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姣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济南 250014)
政治参与是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关心与了解政治的直接实践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推进,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当代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广大高校学生理性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身处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的因素繁多,深入了解这一庞大群体的政治参与发展状况,对合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开展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3月18日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在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座谈会精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调查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引导规范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发展。
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发展的直接反映,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体现了其在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国内外政治热点的关注度和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意愿,都体现了大学生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积极性。鉴于此,为了解学生政治参与的发展状况,以助于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开展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依据;以及为规范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提高其政治参与意识,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本科高校的12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主要以山东省本科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涉及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潍坊学院、德州学院、滨州学院、济宁学院、山东政法学院、泰安医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共16所普通本科高校,每所高校抽样均涵盖大一至大四、文史类专业和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20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0936份。本次调查有效样本10936人,其中男生4210人,占38. 5%;女生6726人,占61. 5%。在受调查者中,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大学生434人,占3. 97%;共青团员9911人,占90. 63%;政治面貌为群众的591人,占5. 4%。调查对象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调查结果可信度和说服力较强。
本次调研以山东省16所高校作为调查样本来源地,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形成调研问卷。问卷涉及受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在政治参与部分,包括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参与、校内思想政治类社团的影响力及校内外政治活动的参与情况等方面的内容。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问卷调查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SPSS20. 0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
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2]。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深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直接活动,其在被赋予广泛政治参与权利的同时,也有义务有序积极地行使权力。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以独立的人格参与社会建设和进行观点表达的开端,此时其政治参与也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政治或社会话题的讨论是大学生实现政治参与最直接的途径,是其政治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但由于这类讨论的过程中观点杂乱,大学生在参与时需要坚定个人政治立场,保持正确政治倾向,避免受到极端言论的影响。在调研中,对于政治或社会话题的讨论,有73. 2%的人表示“偶尔参与”,占了被调研大学生的绝大部分,另有17. 7%的人表示“经常参与”。数据表明,大多数受访大学生有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行为,但政治参与意识并不明显。其中9. 1%的大学生表示对政治或社会话题的讨论“从不参与”,说明仍有小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较为缺乏。山东省在校本专科学生自2017年末起已逾200万人,大学生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可以促进社会诉求的表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信息化途径日益精进,促成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对新生事物最敏感,也是接受度最高的人群,在政治参与的途径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在调研中,对于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途径,大学生在8个选项中按照被选择的比例排序依次为:微博微信等网络(68. 9%)、校内外报刊、广播电视等(49. 3%)、与同学或老师闲谈(48. 1%)、校内集体活动(22. 4%)、校外社会活动(19.8%)、其他(18%)、兴趣社团(14.3%)、没有参与(5. 1%)。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和人际交往的方式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的讨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微博微信等网络、校内外报刊及广播电视等、与同学或老师闲谈。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作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便捷渠道,言论观点构成复杂,舆情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需提高自身辨别能力和网络道德意识。
另外,校内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阵地,影响力却呈现出比较有限的状态,只有14. 3%的受访大学生通过兴趣社团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从大学生对另一个问题的回答上也反映出这一现象。当被问到“据你了解,你学校里有学生自发组织的思想政治类社团或兴趣小组之类的吗”,55. 6%的人表示不清楚,9. 9%的人回答没有,说明目前校内的思想政治类社团的作用低微,实现大学生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有限。
政治参与是公民被赋予的政治权利,同时也反映了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政治参与行为对于广大高校学生来说,往往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政治活动。而在调研中,对于校内外政治活动的参与情况,只有27. 4%的人表示“主动参加的”,表现出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另有29.1%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活动,但不清楚是不是政治活动”,24%的人表示“有要求,不得不参加”,说明多数大学生在参与校内外政治活动时并不是出于个人意愿充分了解后参加,多存在被要求或没有具体了解而盲目参加的情况,参与校内外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也有17. 5%的大学生表示“不感兴趣,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反应。政治活动的参与意愿一方面代表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同时也反映出政治活动自身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目前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观意愿较低,参与主动性有待提高,但政治活动对青年群体的号召程度也值得考量。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体现个人政治观点和国家观念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群体特点、家庭或社会背景因素等,都会影响其具体的政治参与表现。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的状态,也因此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差异。
1. 男生的政治参与情况要好于女生
在调研中,当被问到“是否会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时,男生和女生的选择存在均值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参与政治社会话题讨论的频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t=4. 5,p<0. 01),数据显示,男生(M男生=2.12)比女生(M女生=2.06)更乐于讨论政治相关话题,参与交流的频率更高;而在校内外政治活动的参与情况上,卡方检验发现,男生与女生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125. 896,p<0. 01),男生较之于女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政治活动。女生更多是在有要求、不得不参加和不清楚是否政治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参与,参与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
2. 大一、大四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活跃期
在参加校内外政治活动的主动性方面,不同年级也存在着差异,通过卡方检验可见,年级间的看法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47. 475,p<0.01)。从选择比例上看,大一(30. 9%)对于校内外政治活动参加的积极性更高,大二(23.0%)、大三(25. 6%)则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大四(29. 0%)参与校内外政治活动的倾向性又有所提高。大一和大四学生主动参与校内外政治活动的更多,表现出比较强的政治参与主动性。大二和大三学生学业负担较重,政治参与态度相对较为冷淡。
3. 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要比独生子女大学生更为活跃
卡方检验发现,对于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途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微博微信等网络”(x2=13. 012,p<0. 01)、“校内集体活动”(x2=8. 004,p<0. 01)、“其他”(x2=7. 460,p<0. 01)、“没有参与”(x2=16.306,p<0. 01)等途径上差异非常显著;在“与同学或老师闲谈”(x2=4. 381,p<0. 05)这一选项上差异显著。数据显示,在“微博微信等网络”、“校内集体活动”、“与同学或老师闲谈”、“其他”等途径上,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较之于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更多;在“没有参与”这一选项上,独生子女大学生(6. 6%)较之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4. 2%)选择更多。总的来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政治参与热情较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校内活动和人际社交积极地参与政治话题讨论,主动表达个人观点。
4.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迥异
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机会往往存在差距,同时政治参与程度也有不同。对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参与情况,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间的看法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F=33. 496,p<0. 01)。数据显示,党员大学生(M党员=2.35)较之团员(M团员=2.08)、群众大学生(M群众=2. 00)对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参与更多。但从均值上看,即使是党员大学生,其得分也小于2. 5,说明大学生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次数或者机会并不是很多。而在参加校内外政治活动的主动性方面,卡方检验发现,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间的表现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76. 845,p<0. 01)。从数据分布上看,其整体趋势是党员大学生较之非党员大学生参加校内外政治活动的主动性更强,说明党员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高于团员、群众身份的大学生。但从选择比例上看,无论是党员还是非党员大学生选择比例都小于50%,说明即使是党员大学生,其主动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况也不是很多,多数情况下是被动参加。
1. 生源地不同的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上存在差异
卡方检验发现,在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途径上,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校内集体活动”(x2=16. 302,p<0. 01)、“兴趣社团”(x2=9. 445,p<0. 01)、“其他”(x2=3. 089,p<0. 01)等途径上差异非常显著。数据显示,在“校内集体活动”“兴趣社团”等途径上,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选择更多,城镇生源地大学生次之,城市生源地大学生最少。也就是说,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集体活动实现政治参与。在对“校内外政治活动的参与情况”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这种差异也非常显著(x2=31. 750,p<0. 01)。从数据结果上看,农村生源地大学生参加校内外政治活动的主动性更强。在“不感兴趣,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这一选项上城市生源地大学生(21. 1%)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农村生源地大学生(16. 0%)和城镇生源地大学生(17. 7%)。这说明城市生源地大学生对政治实践活动反应较为冷漠,政治参与热情亟需提高。
2. 家庭因素影响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动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如职业地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与政治参与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比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在政治上表现更积极。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本调研数据表明,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参与政治和社会话题讨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2. 378,p<0. 05),从数据上看,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对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参与越少。在政治活动参与方面,父亲是硕士或博士的大学生表示“不感兴趣,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这一选项”(31. 6%)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大学生。同时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大学生参与政治或社会话题讨论的频率越低(F=22. 922,p<0. 01)。这说明家庭社会资本越优越的大学生对政治话题越不关心,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意愿越不强烈,这一结果值得引起重视。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生而言,虽然直接参与正式的政治活动的机会较少,但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性活动,关注政治性话题,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尽快适应政治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有效强化大学生的政治立场。针对本研究的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主要还是倾向于以讲和教为主,而对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方面尚需进行更为系统的探索。从目前情况看,入党、入团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广泛度。事实上,从大学生的成长角度讲,政治参与越广泛、越深入,越能丰富实践经验,也越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由此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越有帮助。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认识与实践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离开实践参与,知识将陷于空洞,而实践参与会强化由知识而来的观念和信念。因此,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各种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多类型、多方面的政治参与内容,尽可能地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兴趣的同时,也锻炼大学生的政治能力。比如有高校开展的模拟政协提案活动,既新颖有趣,又能使学生深刻体验参政议政的过程。其实,广开渠道,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治理活动,也是拓展参与机会提高参与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于人类意识的发展问题,马克思曾有过经典的论断,他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从这一论断我们可以看出,意识的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取决于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即社会实践。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论述知行关系时强调观念、思想的东西在形成过程中离不开行动和经验的强化。由此可以说,政治参与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行动模式,对于大学生的政治观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本研究的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积极地参与一些校内的集体活动,但从整体上看,参与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其实,大学生主动政治参与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倾向于处于观众、听众的身份状态,也就是说其实际参与度不高。当学生在活动中失去主体存在感时,就会对活动参与失去兴趣。为此,高校若想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政治主体,就需要在校园政治参与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大学生长期以来作为活动客体的境况。比如在开展大型集体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团组活动,并使二者相结合。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活动,都要注意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深度参与校园政治活动的策划、设计及具体活动过程的管理,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切实的存在感和充分的表达机会,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有效提升其政治参与度。
高校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政治参与,除了依法保障大学生的政治权利,更为重要的是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在培养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学会政治鉴别、政治表达,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坚定大学生跟党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因此,政治参与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助其增长才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鼓励和指导大学生自主组织思想政治研究类社团,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政治事件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学会理论思维,培养政治理性,而且社团管理和运行过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组织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政治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锻炼过程。从本研究的调研结果看,这类社团无论是数量还是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明显不足。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政类社团建设的研究,加大对大学生思政类社团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大学生自主组织思政类社团的能力,扩大社团的影响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而提出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治,共治的水平则取决于各治理主体和群体的参与能力和水平。大学生是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政治意识、政治参与行为具有社会引领作用,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及未来国家治理的主力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但是从本研究数据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看,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容忽视的“政治冷漠”现象,这不只是因为部分大学生主观上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客观上也有大学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渠道不通畅等原因。为培养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治理参与意识和习惯。比如通过制度设计在党团员推荐、学生干部选举、学校事务管理、校园环境治理、教学改革与管理、学生自治等方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踊跃参与政治活动的大学生应当给予积极评价与及时肯定,对于无论是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学校治理积极建言献策的大学生,尤其是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的,都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高校通过创设完备的大学生政治参与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最大可能地保障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机会,在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大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而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必定会促进高校内部治理的不断改善,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治理水平的提高,也会进一步强化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