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流域蔗糖产业情况分析思考

2019-02-19 07:27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蔗农制糖食糖

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云南省作为全国食糖主要供给方之一,全国17%以上的食糖产自云南,全省蔗糖产业主要分布在临沧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玉溪市等9个州(市)。其中,临沧市、德宏州、保山市、怒江州是全省蔗糖产业核心区,不仅对保障国家食糖安全责任重大,作为最重要的农工紧密结合型产业,长期以来,对促进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以及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蔗糖产业对怒江流域农工结合型产业贡献明显

地区农业总产值重要组成部分。2011~2012榨季至2016~2017榨季,怒江流域蔗糖产业农业产值的贡献率从12.82%下降到5.39%,尽管下降趋势明显,但蔗糖产业的农业产值贡献率仍然达到5.39%,蔗糖产业通过对甘蔗种植业拉动实现的农业产值仍是地区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工业产值贡献作用明显。怒江流域地区工业增长对于农工结合型蔗糖产业具有较强依赖性,同时蔗糖产业通过制糖企业完成甘蔗原材料加工,获得的工业产值是各地区工业总产值构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蔗区农民收入重要来源。2017年,怒江流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79.90元,其中蔗农仅甘蔗种植人均收入达到1435.24元,蔗农作为蔗糖产业原材料供给端甘蔗种植的主要经营主体,通过甘蔗种植、销售获得蔗款收入,较之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蔗款收入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

发展合作经济作用渐显。蔗糖产业从两个方面带动邻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和制糖企业积极开展甘蔗境外替代种植,通过共同经营甘蔗种植业为邻国种植结构做出了调整,另一方面通过境外替代种植返销收入逐年增长。

蔗糖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甘蔗产业政策执行不到位。云南甘蔗种植业被国家和省级划为糖料作物重点保护区,相关政策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经营权流转、种植技术提升与推广等方面,各地对于相关政策的细化措施相对较少,政策落实不到位,致使已出台的政策效用得不到发挥。除此之外,自然灾害等对云南边境地区甘蔗种植业破坏力较大,蔗农利益损害较重,但在现有政策中,对于甘蔗种植业保险方面的保障性政策相对较少。

甘蔗品种单一和供给不足。目前较好的甘蔗品种“新台糖”在整个怒江流域的种植集中在某一两个州(市),甘蔗在成熟阶段拥有最佳的榨糖期,品种种植的过于集中将导致各期间甘蔗供给不均匀,部分甘蔗错过最佳榨糖期,影响产糖率,降低资源利用率,制糖成本逐步提高,对制糖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影响,阻碍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

蔗糖加工业劣势加大了制约。很多制糖新技术普及度较低,技术成果的转化率随之降低。制糖企业贷款压力大和流动资金不足致使生产经营和设备检修以及农民蔗款、运费兑付等方面存在困难,制约蔗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营销模式单一。食糖品种单一,很多农产品虽已采取线上和线下营销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借助平台加大宣传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各地区白糖的营销模式并未做出改变,仍以传统营销方式为主,不利于云南食糖产品品牌的建设、综合实力提升以及吸引消费者。

国外供给食糖对国内市场冲击。国外供给食糖在成本上的优势致使国内食糖销售价格遭到进一步压制,怒江流域地区制糖企业的食糖销售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出现销售价格低于制糖成本的现象,制糖企业经营效益受到损害。

促进怒江流域蔗糖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建议

蔗糖产业政策需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要立足蔗糖产业发展的现实,以国家级、省级相关政策为指导,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地方甘蔗种植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政策、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技术创新、引进与推广方案;制定符合制糖企业食糖加工技术引进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企业融资方案;制定符合地区食糖贸易的市场营销方案等。在政策细化之后,各地政府需要严格落实具体政策措施,发挥政策效用,促进怒江流域各地区蔗糖产业持续发展。

注重从产业结构调整层面提升生产能力。通过改善甘蔗种植土地供给结构,遏制甘蔗种植土地供给结构中以低质量土地供给为主、高质量土地供给为辅,并且高质量土地供给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通过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植入,提高土地利用的生产力和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降低种植成本。通过甘蔗品种供给结构的调整,增加多类型、多品种高糖高产甘蔗的种植和区域性新品种选育基地及种植示范基地,加快培育、引进和推广高产高糖新品种,提升现有优势品种。通过完善食糖品种供给结构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积极发展精制糖、绵白糖、红糖、速溶糖、液体糖、黑糖、有机糖,结合云南生物资源特点,引导生产高档糖果及保健糖、药糖等功能性糖产品,加快以蔗糖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积极发展低聚果糖、蔗糖酯、山梨醇、甘露醇、果葡糖浆、结晶果糖等蔗糖深加工产品,拓展蔗糖在医药、化工领域的应用,构建发展新优势,逐步实现由单一白糖供给向多样化食糖产品供给方向转变。

构建甘蔗产业合作经营新型主体。针对甘蔗种植经营层面的改善,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制糖企业等加强联动融入蔗糖产业的发展中,推动传统甘蔗种植业向现代种植业转变,实现甘蔗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提供制糖企业的甘蔗供给能力。随着“政府+科技人员+蔗农+制糖企业+部分金融机构”等经营模式涌现,政府、科技人员和蔗农在甘蔗种植业经营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来自甘蔗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于甘蔗品种应进行规划,政府部门负责督促、落实蔗农完成甘蔗种植指标,促进蔗糖产业逐步成为云南省边境地区相对比较有盈利潜力的农业产业,以便争取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

重视制糖工艺提升。以传统制糖工艺的改造与提升为目标,全面推广绿色发展理念,执行清洁生产,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进传统制糖工艺,探索应用膜技术、离子交换技术、色谱分离技术等,重点发展“一步法”或“两步法”生产精制糖工艺,加强制糖企业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地区食糖生产管理深度融合发展,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全面提升制糖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创新食糖市场贸易方式。推动各地区食糖营销与大数据技术分析相结合,依靠大数据手段对食糖消费群体进行精准分析,掌握消费者习惯和食糖需求类型等有效信息,立足于真实、详细的消费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方案。借助信息推送的平台优势,根据用户的关注点实时进行精准推送相关信息,充分利用直播、短视频以及信息资讯等功能,宣传云南食糖进入市场之前各个阶段的情况,实现甘蔗种植、食糖生产的可视化,以此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突破传统线上食糖营销方式,主动寻求潜在消费者。

猜你喜欢
蔗农制糖食糖
巴西食糖产量在加速下降预期正得以实现
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
自动控制技术在糖厂蒸发系统中的应用
边境地区蔗农甘蔗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
干旱致缅甸蔗农面临困难
台湾“二林蔗农事件”始末
制糖过程中还原糖问题的初步研究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种甜的人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