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基础理论教研部 山东济南 25039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1](P67)战略思维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2](P24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统战工作重要论述始终贯穿着战略思维,既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深邃智慧,也为推进新时代统战工作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引。
战略判断是确立战略目标、继而有效施展战略思想的认识前提。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这是一再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的重要论断。对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与以往历任中央领导人一样有着清醒的、一以贯之的认识。同时他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出发,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3](P556)
为什么是最大的政治?归根结底在于人心争取和力量凝聚对于执政党的特殊重要性。从人心争取来讲,所谓“得土地易,得人心难”,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荣辱的根本因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注意体察民情;越是历史转折关头,越要注意把握民意;越是面临挑战,越需要凝聚民心。统一战线联系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等12个方面的成员,数量多、影响大,对于争取人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至关重要,具有团结凝聚人心的必要性。同时,统战工作作为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的先天优势,民主协商、求同存异、教育引导、联谊交友、照顾利益等工作方式说到底就是争取人心的工作,具有团结凝聚人心的可行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兼而有之、理论与实践交互印证:党只有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争取、凝聚、稳固人心的优势功能,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从而巩固执政基础、实现长期执政。从力量凝聚来讲,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力量凝聚既是任何一个政治力量实现强弱转换、夺取胜利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任何一项事业必须解决的重要保障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充分运用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把各方力量团结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共同奋斗。“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可以说,党的事业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汇聚力量。
统一战线关系“人心向背、力量对比”这一“最大的政治”,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3](P556)从纵深层面来讲,统一战线不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法宝作用,而且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广博视角来讲,统一战线不仅与党的建设、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及社会基础息息相关,也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紧密相连;从长远眼光来看,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新时代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绝非一般工作,而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任务;绝非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也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政治优势。这一重要的战略判断立足根本,从全局视角、长远眼光把我们党对统一战线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深刻揭示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也为开展新时代统战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逻辑起点。
战略决策是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调整的是活动方向和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着眼于统一战线新型五大关系的构建,解决的是统一战线和治国理政相互耦合及调试这一重要问题。
早在2013 年1 月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2014年,他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5]2015年,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他再次重申,“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局面”;[6]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指出要从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等方面着手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作为统一战线五大关系的继承与发展,统一战线新型五大关系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完整有机体。其中,以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效能为核心的新型政党关系,鲜明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成为我国政治格局稳定有序的重要保证,在五大关系中是根本性关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7]在五大关系中是全局性关系;以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导向的新型宗教关系,涉及到特殊的群众工作,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固,在五大关系中是关键性关系;以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重要作用、构建亲清健康政商关系为旨归的新型阶层关系,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不同阶层之间的思想芥蒂和心理隔阂,防控新的阶层冲突风险,构塑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在五大关系中是敏感性关系;以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落脚点的新型海内外同胞关系,是争取人心,确保“一国两制”顺利实施、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要之举,在五大关系中是保障性关系。可以看出,统一战线新型五大关系既是对统一战线内部最基本关系的高度凝练,囊括统一战线最广泛的领域,也涉及到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最重要社会政治关系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P60)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在不断处理各式各样社会关系中曲折前进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更加凸显出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方针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优势,其突出功能就在于不断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对维护稳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具有根本作用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战略目标。因此,对统一战线新型五大关系的概括提炼与部署安排,为统战工作找到了抓手,有利于从不同方面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从发展统一战线新型五大关系入手,继而把协调处理五大关系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层面,实现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新时代需要不需要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及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无论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还是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不会变”和“不能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丰富,均顺应了统一战线新型五大关系的变化。其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助推整个政治体系高效运转、实现国家善治良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统一战线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策略、政策层面,而是上升到调整国家政治社会关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工作机制及至政治制度层面,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和必经环节,正日益发挥着显著的治理效用。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新时代统一战线以发展充满活力的五大关系为着力点,但立足的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调节新时代国家政治社会关系为结合点,谋划的是更深层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优势为切入点,探索的正是实现国家善治良政的运行机理及根本规律。这些战略决策,在解决统一战线重点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统战工作向纵深发展,既回答了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统一战线这个重要问题,又回答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如何作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关键命题。
战略部署是围绕战略目标制定的总体性战略安排,既包括对战略实施领域的规定,也包括对战略推进方式的谋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完善,在统一战线的创新理论与丰富实践中,无论是统战工作范围的延伸、统战工作对象的拓展,还是统战工作路径的完善、统战工作方式方法的丰富,都贯穿着全局、系统及整体的观点,典型地体现了注重协同配套和系统集成的战略思维。
1.国内与国外相交融。从统战工作范围来讲,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性愈发明显,统一战线因应这种发展趋势,显现出其日益鲜明的国际性,实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兼顾。比如,在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联盟的基础上,适时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统一战线性质。从理论维度来讲,既丰富完善了统一战线的内涵与性质,扩大了统一战线成员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也进一步扩展了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体现出中国胸怀与全球视野的对接融合。从实践维度来讲,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既能更好地服务“请进来”,最大限度地汇聚海外资金、技术、人才为我所用,又能推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及中国智造更好地“走出去”,实现我国与世界发展的互融共赢,促使更多愿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圆中国梦。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更加彰显。
2.传统与新兴相兼顾。在统战工作对象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要做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的党外知识分子等传统领域、熟悉人群的统战工作,指出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另一方面,准确把握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客观趋势,指出要将新兴统战成员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做好政治吸纳工作。强调要加强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的关注培养,加强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教育引导,加强对新媒体中代表性人士的团结引导,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教育培养,加强对港澳台青年的引导培养,牵得上线、对得上话、做得进工作。
3.线上与线下相贯通。从统战工作手段来看,实现了线上的统战工作和线下的统战工作相贯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领袖的团结引领工作,通过加强线上互动和线下沟通,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积极发挥网络人士中代表性人士的正能量。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他进一步指出,“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9],“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9]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他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10]线上统战工作与线下统战工作的相互贯通,既是统战手段的自觉丰富,也是统战工作的主动延展,使现实的统战场域和虚拟的统战场域相互协同、有形的统战工作和无形的统战工作互相促进,共同构建起网上网下同心圆。
4.政治与文化相交织。在统战工作路径上,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工作在统一战线中的极端重要性,认为:“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11](P560)“民主和协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3](P558)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视发挥文化认同的特殊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1]“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好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7]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之上的文化共识是凝聚政治共识的深厚土壤与绿色通道。正是基于对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一条以文化共识带动政治共识、以文化认同增进政治认同,促使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战工作新渠道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显现出强大的力量。
此外,统筹兼顾的战略部署还具体体现于“大统战”工作格局的谋划构建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12]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各级党委要提高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需要通过党的正确政策、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工作、照顾同盟者利益、联谊交友等多措并举来实现。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统战部要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发挥好参谋、组织、协调、督促等作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统战干部队伍。有关部门和单位则要克服“与己无关论”等片面认识,结合各自职能,共同做好统战工作。大统战工作格局有助于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解决“统一战线不统一”这一长期制约统战工作成效的突出问题,从而更好地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兼顾的大统战格局从制度建设和机构保障两方面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制度建设方面,《关于进一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文件》《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宗教事务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陆续颁布施行,为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为遵循,有力地推动了统一战线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机构保障方面,进一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宗教、侨务、民族事务统一归口统战部,优化了部门职责配置,加强了归口协调职能,使得大统战工作格局更宽广、权责更明晰、运行更高效、监管更有力,有效提升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整体运筹能力。
战略定力既包括审时度势作出科学判断和正确选择的能力,也包括实现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而必须具备的信念、意志、毅力等精神状态,是战略实施的动力源泉。《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对一个人来说,拥有定力才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对一个政党而言,秉持战略定力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提升战略定力才能“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可以说,保持战略定力,既是战略思维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我们面临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党情统情,既大胆探索又稳妥审慎,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全力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客观要求。
1.战略定力表现为对统一战线重大原则问题的坚定不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体。”[3](P561)作为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结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首先要有其存在发展的客观基础,即一致性。一致性意味着要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追求一定的共同利益、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共识,这是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之所在。统一战线的多样性则意味着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由于经济社会地位和利益的不同,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是统一战线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也是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之所在。概言之,既有多样性又有一致性,才有必要、有可能建立统一战线。正视多样性,必须充分发扬民主,求同存异,尊重、包容、引导多样性,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维护一致性,必须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政治底线不动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3](P5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政治底线就是不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不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不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对于一切违背和削弱这个思想政治基础、触犯政治底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不能让其以多样性的名义大行其道。尤其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这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始终要遵循的第一原则和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越是做党外工作,越要心中有党”,统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坚持什么、提倡什么、防止什么、反对什么上始终保持定力”[13]。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坚定不移,才能始终确保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不犯颠覆性、战略性错误,从而保证统一战线正确的发展方向。
2.战略定力表现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笃定自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社会主义的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发奋图强的中华儿女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也意味着我们的发展前所未有地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困难和挑战,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使命更光荣、责任更巨大。同时,统一战线社会经济基础更加多元、工作对象更加多元、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更加多样,统战工作扩大团结面、提高共识度的任务更复杂、更艰巨。越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越要笃定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努力推进工作。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6]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当前统一战线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要认真分析一些同志不重视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的观点和做法,解开思想认识上的三个结,还要破除具体实践中不会领导、不懂政策、不讲方法等不会做统战工作的现象,强调“统战工作是各级党委必须做好的分内事、必须种好的责任田……要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1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4]战略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思维,本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统一战线的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中,充分运用战略思维,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推进新时代统战工作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深刻领会这一思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并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 高度,学会用战略眼光分析问题,自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让新时代统一战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