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陈静 刘 航.2.(.中共泸州市委党校,四川泸州 646000;2.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00072)
内容提要:自贸区的设立是推动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是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创新举措,也是实现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作为对外开放的国内制度支撑和着力点,自贸区建设须与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等相结合,进而形成合力以渡过当前改革的“迷茫期”。因此,笔者从自贸区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的意义、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国内实践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时代自贸区协同发展的后续拓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13年9月29日,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FTZ,Free Trade Zone,下文简称自贸区)于上海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全国内陆沿海共计11个自贸区、1个自由贸易港(下文简称自贸港)在内的网络开放新格局已初步形成,高水平开放时代已经开启。[1]实施自贸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地区和全球经济共享繁荣的重要路径。自贸区建成5年多来,通过改革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多次得到中央层面的认可,具体包括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制度创新有序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形成等等。[2]
然而,从目前实践来看,各自贸区之间基础差异仍旧悬殊,尽管自贸区或各片区之间不断创新、相互学习,但自贸区或各片区之间由于存在利益樊篱,协同驱动效应并未充分发挥,表现为片区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尽完善,同质化竞争激烈,各类平台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等。另外,从理论层面来看,国内外有关自贸区的理论研究与综合实践方兴未艾,尤其是在2013年我国自贸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层面的方法论经验更是亟待梳理总结,以期从中能把握新时代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演进规律和薄弱环节,从而提升自贸区改革创新能力,发挥自贸区对相关区域战略(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的服务功能。[3]
有鉴于此,对当前自贸区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的意义、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国内实践等方面开展系统的梳理工作,有助于全面把握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最新趋势,有助于理解新时代改革开放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并生成有助于完善自贸区建设的启示性借鉴。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自贸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面向未来,要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加强统筹谋划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4]这些战略指示无疑为新时代我国自贸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方向指引。作为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国内制度支撑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着力点之一,自贸区不仅应有数量的合理追加,更要求其改革能有质的蝶变跃迁,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区域协同发展与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等提供强大动能。这是因为:
首先,从对外开放视角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贸区作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有效推进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政治沟通、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等,通过制度融通化解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民族歧见、消减了贸易摩擦、打破了文化壁垒并且扫清了诸多制度障碍,强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和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5]
其次,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通过交通互联、信息互通等方式打破物理空间界限形成的中国自贸区体系将助推国内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形成,[6]从而扭转以往渐进式改革开放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失灵、资源错配、价格扭曲以及收入分配不均、社会福利损失等积弊。[7]
另外,从实践操作的过程来看,自贸区改革授权不足、创新效率不高、法制建设滞后、风险管控能力不够、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愈发凸现,目前,改革受阻并已陷入“迷茫期”,[8]究其实质在于未能形成良好的驱动机制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因此,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对我国自贸区协同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区域协同、全世界共享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较多,单就自贸区协同发展的理论探讨较为鲜见。
学界对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成果也较为丰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五方面:
一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本涵义。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层次,[9]目的是通过人口、资金和信息等的相互作用,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进而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10]由此可见,该系统具有内部平等开放、对外互利共赢的特征。具体而言,即为通过微观层面的资源要素重组、中观层面的产业结构优化、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等实现内部子系统之间、内部子系统与外部系统(如国家层面、国际层面)之间的互动与对接、高效有序协调与共生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11]
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来源于协同学或协同理论,[12]这是由于协同理论的应用最早也是在经济学领域,[13]该理论认为,内部子系统的结构、行为和特征受相同原理和规律支配,会产生影响整个系统的联动作用,促使系统由无序向有序发展,其中,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是协同理论的三大核心。
三是作用机理与制约因素分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本质是资源、要素与产业的协同,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讲,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制度安排和宏观调控机制来协调各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要素与产业的流动,来增强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优势,从而产生协同驱动效应。[14]该效应的发挥不仅取决于要素累积、产业关联、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同时也受财富分配的影响,一般而言,合理的区域财富分配差距有利于形成要素合理流动的梯度空间格局,促进优势要素的集聚与集中,构筑良好的激励与竞争机制,反之反是。[15]
四是演进规律与国际经验。工业化革命以来逐步形成了全球“北高南低”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各国区域差距与其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特征。从欧盟实施一体化战略、美国建国以后持续加强空间市场一体化,先后掀起运河网络、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体系建设高潮,俄罗斯出台新的联邦区域规划等现实看来,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区域协同发展是未来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6]
五是绩效评价与模式选择。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是推动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学界采取合理的经济学计量工具与方法对协同发展的静态与动态效应进行评测发现,京津冀总体效率越来越高,河北的协同水平最低,[17]尤其是京津冀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更是有效疏解了北京非首都职能;[18]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能力呈现东高西低的规律,主要是上海龙头带动作用突出,南京、武汉也相当卓越,[19]四川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呈下降趋势。[20]另外,李琳(2016)在诸多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今后区域协同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即中心-腹地模式、“飞地”模式、省际毗邻边缘区模式、省内城市间模式等。[21]中心-腹地模式如长三角地区构建的以上海为龙头,南京和杭州为两翼的“雁字形”城市圈域模式;[22]“飞地”模式,如成都温江区建立起接受东部沿海及世界产业分工梯度空间转移的经济园区;省际毗邻边缘区模式,如湘鄂渝黔边等行政区边缘经济模式;[23]省内城市间模式,如长株潭城市群等,这些成果为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区域协同发展进程。
相比之下,目前对自贸区协同发展的研究少有涉及。已有文献主要利用绝对优势理论、[24]比较优势理论、[25]要素禀赋理论、[26]增长极理论、[27]新贸易理论、[28]循环累积因果理论、[29]不平衡发展理论、[30]梯度转移理论、[31]平台经济理论[32]等多种理论模型分析自贸区的功能定位、空间分布特征、产业优势以及演进规律等问题。[33][34][35]与此同时,越来越系统、深入的协同发展理论也为打破自贸区发展的地缘政治经济现实悖论提供了启示,根据前述研究不难发现,自贸区协同发展问题背后的哲学、经济学本质是始终保持自贸区间差异与协同的辩证统一关系,[36]即研究高效的资源配置、要素流动与产业分工是如何产生协同驱动效应并且这种效应是如何役使我国整个自贸区网络开放水平由低到高转变的;[37]另外,区域协同发展的长期探索与广泛实践也表明,协同发展除了强调大区域划分外,还兼顾缩小政策单元,如自贸区和创新改革试验区等,[38]并且协同的重点在于促进经济与科技等领域改革的相互衔接和协调、探索系统改革的有效机制、模式和经验,以实现不同经济系统共同发展的双赢。[39]该路径的内在机理在于自贸区制度创新会打破物理空间、贸易管制(如关税壁垒或地方保护主义)、产品同质化产生的“边界效应”局限,[40]为协同发展带来正向经济效应。[41]其中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等是制度质量影响协同水平的重要因子,这种效应在早期主要通过扩大出口实现,在后期通过吸引外资产生集聚经济效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42]这种效应产生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自贸区协同共生推进整个开放系统由无序至有序、从初级到高级的动态转变过程中的技术溢出与资源配置效应。[43]由此可见,致力于探究支配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普遍规律的协同理论能够支撑自贸区协同发展驱动机制与制度创新等体制机制的构建。
国外自贸区发展起步较早、水平较高。总体而言,国外自贸区发展的情况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国外少有提及协同发展,但其高度成熟、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驱使各自贸区及片区之间早已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自发形成了高效的协同网络,因此,这些自贸区在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焦点并不在于如何下意识地通过计划手段如行政命令等方式固化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等。不难发现,从公元前1101年开始至今,国外大多数自贸区不断适应经济环境变化,正朝着多功能、综合型自贸港方向发展,目前已进入自贸区 2.0 升级版的黄金发展阶段,[44]其共同经验主要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并以“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治化、金融国际化”为共同目标,[45]通过扫清资源配置、要素流动、产业分工障碍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贸易便利化方面,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发展和制度建设等相关措施简化贸易程序、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扩大出口。[46]据测算,这项改革促进APEC 内贸易增加10%(约2800 亿美元),东南亚国家也将获得比关税改革更大的经济收益。[47]
投资自由化方面,旨在保障国家主权、经济安全、本土资源和产业安全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激发市场竞争,进而实现资源科学配置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8]目前,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是国外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最为成熟的制度安排并成为国际新趋势。外资进入欧美日等国家或地区一般情况下无需经过政府审批,只需按照东道国相关程序提交申请。[49]
监管法治化方面,旨在化解垄断力量导致的市场扭曲、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50]国际上主要通过自贸区特殊条款、原产地规则等消极措施及区域一体化制度等积极措施应对消极影响,协调统一区域内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协调的自贸区规章,集体降低或去除财政激励,建立区域经济整体化战略框架、产业链关系,或制定专业化分工实现自贸区协定成员的比较优势等。
金融国际化方面,旨在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金融配套服务体系,中国香港、新加坡、巴拿马科隆、纽约、迪拜、开曼群岛等国内外成熟的经验做法主要具有外资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少、资金进出及汇兑自由、贸易与航运金融发达、离岸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完善等特点。[51]例如,迪拜自由港允许外资 100%持股,而且50年内免除入驻金融机构的公司所得税,无个人所得税;鹿特丹港通过为提供出口信贷的金融机构进行担保、为资本密集型商品或服务出口提供最高95%的出口信贷保险、设立政府基金资助中小企业对外出口等途径,着力完善出口贸易的金融服务;国际上一些自贸区借助离岸账户体系的载体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设立“二线”防火墙,构建资本流动“分线监控”体系,有效防范离岸金融风险向在岸金融体系传递,如美国通过设立国际银行设施(IBFs)便实现了在岸账户和离岸账户隔离。[52]总体而言,国外自贸区不断转型升级,制度相对完善,已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话语体系,无疑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启示性镜鉴。
目前,关于自贸区发展的研究文献十分丰富,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贸区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但大多聚焦于对单个自贸区的剖析,而对于不同自贸区间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的自贸区协同发展问题仍然较少涉及,相关研究成果也尚不多见。
在此方面,学界已累积了较有意义且具体深入的研究。总体而言,我国自贸区建设起步较晚,且带有强烈的“政策驱动”特点。[53]自贸区战略的实施使我国成为新一轮区域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这是因为自贸区最为重要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及国内制度支撑和着力点。[54]因此,自贸区建设必须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自由贸易协定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等相联结。[55]然而,目前我国自贸区并未与国内外区域化发展战略全面对接,各自为阵多、协同聚合少,碎片式创新多、集成式创新少,功能定位、发展重点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划分,改革授权不足、创新效率不高、法制建设滞后、风险管控能力不够、资源配置不合理、要素流动不畅、产业结构同质低端等问题突出。[56]
基于实践层面遭遇的困境,社会学界从理论上对自贸区发展进行了不懈探索,具体为:
一是自贸区及其开放水平的基本内涵。自贸区的内涵包括要素、功能和管理三个层次,[57]而开放水平主要指自贸区主动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放宽政策,促进国内外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取消各种限制的程度。[58]
二是自贸区的经贸效应及开放水平评测。刘晶、杨珍增(2016)构建了指标层次体系更丰富的统一框架对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技术溢出、产业关联、全球价值链深化、区域竞争力等静态和动态运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中国自贸区尚处于启动和探索阶段,体制机制亟待改革创新。[59]
三是自贸区建设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逻辑。建立“境内关外”型自贸区是中国分级主权管理政策在经济领域内的新发展和新探索,作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最鲜明的市场经济样板,自贸区离不开行政干预。全球经济视野下,只有“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协同形成“联动之手”才能扫清权力不当干预、意识形态障碍、所有制歧视,从而达到纳什均衡并实现利益的帕累托最优。[60]
四是自贸区的基本特征及发展模式。一些学者从逻辑学、系统动力学及经济地理学角度,全面阐述了自贸区目标效用度、政策开放度、功能开发性、环境优越度、发展空间等五大基本特征,剖析出经济基础、开放水平、环境基础、产业发展基础是自贸区发展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并综合国际经验与中国自贸区不同阶段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功能分类、空间分异、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等,提出我国自贸区可供选择的主要发展模式,即物流辅助型、贸易型、出口加工型、服务型、金融型、投资型、科技型和综合型等。[61]
实际上,目前自贸区协同发展的国内实践不多,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从知网检索且标题明确含有“自贸区协同”的2 篇文献来看,研究主要涉及自贸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表现为区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的大胆拓展延伸。区域协同发展论指出,要素错配通常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62]除此以外,要素比较优势、[63]国内价值链联结的区际分工网络[64]及其在网络形成过程中获得的技术进步效应及资源配置效应差异是保证中国经济外向型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之间经济紧密联动、协同共进的重要力量。[65]在此基础之上,少数研究对自贸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例如,王珍珍(2015)运用演化博弈论并构建复制动态方程验证了行政垄断、财政分权、地方保护确实存在“边界效应”;[66]邵李津(2017)构建包含协同主体综合质量、心理距离、协同环境在内的集成力模型分析片区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协同行为,进而提出提升自贸区创新与学习能力、建立区内区外联动发展机制、深化政府职能转变,降低边界效应与合作成本,进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要素自由流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改革创新路径选择。[67]另外,政策实际操作层面,2018年4月1日,上海、广东、四川等11个自贸区在成都启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倡议》;四川省内三大片区间协同发展的提出稍晚一些,2018年8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意味着今后各地自贸区改革试验不再是“单兵突进”,而将更加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然而,基于理论探索的各种合作倡议、战略协定因缺乏具体实施步骤以及法律强制力保障往往容易陷入操作尴尬的境地。
笔者在前述研究基础上尝试阐释自贸区协同发展概念以期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启示性借鉴,其基本内涵为各自贸区或内部片区之间,以调整优化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为导向,通过子系统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破除行政管理壁垒、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资源跨区域自由流动,构建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进而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升自贸区整体开放水平,最终协同驱动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与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进展。然而,从既有研究来看,目前我国社会学界对自贸区协同发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并没有厘清自贸区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演进规律、阶段特征、影响因素、博弈主体、驱动机制等问题;实践上,由于各自贸区功能定位、发展重点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划分,因而导致自贸区建设雷同,没有发挥应有的区位战略服务功能。因此,建议社会学界围绕前述基本问题,从以下方面展开具体工作,从而推动新时代自贸区建设、让自贸区多项战略服务功能得以尽效发挥:一是深入挖掘自贸区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二是从理论层面系统分析自贸区协同发展的演进规律及其驱动效应产生的作用机理;三是从实践层面科学合理地构造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自贸区协同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