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019-02-19 15:30:26
四川水泥 2019年3期
关键词:客土土质垫层

张 凌

(福建兴宏宇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与其它地质相比,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较差,在强烈的震动和地震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坍塌和液化的现象。若没有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会十分薄弱,也容易发生干裂的问题,严重威胁市民的出行安全[1]。所以在建设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不可以直接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如何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前分析施工现场的软土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1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有三个:首先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其他类型的地基要高,地基内部的空隙比较大,具有透水性差、强度低、密度小等特点,而且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能相对较强。一般来说,软土地基在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形成比较大的压缩量,而且排水固结的速度与其它地基相比十分缓慢,很难保持稳定[2]。其次,软土地基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应力水平是控制软土力学的关键,但应力水平提高时,很容易造成软土地基结构的破坏。结构性属于一种不可逆转的特点,也就是说,如果软土的结构受到破坏,就无法恢复正常的水平,会导致压缩量的进一步扩大。应力也存在着结构性的特点,如果需要在这种地基上面进行施工,就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技术,如果施工技术应用不规范,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甚至会存在引发事故的隐患。最后,大部分地区的地表在长期遭受风化的影响下,会形成硬壳层,它的压缩性能位于中下水平,强度较高,如果可以将硬壳层当做地基,便能够大幅降低沉降[3]。

由此不难看出,市政道路的施工必选采取科学的方法,避免地基的施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2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在施工工作前,施工队伍需要提前在施工地点挖掘一定的土方量,让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测和分析,明确施工地点的地质以及地基的特点,经过全方位的分析之后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使用实时监测的方法检测在挖掘过程和固定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以及固定的效果,针对软土地基的特别位置加强加固处理,令软土地基能够拥有较好的遵从性特点[4]。

2.2 桩基的施工技术

在准专业人员确定了具体的施工方案之后,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具体的施工步骤开展桩基的安装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分别是确定桩基的位置,安装桩基以及下桩操作。在实际的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一次性的承台完成上述操作,通过此种方法可以为接下来的下桩操作提供便利,创建良好的灌注环境,有利于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建设承台的材料要符合工程质量的施工标准。把成本与施工时间结合在一起考虑后,可以得出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的首选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单桩承台,另一种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承台[5]。

2.3 灌浆处理技术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灌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灌浆技术的水平体现着施工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在灌浆处理过程中采取的是利用气压以及液压实现双重控制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灌浆工作的精准性。在实际的灌浆环节中,应采用多次分级进行灌注的形式完成灌注工作,以此来保证下一个环节的正常施工。为了全面提升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可以在灌浆处理过程中引入新兴的先进技术,使用聚氨酯或者是硅酸盐等材料,部分或者全部代替传统的施工中常用的泥浆材料完成灌注,提高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6]。

2.4 客土技术

为了确保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施工进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客土技术完成整体转换土基的工作,尤其对于高沉降量、高含水量的上层土壤来说,必须使用客土技术的整体剥离特点,使用砂石垫层以及混凝土搭建一个新的地基表层,保证新的地表基层的沉降量和含水量等指标符合工程施工的相关标准,增强市政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市政道路的使用安全。

2.5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注意事项

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软土地基表层处理的注意事项。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内容时对表层加以处理,然后再开展施工准备工作。需要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地基的强度,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改善软土地基的土质,可以使用垫层内具有韧性的材料代替传统的泥浆材料[7]。第二,客土技术处理的注意事项。客土技术是用优质土与软土转换来开展施工的技术,他能够保证地基的沉降指标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令基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选择具有较强透水性的土质,值得注意的是在水位下填土的施工环节中,需要使用不具有透水性的土质,填筑需要以中心为出发点,逐渐向两侧扩散,填筑的厚度应控制在14cm。目前,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客土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垫层法、置换砂垫层方法以及强夯挤淤法,这几种施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可以避免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8]。第三,强夯处理技术的注意事项。强夯技术以重力为基础,利用物体自高空自由落体的压力进行压实软土地基的工作,使用人员需要对加固的深度进行控制,最好将深度的范围控制在6-10cm之间,这样可以减小5倍左右的压缩量,可以提升地基4倍的强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令土质的承载水平得以加强,确保软土质的有效压缩,降低土质内部的空隙,提高土质的强度。强夯处理技术的应用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体现出高效、快捷的特点,因而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内部的空隙比较大,透水性差、强度低、密度小,有着压缩性,不可直接作为市政道路的地基,需要选择恰当的处理技术对软土地基加以处理。采用文中提到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能够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令软土地基能够拥有较好的遵从性,建设承台的材料要符合工程质量的施工标准,最好使用木制的单桩承台和钢筋混凝土承台这两种材质的承台。软土地基填筑的厚度应控制在14cm左右,深度的范围控制在6-10cm之间,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客土土质垫层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换填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山西建筑(2019年10期)2019-02-14 09:32:49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面板堆石坝垫层施工及坡面防护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及其规范探讨
垫层混凝土对落水孔水库坝基应力的改善
溯源侵蚀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土质边坡的稳定性
地震及降雨渗流条件下铁路生态边坡客土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