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优军,孙 淋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南岸 4000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1](P.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根本上受制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反映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呈现出鲜明地“双不”表征,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双不”表征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P.320)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则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一是社会主要矛盾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要求积极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二是划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如在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之际,集中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为实现民族独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强调引导人们树立集体主义意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三是社会主要矛盾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又是其教育内容,因此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推动社会主要矛盾有效解决。一是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灌输和教化,不仅促进大学生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还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洞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依据、规律及其时代要求。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缓和社会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借助说理教育、心理疏导等方式使大学生辨别利害、转变思想,通过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式,使大学生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得以满足。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关系充分发展。
“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3](P.6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一是地域发展不平衡,存在“阶梯现象”。东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中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二是院校之间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双一流”高校(或最早建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普通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获得A-等级及以上的院校中“211”以上院校占比85%;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结果占比看,传统优势高校更容易获得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不平衡。面对相同资源、同一师源,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觉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四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价值观引导不平衡。过度注重对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等传统价值观的引导,轻视对大学生进行需求观、生态观、共享观等价值观的引导力度。
“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3](P.6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充分”主要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配备不充分。众多高校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短缺的难题,未能达到教育部所规定要求,即“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列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4]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建构美好精神生活的引导力不充分。不少大学生在宗教生活中寻求精神世界的安心定性,但是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高校而言,则暴露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退缩。同时,部分学生心灵空虚、人格不够健全、心态不够阳光,这也反映出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引导力不够充分。[5]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建设不充分。时代发生巨大变化,惯用的评价反馈机制已不能较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更有甚者,部分院校对评价反馈机制建设还存在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
没有科学的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思想遵循,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坚实的唯物辩证法基础,精准把握了中国社会发展现实中的深刻、复杂联系和发展现实与趋势。[6](P.24)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就是要牢记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就是要立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将五大发展理念充分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目标前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7](P.15)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8](P.377)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一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党的建设。统筹推进高校党委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开展的更加科学、严密和高效[9](P.7),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强化高校党委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的领导权。缜密科学的规划是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划具有鲜明地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因此绘制破解“双不”问题蓝图必须高度发挥党的把方向作用。三是强化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突出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只有坚持党的全方位领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才会有主心骨,才不会偏离既定航向。
“为政之要,莫在于用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然是化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双不”问题的重要法宝。首先,积极引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素质人才。高校应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在制定招聘计划时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和专职辅导员人数,彻底根治教师人数少学生基数大的痼疾。二是注重培养中青年教学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将关注点聚焦于中青年教师,着重培养他们的教学能力、学术能力,建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提升人才队伍的平衡性。三是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新已有知识结构和价值观点,以自身充分发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加强顶层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内部包含着多种因素,而且也受到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加强顶层设计无疑是对时代之问的响亮回答。首先,应加大对东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资金投入力度和人才支持力度,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其次,应构建专门的国家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和交流基地,促进各大高校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尤其是注重提升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参与度,以此为契机促进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快速发展。最后,应不断优化现有规章制度,完善已有政策方针,使之更加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规律,更好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