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自媒体平台传播研究

2019-02-19 02:05史媛媛刘卫华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播者湘西苗族

史媛媛,刘卫华

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自媒体平台传播研究

史媛媛,刘卫华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416000。

作为记录湘西苗族历史发展脉络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自媒体自主性、高效性、互动性、娱乐性、平民化、精确性等传播优势,使自媒体更好地服务于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进而扩大其受众,提高传播效果,提升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自信。运用传播学理论对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状况进行审视和考察,并提出自媒体传播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地方政府加大自媒体传播的支持力度,搭建传承人的自媒体展示平台,构建立体传播渠道,提升自媒体人的传播意识和素养,与其他民俗文化整体性传播。

自媒体;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播者

当今社会,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以其诸多优势并借助于各种媒体渠道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体育文化生活。而中国传统体育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其生存和发展却令人堪忧,特别像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游离于主流体育文化市场的边缘。尽管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但是这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西方体育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步履维艰,有的是自我革新,或者叫“变异”,有的甚至濒临灭亡,其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挑战。通过对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和客观分析发现其在传播形式上、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传承”(Inheritance)与“传播”(diffusion)概念的共同点:(1)都是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中移动传递信息的行为;(2)动机都是达至信息的共享;(3)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以实现人群的生存利益。[1]因此,文中的传播即为传承。

1 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滞后

1.1 缺乏文化内涵传播

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反映出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历史文化的厚重、社会变迁的跌岩以及湘西苗族先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而当前,对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很大部分只是简单地传播身体动作,而缺少向受众传播其背后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及内在精神。例如,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苗族武术,是湘西苗族地区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民俗风情以及湘西苗族先民对内与山中猛兽搏斗,对外抵抗封建王朝的欺压和侵犯的“见证者”。湘西苗族武术在保留实用性的军事格杀型武术基础上,发展出具有观赏性的民间艺术型武术技艺。还有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苗族鼓舞,其创作是为了纪念苗族人民的图腾神枫树和始祖蝴蝶妈妈;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椎牛是祈求“牛神”的庇佑,[2]这些是研究湘西苗族文化、历史、体育、民俗等多方面的载体。然而,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的传播认识,只是简单地将身体动作在湘西苗族地区进行有限传播,其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精神内涵没有得到科学有效传播,故而,很难突破现有的传播瓶颈和传播时空。

1.2 缺少“真实”传播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绝大多数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演和练习时是念着口诀,或者唱着苗歌,在展演和练习时的行头(着装)也是很简单朴素,动作也很古朴,且很多的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是在其生存的本原环境中展演和练习,具有“原汁原味”的真实性。然而,现在由于刻意追求经济效益,迎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很多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将具有村落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加工改编搬上各种表演舞台、广场、赛场,传播者并没有真实地将“原汁原味”的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出去,受众所接触和接受的并不是“真实的”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缺乏传播意识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3]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意识,就是以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认同为基础,对其价值感知及自愿传播的一种心理状态。通过对多种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调查发现,很多传播者在其传播时,由于对传播意识的缺乏,很多“掌门人”、“传承人”以一种“敝帚自珍”式的心态“自鸣得意”,进而无形之中就影响着其传播空间、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

1.4 缺少传播途径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其历史文化、生产方式主要靠苗语来传递、传承、传播,没有文字记录,因此在本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有通过本民族语言来传播,这种语言传播方式极大的制约了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其他本民族、其他地区传播。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历程中基本形成了以族群、宗教、宗派、门户、以师徒关系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主要靠一对一的“口传心授”来进行,对传播者依赖较大,尽管此种方式在纵向传播上保证了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纯正性和传播者的权威性,但由于其传播方式单一、传播方式古朴、传播意识较弱,故而制约了其横向传播。

2 自媒体平台传播优势

2.1 自媒体传播的“去垄断”性

传统媒介对体育文化新闻和体育文化信息传播主要集中在现代体育、时尚体育、西方体育等主流体育文化上。面对主流体育文化,很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处于边缘化。这是因为,传统媒体中的传播者和掌握话语权的是主流体育文化传播媒体,传统媒体出于自身利益,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内容上处于垄断性选择,传播者传播的是主流体育文化,受众接受的也是主流体育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剥削了体育受众的自主选择权。而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其主要优势就是具有“去垄断”的自由性、自主性、自发性,传播者与受众的位置可以互换,传播者即受众,受众即传播者,这就给其他体育文化赋予传播权,因此包括湘西苗族体育文化在内的其他体育文化拥有者可以根据本民族的价值观传播本民族的体育文化,这种平等的传播关系使体育文化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诉求,通过自媒体简捷获取所需的各种体育资源和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社会大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而且还可以为其他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2.2 自媒体传播的高效性

在传统媒介中,由于受限于技术条件使得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和学习者很难和其传播者以及专家学者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而自媒体则可以借助于先进的自媒体技术,使这些不可能变成为现实。自媒体平台可以为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和学习者随时随地地进行在线交流、互动,进而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不限次数的观看和浏览。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传播的时空限制,比如在时间上,传播者可以随时进行信息输送,受众也不用固守在某一时间段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和内容,也不要再因为错过时间而担心,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和内容;在空间上,受众不仅可以随地观看,还可以随时随地交流互动,传播者从以往“点对点”的单线传播发展为点对面的多向信息交流模式受众可采用多种媒介随地观看,并且能够随时交流互动,传播者从单线传播发展为多向信息交流模式;在媒体选择上,可以选择电脑,也可以选择手机,还可以选择电视;在传播者身份上更具有自由性,传播者只要有联网设备就能进行信息发送,而不必购买专业器材。自媒体还可以现场直播,这些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

2.3 自媒体传播的互动性

自媒体传播是由网络和通信技术所提供的信息路径,强化了传播的双向性,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它改变了原来单向式的传播路径和单一的接受效果,搭建了媒体和受众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4]例如QQ、博客、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就具有强烈的即时互动性特征,从而推动了多元化的立体传播格局的发展,使虚拟世界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代替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传播者与受众可以利用各种自媒体终端开展实时性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的交流互动,传播者和受众可以把自己的成果(论文、专著、练习和表演时的视频、练习和表演时的照片)在线与大家共享和展示。近些年兴起的微信平台,已经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

2.4 自媒体传播的娱乐性

伴随着社会逐步进入休闲娱乐时代,刻板教条的教育灌输方式不再被社会大众所接受,部分信息采用娱乐性传播方式,以求吸引更多受众。在应用自媒体传播文化、信息、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动漫游戏、彩铃彩信、视频影像等娱乐性较强的传播形式展示自身内容,可以弥补传统媒体传播的枯燥乏味,使文化、信息、知识传播形式更具多元、生动和活泼,进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2.5 自媒体传播的平民化

自媒体时代,每个公民都有对合法的、客观的信息拥有传播权,在传播的过程中拥有话语权,每个公民都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言论,每个公民都可以参与到传播中来,每个公民都是传播者。比如在一些紧急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中,很多普通公民就充当了“记者”的角色,用手机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并且做到了图文并茂,及时发布。据调查,当前我国每年的新闻发布量中,由普通公民发布的新闻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在这样一个新闻繁盛的年代,出现了平民化、草根化的自媒体时代。[4]

3 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必要性

3.1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西苗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传播好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出台了各种保护政策和法律条文,加上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社会各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对其保护开始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业人员以及传承人逐渐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对其进行研究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保护。在新的历史时代下,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借助多种自媒体平台向社会展示和传播,不仅能有效的传播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动作、技术特点、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展示其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从而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促使人们寻找解决途径。因此,在某个角度来看,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自媒体传播,既是自身发展、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发展、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需要。

3.2 提升地方文化自信

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民族特色、技术风格、地域特征、文化内涵、历史背景,体现着该湘西苗族地区的人文情感、社会变迁、历史文化。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和宣传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当下大众健身、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产业、学校体育、体育旅游等所开放和利用,不仅有利于提升湘西苗族地区传统文化底蕴以及文化自信,而且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例如焦作的太极拳、嵩山少林武术、武当武术等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了地方城市建设,提升了地方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民族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能够加强其他民族对本民族的认识,能够帮助构建民族形象。”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微信、微博、QQ、博客等自媒体平台向外传播,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播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能够帮助构建民族形象,提升了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3.3 丰富社会大众文体生活

目前,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生存状况是令人堪忧,许多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方体育和现代体育的冲击下举步维艰。但在现实中许多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有着十分广泛的受众,比如在广场、社区可以看到专门的苗鼓、苗族武术、苗族健身操的传播者和受众。虽然这样的情形和西方体育的强势传播相比有一种“门口罗雀”的感觉,但是把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所蕴含的文明、平等、公正、爱国、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所包含的正能量结合现代数字化技术加工整合,通过推送到自媒体平台,势必使公园、广场、校园、社区等等处处都是“传承地”、“传习所”。同时,现有的文体新闻和文体信息传播集中在主流文化上,面对主流文化,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处于边缘化,这是因为,传统媒体中的传播者和掌握话语权的是主流文化传播媒体,传播者传播的是主流文化,受众接受的也是主流文化,对文化的传播和接受相对都比较单一。自媒体产生以后,传播者与受众的位置可以互换,传播者即受众,受众即传播者,这就给少数民族文化赋予传播权,因此湘西苗族人民可以根据自己民族的价值观传播本民族的文化,这种平等的传播关系,提高了湘西苗族文化的传播地位,进而也丰富了文化的传播和接受的多样化。通过自媒体传播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满足了广大人民身心健康的美好愿望,又丰富了社会大众的文体生活。

3.4 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由于历史和各种主客观原因使得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主要沿用西方体育教育体系,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以西方体育为主。而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学习一般仅限于在有限的课程中开展,而且很多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于这些课程普遍不重视。因此,在国家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提倡体育教育多元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利用自媒体平台对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广泛传播,不仅有利于改变以西方体育为主的教育观念,而且可以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加深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进而提高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传播的重视度和学习的兴趣,打破以往学校体育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以西方体育为主的格局,满足学校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4 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自媒体传播策略

4.1 地方政府应加大自媒体传播的支持力度

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湘西苗族人们的精神文化产品,对其传播的工作除了传播者、媒体人、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和研究专家学者的自觉行动之外,地方政府也应充分发挥引导支持作用。首先,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奖励政策,将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媒体传播纳入非遗保护传播体系,凸显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意义,使其成为自媒体传播的热点和重点,进而吸引更多的自媒体工作者参与到传播中来。其次,建立官方网站,通过不完全统计发现,人们在网上获取信息的途径,往往会选择官方网站,由此可见官方网站的真实性、权威性远远大于其他网站,因此政府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制作专门为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传播平台,让受众可以安心地接受官网提供的信息。或者在其他相关官方网站里开辟一个宣传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专栏,比如湘西州文化局网站、湘西州教育与体育局网站、湘西州民委网站、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等,使网民或者受众在点击浏览此网站时也会关注到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以借助政府官方网站的真实性、权威性来使网民或受众接受到该网站的有关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比如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传承人资料、图片、级别、动作技术视频、展演视频等信息,这些资料供研究者、感兴趣者、受众观赏和获取信息,进而提高传播效果和传播力度。然后,政府结合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将其与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开展各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如竞艺、交流,同时邀请媒体单位结合自媒体进行报道、宣传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文化品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的现象。最后,政府还要加大对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经济投入,由于地域环境和经济等原因,湘西苗族地区的自媒体传播技术相对比较落后,政府出资为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基础媒介设施建设。

4.2 搭建传承人的自媒体展示平台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人’,既包括代表性传承人,也包括文化遗产的普通拥有者,所以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鼓励和支持开展各式有效的传习活动是建立全方位传承机制的首要前提”。[5]很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传承人很少有机会向大众,尤其是通过媒体向大众进行传播和展演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限制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横向传播和大众化传播,湘西苗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如此。因此在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传承人是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关键的传播载体,直接影响着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在运用自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真人秀相结合,用新的传播方式包装传统文化,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刘三姐》、广西卫视举办的《寻找金花》、青海卫视举办的《花儿朵朵》等大型歌唱类电视选秀节目在推广民族传统文化上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节目的主要内容,使许多音乐类非遗传承人通过自媒体平台脱颖而出,不仅使节目收视率显著提高,而且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6]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州级传承人,因此在自媒体传播时,亦可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为他们打造自媒体展示平台。

4.3 构建立体传播渠道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传播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移动互联网、数字放映厅、短信、微信、微博、QQ、数字广播、电子期刊、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自媒体平台构成了立体化传播体系,[7]因此,应该通过数字电影、微信、QQ、微博、电子期刊、移动电视等各种自媒体平台,建立起立体化的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渠道,向社会大众进行全方位介绍和宣传,从而引发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播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已有众多传统文化的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官方微博、数字报纸、在线视频等媒介相继建立,且从不同角度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宣传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将这些资源进一步整合,构建立体化传播体系,让受众从纵向和横向全面深入地了解、获悉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根据自身爱好和诉求自主选择内容,使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更精准有效。

4.4 提升自媒体人的传播意识和素养

自媒体人对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树立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思维意识。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为话语权的拥有者甚至是成为意见领袖,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模式与传播环境,并且产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行为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接受心理和习惯[8]。有效地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成为自媒体人的共识和习惯,自媒体人要全方位的认识自媒体平台,深入把握好自媒体的传播规律以及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使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显出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和连续性。

同时,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媒体传播者的综合素养。(1)首先,在自媒体传播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传统媒体人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更新观念,在组织培训的同时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自媒体传播的革新不仅指传播媒介、技术的变革,传播观念也不同于传统媒介传播方式。这就要求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媒体人除了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也要转变过去单向发布信息的传播观念,认识到自媒体传播的双向性,重视信息的反馈互动;(2)自媒体传播者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由于自媒体传播门槛较低,尽管扩大了传播者范围,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传播者能力良莠不齐,推送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媒体机构应该加强传播者的选拔,尽量选用熟知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做传播者。此外,相关院校也可以开展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开设相关学科,培养既熟悉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具备自媒体传播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培养后备力量;(3)积极引进人才,考虑到人才培养需要一定时间,要解决目前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媒体传播人员缺少的问题,可以通过积极引进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状。

4.5 与其他湘西苗族文化整体性传播

所有民俗文化都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而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和苗族服饰、苗族舞蹈、苗族民间故事、苗歌、苗语、苗族信仰仪式和相应的器具、器械是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前面说到的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武术,其服饰、器械(板凳、镰刀、叉、扁担、烟头)等与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还有,在打拳的时候要穿特制的服饰,头戴铜角帽,身穿棕叶片甲,手腕套虎爪。这应该是仿照苗族祖先——蚩尤的盔甲穿戴,这其实也是研究苗族历史的载体。因此,自媒体传播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和相关湘西苗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如果脱离其源泉而去单纯传播湘西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而言就是无源之水,进而失去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最终必然会导致其走向变异甚至灭亡。

[1] 何晓兵.谁是前提: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传承之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01):61~66,166.

[2] 刘卫华.社会文化环境对湘西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J].民族论坛,2018(02):83~87,94.

[3] 刘卫华,张继生,谢晓清,张丽莎,谭 飞.中华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研究——以韩国5所华侨学校为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03):80~84.

[4] 张 丽,陈 翔.新媒体背景下体育文化传播的策略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3,26(1):44~46.

[5] 白晋湘,万 义,龙佩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01):33~40.

[6] 黄丽荧,宋振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7,27(04)64~67.

[7] 詹新惠.构建技术赋权下的主流媒体立体传播体系[J].新闻与写作,2014(10):9~12.

[8]孟文瑶.浅谈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发展策略[J].视听,2017(07):186~187.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Miao Nationality Sports in Western Hunan Province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Self-media Platform

SHI Yuanyuan, LIU Weihua

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As a record of Xiangxi miao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ith the help of the Self-media autonomy and efficiency, interactive, entertaining, civilian, such as precision spread advantage, make the media to better serve the xiangxi miao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 expand its audience, improve communication effect, promote the xiangxi miao cultural confidence. Us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the spread of xiangxi miao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status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and from the media, xiangxi miao countermeasures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local governments to increase support from the media, structures, inheritance people since the media display platform, building three-dimensional dissemination channels, improve the media spread awareness and literacy, and other folk custom culture communication.

Self-media;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iao Nationality Western Huna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or

G80-051

A

1007―6891(2019)04―0085―05

10.13932/j.cnki.sctykx.2019.04.21

2019-05-10

2019-05-22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教通〔2018〕255号);吉首大学2018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JDCX201802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号:17C1333)。

猜你喜欢
传播者湘西苗族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欢乐湘西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走进湘西凤凰城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湘西 国画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