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旺
(中铁十九局集团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
采矿工程离不开机械的配合使用,而有效开展设备的管理工作是推动作业高效稳定发展的前提,若出现机械故障,不仅会影响作业顺利进行,还会消耗大量的维修成本。但是当前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要加大机械管理力度,确保矿山作业的安全高效。
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矿产行业的稳定发展,而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也使开采机械设备逐渐趋于规模化。传统采矿作业利用到的设备都较为简陋,比如磕头钻、冲击钻、喷火钻等,工作效率低且安全性较差,而现代钻孔机械效率提升了至少1倍,节省了资源。矿物运输采用了大型交通工具,效率得到稳定提升。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自动化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采矿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减少了传统大型设备在操作和移动过程的局限性,使用控制系统就可以轻松操作机械完成采矿工作,比如电铲和轮斗。除此之外,作业人员可以使用系统定位钻机,使工作更为精准可靠。
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强调的内容,而露天采矿作业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机械设备的绿色环保化发展是必然趋势。首先,在设计作业方案时就要将环保概念考虑进去,避免环境危害因素的产生。其次,采矿工作中需要使用到的物质要尽量确保无毒、无害、无污染,作业流程中也要循环利用资源。
现代化的故障诊断技术已经发展为实时化和自动化操作,能通过控制系统掌握设备的工作流程,一旦出现异常作业情况能及时发出警报。但是很多单位对于先进技术的引用认识不足,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极小,并存在侥幸心理,这导致设备的使用存在巨大的隐患,出现故障时排查阶段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要经过理论知识缩小异常范围,再通过拆解替换等手段找到异常所在,造成作业进度的延缓,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维修方法与现代化机械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影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以往的维护手段是针对旧设备生成的,过于守旧落后,难以满足智能化、先进化的机械运转要求,导致维护工作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另外,设备的润滑是维护方法中的一种,也是确保机械稳定运行的基础,但部分矿业公司将修理放在了首要位置却忽视了润滑保养的重要性,设备在时间限度内得不到良好的润滑,既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加速磨损老化,减少机械的使用寿命。
安全无论是在建筑施工还是矿山作业乃至各种工程中都应该被放在首要位置,安全设计即是对风险的提前预估和防护措施的筹备。部分员工缺少风险防护意识,既没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防解决措施,也没有规范操作和监管流程,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如何有效降低风险,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员工的安全健康是矿业单位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些矿山施工单位重视经济效益,却忽略了管理这一重要环节,机械设备在选购到使用中间的各个流程都需要渗透管理制度,但是仍存在设备采购质量不佳、储存不当缩短使用寿命、操作不正规或超负荷运转致使机械损坏等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作业进度[1]。另外,没有良好的监管体系就会导致安全防护意识不足,作业现场程序混乱,并且作业人员的行为不受管理约束,很可能会出现疏忽大意的现象,一旦造成安全事故无法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影响了矿山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矿山机械设备在操作流程过于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但是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强,并且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会导致素质技能和现代化设备之间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矿山作业,不规范的操作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工作进度,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此外,管理队伍的缺失也是矿山作业的一大隐患,很多单位重作业轻管理,管理人员多身兼数职,分身乏术,用在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导致监管环节的疏漏,作业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察觉并改正,很可能会影响工作进度。
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且结构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在诊断和维修方面都具有一定难度,还会严重影响采矿作业的进度。传统诊断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设备的要求,在发现故障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引进科学高效的故障诊断技术是当前机械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的故障排除方法已经逐渐趋于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机械运转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引发警报,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诊断效率大大提高。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老化、异常运行、故障等情况要及时采取维修措施,避免影响作业进度。科技的发展降低维护过程的难度以往的设备故障需要经过性质的分析缩小范围,再使用拆解替换等手法判断故障的具体位置,新时期的维护工作中引进了人工神经网络、灰色分析、智能诊断系统等等,而超声波、探伤等技术也被广泛使用,以超声波技术为例,利用超声波的传递特征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检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核对可以发现异常位置的所在之处,减少了传统维修检测流程中耗费的时间。而专家系统的使用可以为一些维修人员棘手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更好的为矿山设备检修工作服务[2]。
安全设计流程即是考虑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安全防护方案,降低作业中的事故风险,确保使用的安全高效。首先是对事故的预估。作业中的事故分为机械类和非机械类,机械类是指作业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若操作不当或者老化故障极容易威胁作业进度和工作人员的健康;非机械则是现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管理人员要掌握这些威胁的来源、性质和预防方法。其次,风险评价。即是对所发现的威胁进行风险评判,内容为事故出现的概率以及危害性。最后,安全设计。这个阶段是以前2种为基础制定的防护措施,要结合设备具体情况,从预防和消除隐患2个方面减少作业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管理制度涉及到机械设备的采购、运输、使用、维护、储存等各个方面,首先在采购时,要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设备质量,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带有合格证明的机械,在选购和使用前都要做好检查工作,避免作业中断;其次,运输时要注意保护设备,大型的机械要尽量减少频繁的挪动;再者,作业人员要规范操作方法,在使用前做好登记,严谨保持超负荷工作状态;然后要定期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最后,在使用后加强储存管理和保养,避免不良环境影响机械性能。
除此之外,管理制度中还要加强安全理念的渗透。目前设备的科学化、智能化发展导致单一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要针对露天矿山开采特点确定安全保障制度,总结一些常见的问题上传到矿产领域的专业数据库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互,其中的内容要有管理的概念、方法和原理,问题和对策,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人为因素是影响矿山设备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想要推动作业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要从3个方面入手。
(1)操作人员。员工在使用设备作业时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操作,且要配合维修人员做好保养和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影响作业进程;
(2)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起到监督和检验的作用,因此要组建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按劳分配,确保员工的各司其职,还要使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做好工作对接,形成一体化作业监督流程;
(3)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和实践能力,需要相关单位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活动,可以是教师教学、会议研讨等各种形式,内容主要是关于矿山作业各流程的先进技术、设备操作方法以及管理方式[3]。另外,还要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在培训中列举事故案例,有效避免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为员工的安全和作业单位的收益提供保障。
矿山机械在先进科学的支持下会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化、智能化和环保化设备,充分满足现代化作业需求。但是诊断技术落后、维护方法守旧、安全设计匮乏、管理制度缺失、员工意识不足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设备的发展创新,因此,矿山单位要加强问题处理力度,积极采用应对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的合理高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