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藏族“动物报恩”型民间故事的伦理诉求

2019-02-19 05:54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白马藏族

杨 军

“动物报恩”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原始民族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中的精彩演绎,而从叙事学层面予以界定,其以完备的叙事形态得以展现,最早可以发现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此后在文学史的发展中皆有所涉及,诸如宋代的《太平广记》,到明代的《西湖二集》,再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可谓不胜枚举[1]。经过长达数百年民间叙事的反复书写和不断积淀,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母题类型,即“动物报恩”型故事。此类故事因其在伦理取向上和人们普遍倡导的“报恩”“感恩”思想高度契合,并最终上升到道德教化的高度,从而被赋予“道德教科书”的特定内涵。生活在甘肃省文县、四川省平武县和九寨沟县的白马藏族人,创作了许多“动物报恩”型故事,它们一方面体现了人与周围动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了该族群最广大、最底层民众对“报恩”“善恶相报”思想的广泛认同和普遍理解。

一、白马藏族“动物报恩”型民间故事的叙事类型

动物报恩类民间故事作为一种类型,一般情节都是这样:a.某人救助、抚养了某动物。b.动物为了报恩,给某人以宝物,或关键时刻保护了主人。c.主人(施恩者)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2]。纵观现存的所有白马藏族“动物报恩”型民间故事,它们无一例外地遵循了此种创作范式,大多叙事单纯、情节单一。但也有极个别故事,在情节架构上和其它类型故事的某些情节串接交织,呈现出“复合型”的叙事特征。

(一)单一型

白马藏族“动物报恩”型民间故事,情节相对单纯,变化较少,发生发展的程式化较强,表现为“施救——报恩”的一种直线型叙述范式。《会唱歌的石头》《金丝猴的传说》[注]《会唱歌的石头》《金丝猴的传说》等白马藏族民间故事出自《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故事卷》(邱雷生、蒲向明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劳拉布》[注]《劳拉布》出自《平武民间故事集》(四川省平武县民间文学三集成编委会,1986年12月出版)。均属此类。

“为报答阿鑫的救治之恩,雄鹰变成了一块会唱歌的石头,用歌声陪伴阿鑫和他的失明奶奶。有一天,一位来自他乡的白该(巫师)来到阿鑫家,想用十吊铜钱买走这块石头,遭到了奶奶的拒绝,便把奶奶踢倒在地,抢走了石头。在阿鑫追赶的过程中,白该点燃了柴火烧了石头。石头烧得炸开了,从中跳出了两只金鸡。白该被炸开的石头击中,当场毙命。阿鑫奶奶和他们村寨的盲人吃了金鸡产的蛋,眼睛都恢复了光明。”(《会唱歌的石头》)

“猎人喜林上山寻找猎物,发现一只金丝猴在树杈上吃果子。他要扣响扳机时,金丝猴不慌不忙地从树上跳了下来,指着隆起的腹部,跪在地上求饶。他明白了金丝猴的用意,收起了猎枪,示意它离开此地。有一天,一群官兵闯入喜林家,抢兽皮粮食财物等,还打伤了喜林的阿妈,抓走了喜林。在打道回府的路上,那只没被喜林猎杀的母猴,带领百余只猴子将官兵们团团围住,用爪子抓,用嘴撕咬,解救了被五花大绑的喜林。金丝猴还去山里采草药,帮喜林的阿妈治好了伤。”(《金丝猴的传说》)

“劳拉布用草药给小白蛇敷伤口,从面袋里抖了抖仅剩的一点炒面给它吃。后来,小白蛇的父亲(山神扎里瓦)先后委派黑熊、白熊、青鹿请他去扎里瓦住的宫殿去做客。他欲离开时,扎里瓦让他从金元宝、银元宝和红玛瑙中选择一样作为礼物。他没有选这三件东西中的任何一件,而是要了扎里瓦家墙上挂着的一顶破旧的白毡帽。他戴上这顶白毡帽(隐身帽)骑上战马闯入敌人群中,打败了敌人,娶了国王的女儿,最后还继承了王位,让大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劳拉布》)

不难看出,《会唱歌的石头》《金丝猴的传说》《劳拉布》等故事情节简单,很少跌宕曲折,叙述朴实而较少夸张,完全是以“人救动物、动物报恩”为基本叙事逻辑的。不论是前者的帮助动物治伤,还是后者的放弃猎杀,皆是人有恩于动物,这是故事缘起,即叙事文学中“起”的部分。金鸡产蛋帮助阿鑫的奶奶及其他人恢复光明、金丝猴解救被绑的喜林、山神扎里瓦赠送劳拉布隐身帽等等都是故事的发展及结局,应该属于叙事型作品中“合”的部分。“起”“合”之间并无太多的发展演进,为“施救——报恩”(施惠即得报)的单一型直线叙事。

(二)复合型

一类故事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有串接其它类型故事情节的情况,以此造成两种故事类型的叠加组合,姑且将此类故事称之为“复合型”故事。“卖香屁”、难题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等母题类型故事,在白马藏族故事民间故事中也较为普遍。这些母题故事和“动物报恩”故事各自的情节单元交织串接,最终形成“复合型”动物报恩故事,使得此类故事的形态更为丰富,极大地增强了文本自身所蕴含的艺术性。此类型故事,有《狐狸和摇钱树》《小沟桥的传说》[注]《狐狸和摇钱树》《小沟桥的传说》等白马藏族民间故事出自《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故事卷》(邱雷生、蒲向明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蛐蟮精》[注]《蛐蟮精》出自《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故事卷(续)》(张金生、邱雷生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等。

“很久以前,白马河流域有一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忠厚老实、安守本分;老二生性奸巧、贪心太重。一次,老大套猎时逮住了一只狐狸,却没有把它砍死,还把它带回了家里。此后,狐狸便每天跟着主人上街卖唱挣钱,帮助老大家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老二借来了狐狸,也想着让它卖唱赚钱,结果街上的人嫌它声音难听,没人赏钱,一怒之下打死了狐狸。在埋狐狸的老大家菜园里,长出了一棵树。老大家两口子一摇树,即刻就会掉钱。老二得知后,一摇树,掉下来密密麻麻的马蜂,还将他蛰得鼻青脸肿。老二把树砍了、烧了,解了心头之恨。老大在火堆里找到了一截子树枝,把它做成了梳子。他媳妇一梳头,钱又掉下来了;老二把梳子借去,媳妇一梳头头发都掉光了,变成了秃子。老二又把梳子给烧了。老大在火塘里寻找了半天,找出了三颗豌豆,第二天放了香屁,并去街上叫卖,得到县太爷百两赏银;老二在火塘里烫了一些豌豆吃进嘴里,也去卖屁,但是他的屁臭气熏天,县太爷叫人把他打得皮开肉绽。”(《狐狸和摇钱树》)

“画眉鸟化身神奇的帮助者三次帮助木匠金尼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难题,使得财主赖账的‘计谋’最终没有得逞,成功要回了财主拖欠金尼玛修房、修桥的工钱,以此报答了主人公对它孩子(小画眉鸟)的救命之恩”。(《小沟桥的传说》)

“秀才钱三每天在水泉边给蛐蟮喂馍渣,后来干脆把它带回家里喂养。三年后,蛐蟮的身材长得像水桶一样粗,长成了蛐蟮精。后来,蛐蟮精让钱三剜掉它一只眼睛,以此献给皇上,便可求得功名。钱三因献宝有功,得到了皇上的赏封的官职和千两黄金。皇帝承诺,如果他能把另外一只蛐蟮精的眼睛也弄来,将会得到更大的官职和赏银。他再次要求剜掉蛐蟮精的眼睛时,蛐蟮精张开大口,把他吞食了。”(《蛐蟮精》)

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将“卖香屁”型故事(500M)归结为“神奇的帮助者”类,其大致有三个核心情节单元:I.[香屁来源]一个男人(通常为弟弟)发现无论什么时间他放屁,便可发出一种香气,因为他吃了(a)一粒或多粒神奇的豆子、(b)死蛇、(c)桂树皮和树叶、(d)韭菜、(e)鸡蛋、(f)水果。Ⅱ.[卖香屁]他到街上去卖香屁。一个富人或一个有权势的人给了他很多钱,因为他放的屁能够、(a)治病(忧郁症等)、(b)使衣帘家具有香味、(c)使他的顾客们满意。Ⅲ.[恶人恶报]他的缺德的伙伴(或哥哥)也如法炮制,但放出的屁奇臭无比。结果他受到了惩罚(a)挨了一顿揍、(b)别人把一个楔子钉进他的肛门、(c)把桩子钉进了他的屁股[3]。

分析比照“卖香屁”型故事的情节构成要件,我们发现《狐狸和摇钱树》除了具备“动物报恩型”故事的主体情节外,还灵活地穿插、嫁接了“卖香屁”故事的某些情节,使得该故事呈现出“动物报恩型”和“卖香屁”型杂糅、混合的显著特征。虽然故事的个别细节部分和“卖香屁”情节结构略有差异,但这不排除故事本身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异的可能,核心情节完全符合“卖香屁”型故事。《小沟桥的传说》中有明显的难题者(财主)和解难题者(画眉鸟)两种角色,借助神奇的力量,最终成功破解难题,十分吻合学界对“难题”母题类型故事的界定和描述。《蛐蟮精》同时包含“动物报恩”和“贪心不足”两个母题,从而形成复合型故事,即“人心不足蛇吞象”型故事。两种类型的故事情节上的相互叠加,使得原本单薄的叙事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和饱满,文本的艺术感染力、道德教化功能大为增强。

二、白马藏族“动物报恩”型民间故事的伦理诉求

“善恶报应事实上是古代人民大众表达思想感情、道德观念与价值尺度的一条重要渠道,它满足了古代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颂扬和对一切恶人恶事的谴责的感情需要,使人们获得由其他途径所无法获得的心理平衡。”[4]白马藏族群众一以贯之地主张惩恶扬善,讲求立德修身,崇尚勤俭孝悌,并以此作为他们做人做事的首要遵循,这种道德取向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民间故事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而成为民间口头文学作品的核心主题和基本主线。流传至今的白马藏族民间“动物报恩”型故事,在其本质意义上来讲,是白马藏族广大民众“施惠得报”“善恶报应”思想的艺术呈现。

《狐狸和摇钱树》中,不论是狐狸卖唱、狐狸死后化身为摇钱树,还是变成木梳子、豌豆,都不遗余力地帮助曾经于自己有不杀之恩的老大。老大勤劳憨厚、心地善良,不仅没有猎杀狐狸,而且精心喂养它,给它好吃的(套杀的山鸡等),先后四次得到狐狸的帮助,过上了一天更比一天好的生活。相反,懒惰贪心、生性奸猾的老二,威吓鞭打狐狸,借“狐狸卖唱”发家的愿望落空,三次遭受到惩罚(自己被马蜂蜇、被打得皮开肉绽以及媳妇成了秃子),家里的光景一日不一日。《蛐蟮精》中的蛐蟮精为报答钱三的喂养之恩,让钱三剜掉它的一只眼睛以求取功名。钱三如愿以偿后,利令智昏,想要剜去蛐蟮精的另一只眼睛时,不料却被蛐蟮精给吃掉了。故事以非常清晰的叙事脉络,形象而生动地书写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对施善者、品行端正者的褒扬,对作恶者、贪心不足者、品行不端者的贬斥之意不言自明,表达了民众对传统美德的不懈追求。让贪心不足者接受应有的惩罚,正是对违反做人基本准则的警告和劝诫。此故事告诉人们,“人不可以贪得无厌,要学会知足常乐,不要认为自己对别人有了恩惠,就可以为所欲为,否则就不会有好下场”[5]。

《小沟桥的传说》中的画眉鸟有股神奇的力量,无所不能,用自己的才智,破解了无赖财主设置的“难题”,帮助有恩于自己孩子的木匠金尼玛要回了工钱。《金丝猴的传说》《会唱歌的石头》《劳拉布》也是如此,通篇贯穿着“施惠得报”“知恩图报”的价值诉求。这种朴素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底线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规范民众行为的重要作用,并依此来推动整个族群的繁衍生息和不断发展。正如周福岩所说,“在日常生活中,感恩是凝固于每一具体道德习惯领域中最基本的和一般规范之一。尽管它在无数场合中被抛弃,但作为一种基础的底线德行,他依旧代表着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方面,离开它人们将几乎没有机遇成功地驾驭日常生活的激流”[6]。

每篇故事的产生和流传,都会不可避免地掺杂着讲述人的愿望和情感倾向性。特别是作为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族群)的口头作品,更是如此。白马藏族数量众多的“动物报恩”型故事,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性地设置故事情节,传达出动物与人的友情和友爱,充分反映了它们对现实生活本身的生存及发展的深层思考及终极拷问,不断强化着族群人伦中具有普遍性的善恶报应、扶贫济弱、乐善好施等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此类故事意在不断警醒世人们善良互助的可贵、知恩图报美好道德的可贵,警醒人们人与动物关系是世界最基本的生活关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动物一定会回报人们安全、幸福的美好愿景[5]。在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水准不断下滑、个人利己主义风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这些传统道德规范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类故事中,动物作为“受助”“助人”行为过程的两个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被讲述人赋予了“人”的某种形象和道德伦理,实则隐喻了以讲述人为代表的最底层民众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长期以来,民间故事保持着把动物世界和人类世界联系起来进行观照的传统。基于此种传统形成的和谐生态理念,是指导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基本准侧,并以此维系着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的相处秩序。此类故事虚构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世界,在此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使得民众产生对某些动物的依赖乃至崇拜现象,敬畏自然、敬畏动物,避免了大量动物的被无辜猎杀,维持了动物世界的生态平衡,有效地发挥了保护自然生态的作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思想,虽然是人类早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今天在地球村的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这类故事中所蕴含的慈爱动物的人文精神,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7]。人与动物们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是白马藏族民众世世代代绵延积淀而成的生活智慧以及最基本的生存法则。在此类故事中, 动物有着与人类同样甚至高于人类的道德水平, 在两者对比中深刻揭露了人的“奸伪”本性, 而把美好高尚的道德品质赋予动物,隐含了人在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或某些事情上“人不如动物”的主题,传递出普通民众赏善惩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伦理道德关怀。

综上所述,白马藏族民间故事承载着白马藏族民众积淀长久的习俗行为和伦理希望,其鲜明的报恩主题蕴含了复杂而深刻的伦理内涵。通过形象化的“动物报恩”来表达善恶有报这一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和伦理思想,是白马藏族民间故事的报恩主题所彰显的美好愿望。开发利用白马藏族“动物报恩”型民间故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对重塑民族性格、培育民族精神、锻造民族品格、增强民俗文化自信等均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白马藏族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一匹白马驮着你(组诗)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漫话民间故事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漫话民间故事
白马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