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燕
企业现在每天都有很多候选人进行面试,面试当中薪资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的人事部门大都是给候选人一个薪资范围(每月大约能拿到多少钱),候选人和企业相互“面试”感觉不错,则企业就会在一周内发offer给候选人,在offer里面需要注明报道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物品以及薪资标准。当员工入职后拿到的薪资与面试时谈到薪资不符时,新员工很容易离职或者是申请仲裁,给企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从国家人社部的官方数据来看,企业劳动纠纷超过50%以上的是薪酬方面的纠纷。因此,企业在对员工的薪酬管理上一定要下足功夫,要明确告诉员工薪酬的构成、明细,哪些与员工的积极努力正向相关,引导员工在制度的管理下获得更多的收入。
在员工正式上岗前,企业有4次主要的节点向员工说明自己的薪酬情况,让员工干得安心、做得顺心。
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会向外公布岗位的薪酬情况,不管是网络招聘还是现场招聘。企业可以将岗位的大致薪酬水平和结构告诉应聘人员,感兴趣的人会进一步向企业咨询,进入面试环节。
这个环节要注意,为了能吸引更多面试人员,一些企业会扩大薪酬水平,比如“百万年薪不是梦”等等。采用这样的方式在招聘会的现场确实能够看到“生意兴旺”的场景,但是,等到人员进入企业面试或者进入试用期后,发现要获得“百万年薪”是梦想的时候,离职率高就成问题了,这样反而浪费了招聘的成本和入职的成本。将80%的人都可以拿到的收入作为平均工资公布出去,是吸引到对口人才的最好的方法。
在面试阶段,一般接近尾声、双方都有意向的时候,会问到一个敏感问题:“工资多少啊?”这时候,对于已经有意向的应聘人员,企业应当尽可能详尽地向应聘人员说明薪酬的如下情况: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里面的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未来预期的涨薪途径,让应聘者在这个环节能够理智地作出是否入职的决定。一般这样详细的说明后,员工还愿意入职的,在入职后短期内离职的几率非常小。
offer其实是对面试结果的一个书面回复,让应聘者更加放心和确定自己被录用,以便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同时,有个“白纸黑字”的说明,尤其在岗位和薪酬方面,会给人一种更加“踏实”和“正规”的感觉。
在员工入职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有填写员工薪酬的要求,这是法定的步骤,一定要做。劳动合同上关于员工薪酬的部分,篇幅不大,如实填写就好。如果薪酬结构比较复杂的,建议采用附件或者制度的形式,让员工踏实地签字。
有的企业,为了提升管理的效率,简化这一步骤,直接填写最低工资,这样可以吗?表面上看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只要不违反法律的下限,企业在合同上填多少都行,我也相信企业肯定不会填高的。但是,在处理劳动纠纷或者办理一些人事业务的时候,都是按照员工实际发放的工资作为参考基数的。只是目前监管部门采用“不告不理”的原则,让不少企业打了“擦边球”。
企业在劳动合同里面,应当如实填写员工的薪酬。这样,让员工更加放心企业,干活更踏实,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