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丰
(中咨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 518100)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基于此种经济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使用。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相对较为复杂,且部分施工人员存在一定的疏忽,进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同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以及表面积相对较大,同时针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就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原料。并且,此工程项目对于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同其他混凝土进行对比,工程条件相对较为复杂,通常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在同一般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对比,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所需的施工条件相对较为复杂[1]。
在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因此同普通混凝土具有一定差异,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以及表面积都比较大,且结构构造厚实,所以,在对其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就会出现蜂窝或者裂缝的情况。为了充分保障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通常都会采取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连续性浇筑的措施,最大程度上避免缝隙情况的出现,进而有效保障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完整性。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很难避免裂缝情况的出现。而造成此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当混凝土内外温度超过25℃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就会出现形变,进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了裂缝。同时,如果平面尺寸过大,那么也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因为平面尺寸越大,那么就会产生相应的温度力也相应变大。现阶段,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通常会在其浇筑的过程中,加入膨胀剂或者是减水剂,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熟练的施工技术,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则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进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2]。
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中,为了能够保障整体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技术的使用,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得到合理提升。
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情况来看,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大体积混凝土能够具有高厚度以及高强度的特点,通常都会提前让相关技术人员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的设计,加强相关技术的掌握。而在对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充分保障混凝土的强度,还需要保证水化热程度能够得到合理降低,进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能够具有良好的可泵性以及和易性。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就需要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严格管控水化热的程度,然后尽量实现水化热程度降低的目标。在此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合理选择配比原材料,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而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可泵性,一定程度上节约施工材料的应用,就可以在配置大体积混凝土过过程中,按照合理的比例,在其中加入粉煤灰[3]。
另外,相关技术人员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配制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其中融入适当比例的以及粉煤灰以及矿渣水泥,从而充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此种方法的采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程度,还能够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提高自身的强度,进而保障建筑工程整个项目的质量提高。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想要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仅需要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还需要加强对温度裂缝的严格控制。
1、科学选择配合比。在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就需要对砂、石级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在实际配制过程中,在其中加入适当的减水剂或者是粉煤灰。而根据以往的经验不难看出,在实际配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注重对配合比设计的合理优化,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程度,并且减少水泥的用量,进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以及强度。
2、保障混凝土入模温度的降低。为了能够有效规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加强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来讲,相关的施工人员都会选择低温水或者砂表面覆盖的方法,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另外,还注意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尽量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进行延长,保障其能够达到 5小时以上。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浇筑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减缓混凝土浇筑的速度,从而使得混凝土热量散发速度得到合理增加,保障水热化程度得到一定降低,避免由于浇筑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高温情况,合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此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入模温度不宜低于 5摄氏度,不宜高于35摄氏度,最好是将其温度维持在18℃以下,进而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奠定良好基础[4]。
3、合理控制拆模时间。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拆模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注意对其温度进行实时的测量以及监控。通常情况下来讲,只有当混凝土表面温度同内部温度差低于25℃时,才能够开展混凝土侧模拆除作业。如果这二者之间的温度差大于25℃,那么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从而缩小二者之间的温度差,然后在继续进行拆模作业。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得到重视,逐渐被广泛应用。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就需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控制,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而促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提高,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