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才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全面领导村的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全国128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3500万名农村党员,构成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具有团结带领亿万村民推进乡村治理的强大组织力。①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的《2017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956.4万名, 其中,农牧渔民2549.9万名;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57.2万个,其中,全国547152个建制村已建立党组织;2017年发展党员的职业和分布:工人(工勤技能人员)12.5万名(其中农民工0.9万名),农牧渔民35.8万名(其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4万名)。参见http://news.12371.cn/2018/06/30/ARTI1530340432898663.shtml,共产党员网,2019年1月11日访问。
我国法律和规范性文件都对村党组织的地位、作用作了明确规定,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4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加强村党组织等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提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村民、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指出,当前,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包括村党组织在内的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乡村治理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①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变化,1999 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和实践需要,需要修订完善。2019年新修订的《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章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新时代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遵循。《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条例》增写了“乡村治理”和“领导和保障”两章,对其他各章都作了修改,由8章34条增加到10章48 条、3654字增加到7750字。《条例》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一是强调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二是规范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三是规定了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四是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五是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明确要求。六是强化了各级党委特别是县级党委要认真履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体责任。
2019年3月1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等。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抓实建强基层党组织,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②2019年3月1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等。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抓实建强基层党组织,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参见https://news.sina.com.cn/c/xl/2019-03-19/doc-ihrfqzkc5220573.shtml,新浪网,2019年3月21日访问。
本文以《条例》等文件为基础,分析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思考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职责,讨论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方式,对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做初步探讨。③关于村党组织与乡村治理的研究,主要有王同昌的《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研究》(《中州学刊》2019年第4期)、孙龙桦的《治理能力视域下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郭菊萍的《加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新西部》2019年第14期)、陈玲昌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挑战与对策》(《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尹杰钦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其归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第6期)、丁伟的《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等。
农村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必须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④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第32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第33条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条例》强调村党组织在乡村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对乡村治理起着核心作用。①罗干认为,现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过程遵循的是“政党中心主义”路径,其中构建政治秩序的关键力量是执政党,可以说执政党的制度化水平差异能导致不同的政治后果。组织网络状况、自主性和内聚力等3个方面可有效衡量政党制度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中国国民党(1924-1949年)、中国共产党(1966年前)执政时两党乡村组织的制度化水平,发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中国共产党以其自身高水平的制度化建设,扭转了乡村政治衰朽的局面。然而执政党与国家高度同构的背景下,这一经验呈现出一定的限度。对此,中国共产党须强化组织网络的深度来增强其回应性,对社会组织的调控也应逐步向“社会法团主义”转变,以实现执政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相互赋权、相互增权。参见罗干:《政党制度化水平及其政治后果:乡村治理经验与反思》,《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村党组织全面领导包括乡村治理在内的隶属本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村党组织居于乡村治理体系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乡村治理中实现党的意图、落实党的政策、维护党的权威的阵地和堡垒,是中国共产党与基层农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导、利益整合、服务群众、人才集聚4个方面。②参见董文兵:《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村党组织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村民、宣传村民、凝聚村民、服务村民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条例》第10条规定了包括村党组织在内的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6方面主要职责,这些职责包括: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加强指导和规范,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章程履行职责;领导本村的社会治理,做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生态环保、美丽村庄建设、民生保障、脱贫致富、民族宗教等工作。这些任务或职责与乡村治理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特别是规定了村党组织领导和推进村民自治、领导本村的社会治理等,赋予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职责。
而《条例》第6章专门用4个条文规定了包括村党组织在内的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任务:
(1)村党组织应当加强对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应当交叉任职。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当占一定比例。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般由党员担任,可以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各项工作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每半年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村务监督情况,村党组织要认真听取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意见
(2)村党组织应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村级民主监督。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村霸”,严防其侵蚀农村基层干部和乡村基层政权,坚决惩治黑恶势力“保护伞”。①近些年,有的村党组织成员横行乡里,严重干扰破坏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打架斗殴、聚众闹事,危害农民群众利益;倚强凌弱、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或坐地纳贡;有组织、有纪律、有固定成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扰乱和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秩序,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对乡村干部不满,寻衅滋事,或者依仗其家族、亲属势力或利用其物质财富操纵农村基层组织选举;诬告陷害,利用热点难点、矛盾纠纷煽动群众,操纵闹事,破坏农村安定团结;受雇于人、充当打手,残害无辜,成为村霸。如1985年至2011年,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大坡村龙德江先后任大坡村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其在大坡村修建人畜饮水工程时留了个“心眼”,将主蓄水池和输水管道总闸修建在了自家门口,谁家办“红白喜事”、修房造屋用水,必须给他送财送物。2011年换届选举时,龙德江以切断村民饮水为要挟,要求村民选举其次子龙文懂为村干部,使龙文懂成功当选并历任该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龙文懂等人长期侵占国家和村民利益,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打击报复雇凶伤人。参见http://wemedia.ifeng.com/54955533/wemedia.shtml,凤凰网,2019年3月21日访问。据统计,在2008年全国立案侦查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4968人,占42.4%。其中,村党支部书记1739人,村委会主任1111人。2016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一些省份村“两委”负责人案件超过了整个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半数,有的市县更高达70%至80%。”2015年,山西警方发布公告,前9个月抓获的869名涉嫌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中,有27人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自2014年初以来,浙江省金华市公安机关成功摧毁农村恶势力团伙55个,涉案人员314人,其中村干部91名。据统计,2014年以来,31个省级纪检监察部门网站上发布了涉及近400名“村官”违法违纪案件。参见《村干部为何成了村霸?如何整治?》,https://www.tuliu.com/read-59044.html,土流网,2019年3月21日访问。2017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坚决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刑事犯罪。
(3)村党组织应当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4)村党组织应当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入园入托、上学、就业、看病、养老、居住、出行、饮水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对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等人群的关爱服务。投放农村的公共服务资源,应当以乡镇、村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保证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以上表明,村党组织通过领导村的各类组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并有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准等乡村治理职责。作为村的核心力量,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方面负有全面的、具体的职责,以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根据《条例》的精神,村党组织通过思想引领、组织保障、成员带动等方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乡村治理、团结动员村民、推动乡村改革发展的坚强组织。②在朱天义看来,科层制逻辑与社会治理逻辑是左右农村基层党组织行动的两种关键行动思维。在理想情景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来满足科层制与乡村社会的双重期待,然而在现实的党建创新实践中,农村党组织往往更倚重于科层制逻辑,具体表现为:单向度的服务供给与多样化的需求之间存在冲突、压力型体制下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的监督失效及不信任问题、党组织与农民组织互动不足。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科层制逻辑的过分倚重既有对传统科层制惯性的路径依赖,也受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不仅造成党组织上下级、党组织与社会信息不对称,以及党组织行动目标偏离,而且也会造成公众失语,参与不足。未来,提升农村党组织的适应性既需要重新定位基层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而且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本身的功能与角色进行重构。参见朱天义:《科层制逻辑与政党适应性:农村基层党组织行动逻辑的组织机制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村党组织需要从管理型政党向治理型政党转变、权力精英向能力精英转变、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领导型治理向团队型治理转变。③孙龙桦:《治理能力视域下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1)思想引领
为推进乡村善治,村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使每一个农村党支部都成为实现乡村善治的坚强战斗堡垒。①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问题,张小莉、钟宪章认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质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重塑过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重塑是指基层党组织维持和扩展党组织权力的行动过程。重塑权力与资源依赖关系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力实现的动机,适应环境与改变环境是基层党组织权力实现的行动策略。当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权力实现过程,主要包括权力载体的再造、治理性权力与领导性权力的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需要从基层党组织的动力、社会功能和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权力实现能力。参见张小莉、钟宪章:《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权力重塑的理论与实践》,《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村党组织应当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事迹,宣传好人好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乡村社会心态。村党组织要了解村民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强化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村党组织应当重视村民培训工作,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民夜校等途径,深入宣传教育村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村党组织应当加大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重视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良善传统,保护传统村落,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村党组织应当加强对党员、村民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党员、村民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做好农村宗教工作,加强对信教村民的工作,管理好乡村的宗教活动场所,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涉乡村公共事务。
(2)组织保障
在乡村治理中,要发挥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坚持支部建在村上,实现对农村各领域全覆盖,明确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引导和组织农民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②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李青文认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现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基层组织自治性缺失,农民态度“冷漠化”等问题。为此需要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还权于基层组织,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治理格局、通过“自治、德治、法治”的形式加强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参见李青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例》,《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具体而言,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村民服务的党员组成。村党组织书记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办事,善于做村民工作,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严于律己。
应当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提倡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当占一定比例。
乡村在以建制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党组织设置。①如江西省分宜县自2012年起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在村民小组一级建立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以完善新时期的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在村民小组一级建立党支部,将党建深入到最基层,强化党对乡村的管理。在推进基层党建的同时,通过建设村民理事会,来调动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使得农村基层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做到有机统一。总体来看,分宜县运用“党建+”理念,既强化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又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参见王海侠、孟庆国:《乡村治理的分宜模式:“党建+”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探索》2016年第1期。有的地区则进行乡村区域化党建探索。如浙江省金华市的金东区是一个我国南方典型的“村多村小”格局,存在的问题很多,包括资源分散、基层组织建设强弱不均,重点项目在弱村难以推动等等,村庄间的污染治理也极易引起矛盾纷争。金东区创建展开乡村区域化党建工作,将包括508个村(社区)在内的729个基层党组织整合成86个区域党委,打破以往的单位党建壁垒,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实行“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事务共商、难题共解、发展共促”。金东区的乡村区域化党建协同创新工作,是一种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创新,更容易打破村村本位主义,通过区域性的党建,建立超越村庄的区域性党委,党委的组成是各个相邻村庄的村书记。这样的架构其实是建立起村庄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可以增进村庄之间的互动与换位思考,有利于村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参见https://www.tuliu.com/read-59044.html,土流网,2019年3月21日访问。根据工作需要,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具备单独成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成立党组织。村改社区也应当同步调整或者成立党组织。在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的村应当重建农村党组织。②2015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提出“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依托土地等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和乡村传统社会治理资源,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在已经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地方,开展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2012年起,广东清远等地进行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具体可参见农业农村部软科学课题组:《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开展村民自治试点改革经验总结和跟踪研究》,《农村经济文稿》2018年6期。
针对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村党组织需要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使每一个农村党员都具体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村党组织要加大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妇女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并重视培养农村的入党积极分子。
为推进乡村治理,需要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梯队培养“强班子”③郭菊萍:《加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新西部》2019年第14期。,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的力度。④大学生村官与村党组织带头人之间的关系值得认真探讨。大学生村官制度与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体系具有内在契合性。自2008年以来,福建省委组织部共选聘了 646名大学生村官到南平市农村开展工作。许清林从南平市大学生村官中随机抽取150名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访谈,对他们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困境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前,南平市大学生村官参与乡村治理面临村官自身履职素质差异、客观环境条件制约、组织制度不够完善等困境。论文结合南平市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历练,提升综合素养;改善客观条件,突出资源供给;优化组织制度,完善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促进乡村有效治理。参见许清林:《南平市大学生村官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按照安排,以县为单位,逐村摸排分析,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调整优化,全面实行县级备案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培养、使用制度。
为鼓励、稳定村党组织书记,需要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机制,使村党组织书记有发展前途。通过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渠道,每个村储备一定数量的村级后备干部。
为加强村党组织的工作,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①据统计,近3年全国累计选派第一书记45.9万名,目前在岗20.6万名。参见中央组织部:《坚持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人民法院报》2018年11月4日。北京市从2015年至2018年底,共为980个村选派了3批第一书记,他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产业开发、民生改善等各方面,与村“两委”班子一起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第一书记也面临着诸如队伍结构不平衡、政策把握不充分、缺乏农村工作经验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和困难,制约了第一书记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建立第一书记选派与村庄需求之间的瞄准机制,明确第一书记与乡镇政府及村“两委”之间制度上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赋予第一书记更多的资源和资源配置机制,构建第一书记的有效激励机制,设计对接第一书记需要的长效培训机制。参见韩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北京市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作用发挥机制研究》,《领导科学论坛》2018年第23期。其他可参阅的相关文献还有王卓和罗江月的《扶贫治理视野下“驻村第一书记”研究》(《农村经济》2018第2期)、 再米娜·伊力哈木的《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发挥大作用》(《人民论坛》2017年第36期)、刘利敏和吴凯之的《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理论建设》2014 第 5 期)、钟庆君的《第一书记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与发挥》(《理论学习》2013 第 3 期)等。,加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建设,建立长效、可持续的机制。
乡村的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具有重要影响,村党组织要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引导其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促乡村发展的正确方向。
(3)成员带动
乡村善治需要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要推动村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治理等工作中提高威信、提升影响。同时,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党组织凝聚村民、服务村民的能力,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奠定物质基础。在新时代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村党组织要多为村民办实事,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强村党组织狠抓落实的本领,做实做细做好各项乡村治理工作。
村党组织要注重搭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全面推行党员联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等做法,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使党员在乡村治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改善等重大任务中有空间、有舞台、有作为。②参见中央组织部:《坚持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人民法院报》2018年11月4日。
村党组织要畅通村内部运行机制③参见王同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研究》,《中州学刊》2019年第4期。,按照规定严格组织生活,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等制度。村党组织要十分注重发挥无职党员的作用,使所有农村党员都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进乡村的现代治理,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应当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要问题,必须经过村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村党组织书记应当有民主作风,善于发挥每个委员的作用,分工负责。村党组织委员应当积极参与和维护村党组织集体领导,主动做好分工负责的工作。党员要积极监督村党组织,推进党务公开,发扬党内民主作风。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村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干部和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④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7月印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第2章“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廉洁履行职责行为规范”规定禁止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在村级组织选举中拉票贿选、破坏选举;禁止在村级事务决策中独断专行、以权谋私;禁止在村级事务管理中滥用职权、损公肥私;禁止在村级事务监督中弄虚作假、逃避监督;禁止妨害和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第21条规定,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有违反本规定第二章所列行为的,视情节轻重,由有关机关、部门依照职责权限给予警示谈话、责令公开检讨、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严肃处理村党组织成员违反党纪党规国法的行为,坚决查处侵占征地补偿款、挤占挪用惠农资金、侵吞集体资产等发生在村民身边的腐败行为,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凝聚力。
根据《条例》,村党组织在乡村处于领导核心地位,领导本村的社会治理,对乡村治理起着核心作用。按照《条例》的精神,村党组织通过思想引领、组织保障、成员带动等方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确立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发挥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善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可能存在部分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在推进乡村善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没有起到核心作用①在考察新疆南疆4地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孙龙桦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治理能力提升方面还存在着结构优化不足、能力提升欠缺、创新空间有限、利益激励缺位等现实问题。参见孙龙桦:《治理能力视域下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需要及时予以解决个别村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村党组织需要大力吸引优秀青年积极加入党组织,注重新鲜血液的培养,防止村党组织的老龄化现象。同时,村党组织如何在遵循法治原则的基础上,尊重村民自治制度,与村民自治组织密切配合,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乡村治理事务,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的任务。在新时代的发展阶段,村党组织需要不断探索领导乡村治理的方式,不断总结在乡村治理中核心作用发挥的手段,提升推进乡村善治能力。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村党组织要不断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紧密结合乡村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借鉴和吸纳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村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以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