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桂山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我国钢铁和焦炭产能严重过剩,钢铁和焦化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同时随着焦化行业相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工业生产持续推进,焦化行业生产设备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日益向着大型化、复杂化、高速化、集成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设备零件数目显著增加,零部件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使得人们对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经济性、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为了在行业整合中持续保持竞争力,一方面要保证生产设备保持“安、稳、长、满、优”的运行状态,有效的消除由于设备性能不良而带来的产品质量风险,防止由于产品质量波动对企业造成市场损失;另一方面企业要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外部行业环境无法改变。这就需要企业在内部深度挖潜,而设备管理信息化,正是迎合企业内部流程优化、人员高效化、管理细化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诸如生产管理信息化、物资采购信息化、设备巡检信息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流程审批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内信息的共享、数据对比分析的效率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企业各项管理的效率。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主要运用在设备档案管理、设备巡检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设备备件管理等方面。
(1)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设备档案是设备定额管理的基础,是指导设备检修、备件申报的有力数据支撑。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一般是将设备档案的基础数据(含基础参数、设备润滑五定、设备检修记录、设备备件清单等信息)录入到一套管理系统,系统具备一定的统计、汇总、分析功能。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通过检修信息及相应的规则要求,制定出设备检修周期;可以根据润滑要求,下达设备润滑计划;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各自权限,共享系统内的设备档案信息。同时能够实现预警提醒功能,指导设备检修和设备润滑预前管控。
(2)设备巡检管理信息化。设备巡检管理是提前发现设备隐患,确保设备运行状态受控的有效手段。设备巡检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依靠手持或在线检测仪,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现场设备巡检结束后,通过巡检仪与巡检管理系统的上位机软件中的通讯功能,把结果传输到上位机软件中,上位机软件采用B/S结构,网页模式,方便在不同终端上浏览查询。
设备巡检系统,主要能够实现设备巡检到位管理 (漏检管理)、设备巡检专业工具检测、设备异常数据统计、设备运行状态频谱分析等功能。通过一定时间段的数据积累,设备巡检管理系统可自行组建数据库,对现场设备运行或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指导维修人员有针对性的拆检或维护,提高设备检修效率。
(3)设备检修管理信息化。设备检修是消除设备隐患,持续保持或提高设备性能指标的有效途径。设备检修管理信息化是将设备检修需求、检修计划编制、检修记录、检修效果评估等信息,通过一套管理系统进行储存和信息流转,保证设备检修信息的共享和检修信息的可追溯,是完善检修管理、提高检修效率、杜绝设备隐患遗漏的有效手段。
(4)设备备件管理信息化。设备备件管理是保证检修顺利实施、降低公司资金占用的重要内容。设备备件管理信息化是将设备备件请购、物资招标、订货、到货验收、库存信息等全流程信息化流转的现代化管理形式。设备备件管理信息化能够实现备件信息在线共享;提高备件查询的效率;能够实现库存结构自动优化,减少资金重复占用;能够实现备件到货时间的有效查询,便于及时掌握备件信息。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发和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还未单独建立一套涵盖设备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化通过不同的板块、不同的系统实施运行,各系统之间无法做到信息有效转换,严重制约设备管理信息化功能的实现。各个模块碎片化的管理模式,虽然单个功能齐全,但是却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无法做到相互信息共享,设备管理信息化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同时设备信息化应用属于新专业技术、新管控模式,原有的设备管理团队配置,也无法更好接受、开发信息化系统。整体而言,目前设备管理信息化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管理体制未根据信息化要求而及时调整。设备管理信息化具有提高设备管理信息的可追溯性、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提升设备管理信息的共享度等优势,但是设备管理信息化不能改变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原有的设备管理体制问题,需要企业通过制度完善、流程优化等方式予以解决。同时设备管理信息化又需要企业根据信息化的开发和应用,做相应的调整,确保设备管理体制能够适应新的信息化应用的要求。目前各企业在应用信息化过程中,只注重信息化技术和功能模块的引进,而忽视了企业自身体制的变革,往往使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各项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2)设备管理人员配置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需求。设备管理信息化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电子技术、信息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均属于新兴的专业性技术,企业原有的设备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才能够有效了解、接受、掌握各项新的技术应用模式。而各企业在设备管理人员配置过程中,一般都存在“重机械、轻电仪”的现象,这就导致设备管理信息化在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超前的应用理念难以被接受、专业化的应用技术难以掌握等,制约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
(3)设备管理信息化各板块分散,信息化优势无法发挥。尽管目前各企业在设备档案管理、设备巡检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设备备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实际上设备管理效率依然处于较低状态。目前所建立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均属于碎片化的单个系统,各系统均属于独立运行,各板块之间无法有机的串联在一起,无法真正的发挥设备管理信息化的作用。简单的技术堆砌很难达到预期的设备管理效果。
构建的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是以设备管理全寿命周期内各环节信息有效共享、互通互用,且达到国内一流管理水平的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为指导思想;是在整和现有各板块的前提下,将各板块的运行功能有效打通,打造“彻底信息化、完全信息化”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以设备档案信息为基础,涵盖新项目开发设计、新项目所属设备招标管理、设备到货验收、新装置安装、调试、设备检修、设备巡检、设备备件管理、设备技术改造、设备大修直至设备报废等设备管理各个环节,全流程的设备管理信息都涵盖到设备档案信息体系中来。
依靠设备巡检信息指导设备检修,设备检修信息又通过系统管控,自动补充、完善设备档案信息,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系统自行梳理出设备固有的小修、中修、大修周期,系统既能够自动生成提醒信息,按照预定的提前期提示设备检修需求;又能根据检修周期反向提出检修备件需求,在备件基础信息完善的基础上,能够自行生产需求请购计划。备件采购计划的全流程运行信息,又能在系统中得到共享,用以指导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系统能根据设备巡检信息,来判定设备运行状态及维修需求,为设备备件采购需求提供依据。通过设备管理各个环节信息的互换、相互指引来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借助手机应用程序功能,将设备故障信息、检修提醒信息、备件提醒信息等重点内容,在设备管理信息化数据有效管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层级需求,转换到个人的手机界面,真正实现设备管理的完全信息化。
由于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涉及的环节较多,需要企业全员参与,特别是基础数据收集、统计、按照规则编号、录入系统等工作量较大,且是整个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支撑点,必须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因此,从整体考虑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分2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为设备基础信息的收集、汇总、编码、录入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后期巡检、检修、备件采购等相关功能的主项开发。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资产管理、设备巡检管理、设备检修、设备备件管理、设备档案管理等几个板块,并将各板块信息全流程进行贯通。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信息化是提高设备管理效率、确保设备管理受控的有效手段,而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排放指标、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因此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效果、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