托邦”而已,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属于另类,资本主义在与社会主义的较量中取得“终结”性的胜利,历史发展只剩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第二种情形是,因为传统社会主义遇到僵化、不可持续、老百姓不满意等发展问题,现实中又找不到解决的好办法,与资本主义经过自我调节,持续发展相比,曾经坚持的人们开始动摇、怀疑,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认为社会主义运动不可能复兴,文明的方式将转向西方;第三种情形是,国内外一直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曲为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是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成功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复兴,等等。曾经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被“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和平演变论”等浪潮淹没。这些所谓的预言家们,在等待着社会主义偃旗息鼓的消息,期盼着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历史和这些人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辉煌成就。中国的发展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给处于低潮谷底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中国的引领下由低潮走向复兴。
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建立起“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但社会利益难以整合,剧烈动荡频发。20世纪60、70年代,一些国家转而寻求强人治国的集权制政体,不同程度地解决了社会失序和发展效率问题,但专制与腐败问题相伴而来,并引发政治危机。同期,苏联出于冷战的需要加大对亚非国家的介入,鼓励这些独立不久的发展中国家走“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道路,在亚非20多个国家指导“先锋党”“革命民主党”走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曾在国家建设、人才培养、资金援助等方面给这些国家以各种支持,但终因苏联霸权主义作祟,且苏联道路也并不符合多数亚非国家的国情,双方最终在控制和反控制的矛盾激化中渐行渐远。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西方乘机在亚非发展中国家大搞所谓“民主化浪潮”,亚非发展中国家纷纷转轨,引进西方政治模式。但是,这一轮以民主化为名分的政治转轨并未给亚非国家带来福音,经过一番热闹之后这些国家多数陷入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和政局持续动荡之中。
中国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经过长期探索,甚至付出巨大代价得来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这一科学方法论指导实践,同时不教条、不僵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给世界人民以重要启迪,发展必须要走独立自主道路、要走强而不霸的和平崛起道路、要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道路。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全球化出现逆向性的发展情势,旧的国际秩序的消极后果日益凸显,整个世界面临越来越多的“发展赤字”“治理赤字”“领导力赤字”。时代呼唤新的国际秩序,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方案和治理方案,带领世界走出西式现代化的发展困境。在此关键时期,“中国扛起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旗,从跟随、融入转向引领、塑造,从输入型现代化转向辐射型现代化,全球共同发展与世界秩序重建第一次寄希望于中国”。[11]
经济层面:中国提供的新型全球化方案和世界经济复苏方案,为改写全球发展观念、加快世界经济复苏、坚定全球化发展方向作出了突出贡献。针对全球性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和竞争加剧,全球化的始发地——美国、欧洲都出现了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的新动向,世界范围内的“黑天鹅事件”频频上演,全球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逆全球化的新动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型全球化方案,为坚定全球化发展方向注入了中国信心。针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针对世界经济发展动能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筹建了“亚投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了中国动力。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方面: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和治理理念,为消解全球治理赤字、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切实贡献。在治理主体方面,中方倡导平等参与。中方一贯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享受权利、履行义务。“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角戏,而是多国平等参与的“大合唱”,是全世界合作的“交响乐”。在治理规则方面,中方主张全球正义。传统治理体系背离全球正义的价值原则,有的政治挂帅,有的意识形态划界,有的搞排他性安排,有的设立准入门槛,有的搞双重标准,有的缺乏代表性、包容性。中国提出的治理规则彰显了全球正义,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包容性,第一次为处于“地球边缘”的国家和人们提供了公平参与、共同发展的机遇。这是对传统国际治理机制的反思、调整和矫正。
传统全球化时代,世界文明秩序本质上是西方精神的世界化,是守护西方利益的卫道士,是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结果。当今世界的文明秩序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全球化的演进逻辑、世界历史的正义原则相背离的,是世界上诸多纷争、战乱的深层次根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给出了中国方案,这些方案和主张倾注了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为重构新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交往理性和世界精神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天下观”,是对新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和谐世界”对外战略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合作共赢”思想的升华,超越了零和博弈的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深,强调世界的未来只属于世界人民,只有和世界人民一道,把世界建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相关联合才会被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12]这与西方建构的中心—边缘结构是不一样的。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致力于建构符合全球正义原则的国际文明秩序,体现了人类的视野和世界的眼光,为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合理性的价值引领,为重构全球交往理性贡献了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改变的将不仅是世界舞台上的政治话语,还将改变全球化的术语、现代化的术语,改变国际交往的规则和评判标准,改变全世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中国价值写进联合国文件,随着中国价值逐步上升为国际交住的文化隐喻,它所带来的变化将是深刻的、久远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它意味着国际交住理性和国际文明规则正在重塑,意味着一种新的世界文明和世界精神正在崛起,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