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玲/武汉市审计局
为了让曾经的“天下第一街”Q 街重现勃勃生机,某市市委市政府打响了一场凤凰涅槃式的Q 街升级改造战役——Q街中央服务区改造项目。此举引起该市审计局的高度重视,对此改造项目实施开展了绩效审计调查。审计人员通过翻阅档案资料、数据对比、实地走访,最终查实四位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合谋将本单位管理的多处国有公房控制在自己或他人名下,侵占国有资产593 万元的违法行为,并将问题线索移送市人民检察院处理,四位国家工作人员均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75 万元,追缴赃款116 万元。
审计组由三人组成,其中组长老王从审已逾30年,赵刚是青年审计骨干,李欣是专业扎实的造价工程师。根据征地拆迁项目的进展,审计组对各拆迁片区征收范围、户数、面积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Q 街Z 片区被征收户数近两千户,被征收房屋总建筑面积超过11 万平方米,征收范围广、户数多、面积大,因此将Z片区房屋征收补偿情况作为此次审计调查的重点。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实施方案、征收台账、一户一档征收档案及相关会议纪要等资料堆积如山,审计组急需找到突破口。
老王提出用大数据分析的思路做两个方面的数据对比工作:对比分析征收台账和摸底调查公示表,查找信息变更的记录;对比分析征收补偿的总金额、单价金额、补偿面积,查找金额异常的记录。赵刚和李欣积极响应。经过数据分析,审计组发现Z片区房屋征收补偿数据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有上千户拆迁房屋性质是公有住宅房屋,约占征地拆迁总户数的77%;二是征收台账和摸底调查公示表的信息确实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且这些房屋产权都是公房;三是该片区享受保底补偿的户数近700 户,约占征地拆迁总户数的54%。公房、保底补偿、部分摸底信息与征收信息不相符三个关键点串联在一起,审计组筛选出共计169笔疑点记录。
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公房征迁中的获利者或多或少和区城区改造和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征收办)、公房管理部门有关联关系,才有机会获取超额补偿款。审计人员迅速分头联系区征收办和本区公房管理部门区房地产公司,搜集这两家单位及其下设的拆迁指挥部和Z片区街道房管所的公职人员花名册。
对上述公职人员花名册和169笔疑点记录中的被征收人信息进行比对后,审计组发现有一位公职人员陈杨同时在L 路房管所和区征收办任职,有一位被征收人陈晨名下的公房属于L路房管所管辖。陈杨和陈晨姓氏相同,有没有关联关系?审计组决定先到区房地产公司求证。
区房地产公司公房管理部部长蒋正国接待了审计组。简单寒暄后,审计组直接提出要了解L路房管所所长陈杨的基本情况。蒋部长犹豫了一下,眼神闪烁地解释道:“陈杨这个人我认识,但是都是工作上的往来,对他的个人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审计组没有气馁,接着提出要调取陈晨名下公房的管理台账。蒋部长脸上显现出尴尬的表情,直接推脱说:“真是不好意思,我们不负责具体的公房管理工作,都是街道房管所负责,你们直接联系房管所调取资料更合适。”
离开区房地产公司后,赵刚对老王和李欣说:“这个蒋部长惜字如金,神情也不太自然,怕不是有什么隐情吧?”李欣严肃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心里有鬼才怕我们,咱们先去L路房管所调取资料。”
一到L 路房管所,审计人员就遇到了所长陈杨。陈杨亲自接待审计组一行,表示会全力支持审计,并安排了一位工作人员小齐配合审计工作。审计组在169笔疑点表中筛选出属于L 路房管所管辖范围的记录,调取了上述房屋近两年拆迁前租金收取记录和公房住房证(租约),核对发现有26户公房的承租人前后不同,存在公房住房证(租约)变更和新发公房住房证(租约)的情况。审计组要求L 路房管所提供上述26 户公房的使用权转让资料,却被告知公房使用权转让资料在区房屋置换有限公司。
审计组赶到区房屋置换有限公司,迅速调取了26户公房的使用权转让交易资料。与L路房管所提供的承租人信息进行比对后,审计组发现有6户交易信息没有在区房屋置换有限公司提供的公房使用权转让交易资料中找到,其中1 户公房在陈晨名下。到底是什么情况才造成不一致?审计组决心查清楚。
审计组二访区房屋置换有限公司,开门见山地说明有几笔公房使用权转让交易没有找到的情况,想了解原因。接待审计组的李总听到后也感到纳闷,解释说自己刚到这个岗位任职1 个月,对过去的交易事项确实不清楚,随后打电话通知一位业务骨干来解答审计组的疑问。
这名业务骨干名叫李梅,年纪不到40,给人很精明的感觉。李梅拿着记录清单去档案室核对,不一会儿,她十分肯定地回复确实没查到这6笔交易,并进一步向审计组解释:“我在L 路房管所担任过副所长,对那边的情况算是比较了解。这6户公房所在的Z 片区正在实施旧城改造,有可能是L路房管所的同志们迫于房屋征收时间紧的压力,配合拆迁指挥部简化了交易程序。”她的说法听起来很合理,但“公房使用权转让记录去哪儿了”这个问题仍让审计组无法释疑。
为了弄清楚原因,审计组联系区房屋置换有限公司和L路房管所的上级部门区房地产公司,说明了几笔公房使用权转让交易记录没找到的情况。区房地产公司的工作人员认可了旧城改造房屋征收时间紧,不排除交易手续不完善的情况的说法,同时建议审计组到L路房管所核实具体情况。
审计组一行人第二天一早就抵达L 路房管所。L 路房管所所长陈杨热情地说道:“让你们来回奔波,实在抱歉,我待会儿有个会议要参加,等会小齐来配合你们工作。”
审计组在办公室里等待,一直等到午饭时间,小齐才出现在会议室门口,她轻声细语地解释:“陈所长有事走不开,安排我带你们去食堂吃饭。”李欣问道:“小齐,吃完饭后能否和我们对接下工作,有些资料需要你帮忙提供。”小齐一脸诧异:“对接工作?所长没有安排,我不清楚是什么具体任务啊。”老王心里一阵纳闷,这陈所长说一套做一套。
审计组一边吃饭一边和小齐谈起征收补偿工作,却意外从小齐嘴里得知有人为了陈晨名下的公房来所里争执过。这或许是条重要线索,赵刚压下心里的兴奋,装作不经意询问个中细节,小齐却不肯吐露更多的信息。审计组提出下午上班前,请小齐提供使用权转让交易记录消失的6户公房的房屋平面图和公房图卡。小齐为难地表示要请示陈所长后,才能提供资料。下午,审计组多次催促小齐。小齐总是以要走审批程序,需要时间搪塞。
一天过去了,审计组没拿到任何资料。老王再次联系陈所长,他终于接了电话,态度十分诚恳,一口一个“对不起”,解释“开会中,手机打开了飞行模式。”老王不想再和他绕弯子,单刀直入地要求:“明天早上上班前,必须提供6户公房的房屋平面图和公房图卡。”
次日,陈所长一早就等在会议室,一脸歉意地对审计组说:“三位同志,不好意思,昨天耽误了你们的时间,资料已经准备好了。我就在隔壁办公,有事儿就叫我。”
审计组翻阅陈所长提供的6户公房资料发现:其中4 户公房都是破旧公房改造加层后产生的新承租户,另外2 户公房地址相邻,可能存在分户。李欣灵机一动,提议:“现在这几栋房子还没拆除,我们可以到现场去踏勘,看看能否挖出其他线索,还原事实。”
现场踏勘时,老王联系了区征收办。负责L路房屋征收工作的小江给审计组介绍了他们掌握的房屋情况。原来,启动Z 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后,摸底调查登记产权人王静的家属多次到区征收办主张公房的征收补偿款。L路房管所所长陈杨得知消息后,主动出面答应解决公房征收补偿款的问题,后来王静确实再也没出现过。在公房征收补偿过程中,被征收人陈晨取得该公房的产权,并与拆迁部门签订了房屋征收补偿协议,获得补偿款共计469807 元。老王十分肯定地说:“规避正常交易程序违规取得公房承租权,部分房屋取得承租权后违规再分户,骗取房屋征收补偿资金,这些操作是有目的地进行,只是权属纠纷和隐藏的使用权转让交易串联起来,暴露了重重疑点。该和陈所长来个正面交锋了。”
审计组请陈所长到会议室座谈。陈所长像往常一样,带着爽朗的笑容走进会议室,一看三位审计人员一脸严肃坐在他对面,顿时感到气氛有一丝不同寻常。老王把资料往陈所长面前轻轻一放,说道:“今天咱们谈谈几户公房使用权转让的事情,赵刚、李欣你们做好询问笔录,一会儿还要让陈所长过目签字。”陈所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赵刚目光灼灼地盯着陈所长,问道:“王静的事情到底是怎么解决的?”陈所长调整了下坐姿,解释道:“租户王静超过6 个月没有交纳房租,按公房管理办法以及为了盘活国有资产,所里集体决定将其公房收回,过户给陈晨,但是王静一直居住在公房内,拒绝搬走,她没有住房证,因此不能办理拆迁补偿手续。于是王静几次三番闹事,要求取得拆迁补偿款。为了保证征收拆迁工作进展顺利,我就出面协调,在王静和陈晨中间做个和事佬,最终商定陈晨支付给王静13.5万元,对这套公房做了个了断。”李欣紧跟着追问:“你和陈晨是什么关系?另外4栋破旧公房改造加层新的承租人是如何产生的?”
陈所长仿佛要自我辩解一样大声说道:“陈晨确实是我表弟,但是我是所长,职责所在才出面解决问题。这些事情都是经过所领导班子根据实际情况集体研究决定的,不是我一个人拍板决定的。”审计组早就料到陈杨不会轻易松口,不过陈杨的反应越发肯定了其中必定有问题。审计组调整方向,着手调取这6 户被征收人的银行账户流水,追查征收补偿资金流向。翻阅征收补偿档案中的合同及财务付款凭证资料,找到了6 户被征收人刘刚、王亮、陈萍、陈晨、程浩和彭婧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账户,审计组继续调取上述6个被征收人银行账户开户以来的银行流水。追踪征收补偿资金的去向发现,刘刚、王亮和陈晨在收到拆迁款的次日全额转至L 路房管所房调员詹某账户,陈萍、程浩和彭婧收到拆迁款后全额或部分转款至李梅账户;进一步查询詹某和李梅的账户发现,他们在收到上述款项后又将其中部分款项转账至陈杨、蒋正国的银行账户。
根据前期区房地产公司提供的公职人员花名册,审计组确定此李梅就是区房屋置换有限公司的李梅。审计人员直接找到她。面对银行账户流水,李梅坦白了自己在担任L 路房管所副所长职务时,与现任L 路房管所所长陈杨、时任房屋置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蒋正国及其下属房调员詹某利用职务便利,合谋采用重新绘制公房图卡、开具公房住房证(租约)等方式私分公房承租权,以亲属名义低价购买占有公房,通过自行出租、转让、与拆迁部门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的犯罪事实。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审计组迅速向局领导汇报审计情况。经局业务会议讨论,有关问题将形成移送处理书移送市人民检察院查处。上述犯罪行为暴露出公房在过户、分户、调换、转让等管理环节存在制度漏洞,该市审计局会同区房地产公司研究公房管理相关制度,提出了完善《关于办理直管公房承租人过户、分户、更名的规定》和《直管公房使用权有偿调换、转让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建议,有效加强了对公房管理各环节的权力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